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形而下是沒有絕對的,只有靠人為來調整它。所以說:“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這個“善”字,到孔子的學生曾子作《大學》時,加了一個“至”字,成為“在止於至善”。什麼叫至善呢了至善是沒有善,也沒有惡。有一個善的存在,就有一個惡的存在,善過了頭就變成惡了。像父母對兒女的愛,關心過度,最後會令你很痛心。所以愛人是痛苦的,被愛是幸福的。一點沒有錯!但是一個人如果幸福得太過頭了,那又一點都不幸福了。你什麼都關心我,我會很討厭。被愛得太過分了,不是好事,善得過分了就是惡。

  這個宇宙間相對的法則,善惡是非與利害都是相對的。為什麼會如此?你說人活著真麻煩!有那麼多麻煩,那你不要活去死好了。有人說死了倒好,一了百了。我說如果你到了那邊,發現那邊的痛苦、麻煩比這裡更多,想想還是回來的好。可是老兄,你要叫我為你回來作擔保,替你去領入境證,我可辦不到啊!有位同學傷心了來找我,說:“老師!我還是死了的好。”我說:“死了就真解脫了嗎?”他說:“我認為。”我說:“你先要去考證考證啊!萬一死了的地方比這裡還要麻煩,後悔可來不及了。要考慮考慮啊!”這是真的呀,你可知道那個世界,跟這個世界一樣的麻煩嗎?如何使它不麻煩?善繼。如何教他善繼?就要均衡調和。所以孔子說:“繼之者善也。”

  性與情

  下邊有句重要的話來了!“成之者性也。”中國文化只有《易經》、《禮記》提出來性的問題。當然這個性,不是講男女之性,而是講人性、天性,代表形而上本體的那個性。所以佛家後來講明心見性,性就代表了本體。中國文化開始只分兩層一一性跟情。性代表本體。譬如說宗教家就叫它上帝,或者叫做如來。這些都已離開了人的立場。中國文化就把這些拿出來,這就是性,本性。這個宇宙是怎麼開始的?先有雞呀先有蛋?先有男的先有女的?一切所來自的那個東西叫性,它所起的作用叫做情。這就是性、情之分。

  這個宇宙萬物的功能,前邊我們講過。宗教家叫他上帝,叫他如來。中國文化到孔子提出這個報告,跟《禮記》一樣,“成之者性也”一一就是本體功能的性。換句話說,也是一陰一陽之情。所以我們談到看風水,講究來山去水、山勢要環拱、水要來朝,才叫有情。

  曾經有位同學說,他家的風水很好,有山有水,家裡很多人都發了財,搬到外邊去了;現在只有一位老祖母守著,請老師幫我去看看。一看,我說果然不錯,有山有水。但是你這個地方沒有用呀!你說你有山有水是不錯,但是來山不拱,去水無情。所以你家骨肉分散,四分五裂,非搬出去不可!只有老祖母在,可見骨肉無情。

  有一次去一位朋友家,我說你的房子很好啊!他說是啊,前邊還有個花園呢!不但有花園,還挖了一個很大的噴水池養魚。我說你趕緊把它填起來,不填不行。好好一個風水,給你搞得這麼糟糕,挖壞了。火家還記得嗎?過去政府辦公地前邊,左右各挖了一個水池,已經很糟了,還向上噴水,晚上電灼一照,看來像一對白蠟燭一樣,幸虧不多久就拆掉了。這些間題不能亂玩的呀!你說不迷信,它就擺眼色給你看看;你說絕對迷信嗎?也不要相信它,人為也可以轉變的。我是專門找危險的地方住的,你說這裡有鬼,我非來住不可,很想藉機會來看看鬼是什麼樣子。鬼也很可愛的呀!比人還可愛。能交幾個鬼朋友,不是也很好玩嗎?

