第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亡者,保其存者也。”鄉下老太婆有幾千塊錢,一定用袋子裝起來,放在她最秘密的地方,小偷一來,一下就找到了。天地間的東西想永遠保存,希望永遠屬子你,那是不可能的。“亡者”,一個國家的滅亡,就在他強盛的時候已種下滅亡的種子了。一個人的失敗,就在他成功的時候就種下失敗的種子了。所以說,“亡者,保其存者也”。

  社會為什麼會亂呢?“亂者,有其治者也。”亂出在太平,我們看歷史就知道,時代壞了,出來革命,打下天下,爭得統怡。時代好了,太平了,又種下了亂因,因果就在這裡。為把這個政治哲學道理搞清楚,就要反過來,“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人生沒有太平的,生命隨時有麻煩,隨時為小心。“存而不忘亡”,當我們現在存在的時候,就要想到有一天不屬子我的時候。“治而不忘亂”,社會安定太平的時候,便要想到隨時會有亂的發生。

  所以大政治家們就是善於堵老鼠洞的人。老房子,一有老鼠洞就把它堵起來,一部機器一個小螺絲釘掉了,馬上把它補起來,這部機器就不會壞了。不然今天掉一個螺絲釘,明天又掉一個螺絲帽,不要好久,這部機器就報銷了。大政治家們對國家的任何一個角落,任何一個小地方的問題,都己經知道了,一個政策下去,已經把那老鼠洞堵好了。《易經》的道理告訴我們這個“治而不忘亂”,懂了這個道理,懂了否卦九五爻的爻辭,我們這個生命,以及宇宙間一切的事情,就像這個卦里說的一樣,“其亡!其亡!繫於苞桑”。

  “苞”也叫苞蘿,也叫鳥蘿,江浙一帶叫鳥蘿。鳥蘿並不是鳥巢,而是一大團的草案,上邊只有一點點小藤吊著,風一吹,搖搖擺擺,非常危險。生命的道理就像這個草苞子吊在那裡,象徵著生命的朝不保夕。任何的成功也是這樣。所以《易經》的哲學看通了,跟佛家的哲學一祥,看人的生命也同樣的是朝不保夕。

  張公百忍

  下面的一段是鼎卦的九四爻。火風鼎 ,鼎就是飯鍋,是上面一個鍋子,下面用火燒的意思。.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卦而謀大,力卦而任重,鮮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諫,其形渥,凶。言不勝其任也。”“鼎折足,覆公諫,其形握,凶!” 這是鼎卦九四爻辭。鼎折足是斷了一隻腳的鼎。鼎字原來是個圖案,現在寫成方塊鼎字了。古代的鼎是家庭用的飯鍋,唐代以前的大家族就是用鼎來煮飯的,《滕王閣序》中便有“鐘鳴鼎食之家”的話。中國人講大家族是五代同堂,一個家庭有一兩百口人,比一個社會複雜得多啦!三個媳婦,又有八個孫媳婦,又有十幾個曾孫媳婦……再加上三個女人一個菜市場,你看一個家庭有多少個菜市場啊!那個社會複雜得不得了。所以唐朝有個張功藝,五代同堂,一百多口人家,鐘鳴鼎食,大鍋菜拿上來,大家添一碗就走,決不能用小廚房,以示公平。皇帝唐世宗召見他,很感慨地問他,用什麼方法能夠把家庭事情處理得這樣好?張功藝寫了一百個忍字,後世就叫他“張公百忍”。作為一個領袖,一個家長,就是這樣。這個忍,不光是忍氣啊!忍的意義很多,氣要忍,什麼事情都為忍,當一個大家長也只有“忍”才能應萬變,處眾紛。張公百忍是一個很有名的故事,皇帝看了只顧點頭,對!對!對!做皇帝有時也很苦。當領袖的人,每十下面那些正反不同的意見,亂七八糟的報告,直言的,拍馬屁的……我們知道的他都知道……所以當了領袖也只有忍。忍!很難啊!