  鬼怎麼來?神怎麼來?三世的有情無情怎麼來?它的根本在哪裡?所謂“成之者性也”,這句話很重要。在座的有在家的、有出家修道的,你們想要成道,就要了解這裡孔子說的“一陰一陽之謂道”;要想有所成就,光靠打坐練氣功沒有用啊萬要有善行的成就才可以,所謂“繼之者善也”。

  要想真的成道,須要明心見性,“成之者性也”。這是孔子說的,他這個地方等於傳了道。孔子研究《易經》的結果,懂了這個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孤陽不生,孤陰不長。但是你要想達到陰陽合一的均衡,必須要有功德才能夠做到。沒有功德,還是沒有這個機緣的。

  旁門八百 左道三千

  前面我們講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這兩句話被後人污衊了,污衊得很厲害。中國有派修道的人,與正統的老莊有差別。道家正統的修道者叫丹道派,又叫丹鼎派,是修煉神仙長生不死之道的道派(這是我們後世詮他們起的名稱)。正統丹道派,又分南宗北宗、東派西派等四派。除此之外,又有所謂旁門八百,左道三千。旁門裡頭有所謂採補派,專講男女間兩性關係的修法,以男性為主的叫采陰補陽,以女性為主的叫采陽補陰。這一派是相當旁門,相當邪門的。可是在道家裡邊,這種人隱隱約約的非常之多,再加上由西藏過來的佛教密宗,元朝以後,有所謂的雙修法。在過去這些都是很大的秘密,現在已經公開,全世界到處都有公開的圖像了。有關這一類道派的書,其基本理論,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與“成之者性也”作擋箭牌的,真是一塌糊塗!

  不過這些書還真不容易看得懂,其中有很多的術語,現在香港還有這種專門的道院,其他東南亞各地也有。基本上這個觀念是非常錯誤的,所謂“採補”,本來是道家的名稱,它是指采天地精華之氣,來補養自己肉身的生命,也就是莊子所說的“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意思。結果被他們搞錯了,弄到男女兩性上去。現在台灣很多男性練這類功夫,像吊磚頭、提肛門等等,都是這一派的。這比旁門左道更等而下之、更差一層了。所以在這裡不厭其詳地告訴大家,希望大家要弄清楚,以後看到道家書里,引用《易經》陰陽男女的說法,就知道是被這一個道派錯用了《易經》裡邊的話。明白了這些,才不會誤人誤己。

  這些旁門左道,言之鑿鑿,確實也講《易經》,但把“成之者性也”的“性”字,當成男女之間的,“性”。如此牽強,真是誤會得可怕。不但如此,這類道書很多,它們還強調我們的老祖宗黃帝就是用這個修法而成功的。此外,古代還有好幾位神仙,都是全家飛升,肉身修成功的,道書上叫做“拔宅飛升”一一就是連房子庭院都隨他飛上天去了。家裡所有的貓呀、狗呀,連老鼠、螞蟻也都一同變成神仙啦!能有這種成就的,當然沒有多少人,只有黃帝是秉“服陰處陽”而修成的。道書上是這樣講,這一派,錯誤觀念很大很大,這是大家須要了解的。

  錯誤的相對論

  現在我們迴轉過來講,《易經》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並不是道家旁門所講男女的陰陽,而是講宇宙的體用。本體是寂然不動的,它起的作用,就是“用與象”。每」一個現象都是相對的正反兩個力量而成,天下萬事萬物都是相對的。有人講《易經》講到這裡,說這就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那也是不對的,不要亂扯!相對論是相對論,我們中國人很多認為你跟我相對,就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這種科學觀念是很笑話的。《易經》所講的這一個相對,是指宇宙間的萬事萬物的相對;站在西方的邏輯來看就是矛盾。這個矛盾最後當然還是統一的、中和的。不過西方唯物學家的矛盾統一,是反面的看法;中國的相對是中和的、是從正面來看的。這個觀念,學邏輯、學哲學要特別搞清楚。現在一般東西方的應用邏輯,都是從黑格爾的思想來,多半講正反合矛盾統一,忘記了東方看正面相對的中和。有中和就有分化,這個均衡的存在,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陰極陽生,陽極陰生,這個道不是講本體之道,是講用。宇宙萬有一切的象,它的用都是兩個相對的力量而產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