  這一爻的意思是說這個鼎斷了一隻腳,一鍋熱飯翻出來了,一翻翻到臉上,“其形渥”,難看極了,飯也倒在地上,吃不成啦……如果你卜卦卜到這一爻,做生意,做事,可以說是一塌糊塗。雖然不致坐牢,但可能會變成過街老鼠!德薄位尊

  “德薄而位尊”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己的道德與學問不夠,但位置很高。等於我們做生意,找個笨蛋來當總經理,尤其現在人做生意,叫自己的太太當董事長,支票由太太出名,出了事太太去坐牢。太太們又不懂“德薄而位尊”的道理,自己分明是在家裡做飯的人,現在掛上了董事長名銜,當然非倒楣不可。

  “智小而謀大”,自己又投有智慧,做官想越大越好,生意賺錢越多越好,或者想買個小島當國王,自己智慧又不夠,計劃倒是大得很,人小鬼大。“力小而任重”,五斤放在肩膀上還背不動,坐飛機連手提行李還為用輪子拖,卻自以為千斤大力士,那不是吹牛嗎?

  有一次跟何敬公和一些教授們去日本,偏偏碰到日本的火車出軌,大家只好下火車步行了。距離住宿處比台北後火車站經過天橋到前站還要遠一倍。大家說怎麼辦?我說走呀,但找不到紅帽於提行李,我說自己拿嘛!大家都發愁怎麼拿得動,我說我有兩個皮箱,再給我一個,三個。你們兩個人抬一個總可以把?他們說看你穿著長袍,個子那么小,怎麼能拿動三個大皮箱?我說試試看,我好多年已經沒有練過啦。子是肩上扛一個,兩手提兩個,走了一段,我心裡有數,外面看似若無其事,裡邊已經滿身大汗了。大家看了說:“原來你真有武功呀!”我說我也沒有那麼大的力氣。他們說,那是怎麼回事?你還那麼從容!我說你們說我是學佛的嘛!如果我不表示一點從容,那佛學到哪裡去了了其實我都累得快沒命了,裡邊衣服也都濕透了,只是他們不知道而已。走到半路,我已經快頂不住了,兩個人抬一個箱子的,還在半路歇了兩三次,我早就到了目的地了。他們說“你一定有功夫”,我說什麼功夫也沒有,我要是跟你們一樣,歇歇走走,一個也拿不起來了。這是真話,那時候我就是“力小任重”,差點沒有出了洋相,所以人不要不自量力,“力小任重”。自己力量不夠,偏要挑一個大責任,等子太太們當了董事長一樣,以為生意好做,最後當了代罪的羔羊。

  由此我們知道,有三個基本的錯誤是不能犯的;

  一是“德薄而位尊”,道德學問都不行,大家來恭維你,尤是出家人,小小的年紀出了家,人家看到你便拜,那真可怕得很!你以為頭髮颳了就得道了嗎?不是那麼回事。另外兩項是“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如果犯了這三大戒,“鮮不及矣”,一定倒大楣,很少有例外的。所以孔子說“覆公驚”,一鍋飯倒了吃不成了,還把自己弄得滿身起泡。

  這個現象就是“不勝其任也”。自己要有自知之明,我能不能挑動這副擔子,負不負得起這個責任,自己先要稱量一下自己。

  袁世凱的二兒子勸袁世凱不要當皇帝,他有兩句詩說:

  “山泉繞屋知深淺,微念滄波感不平。”

  這是中國文人的詩,“山泉繞屋知深淺”,他並沒有勸他父親不要如何,只用山泉繞屋來比方。“微念”,只為有一個小念頭在心裡,便會像大海波浪一樣不平了。他勸父親勸得那麼好,可惜袁世凱不能聽,使後人徒嘆袁世凱有這麼一個好兒子,可惜!可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