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像晉王……」她含糊道,「那倒是不錯。」
韜玉不知這話地含義,謙遜低頭。
子虞又問了幾句晉王府的近況,韜玉回答得大方得體,子虞連連點頭,隨口賞賜了一些宮中的精巧玩物,讓他把玩。
到了午膳時間,子虞又將人留下,命宮人給他收拾一處殿室休息。
韜玉謹慎道:「豈可為我一人興師動眾。」女官紛紛笑道:「世子知禮,卻也不該過於生分。」韜玉立刻應下。
在上苑住了幾日,皇帝起了狩獵的興致,命韜玉收拾行裝隨行。
子虞當日就賞賜下一套精緻的輕甲和弓箭。
韜玉將甲冑擦了又擦,又調弓抹箭,顯得異常珍惜。宮人見了不禁打趣,「晉王莫非從不帶世子狩獵?」韜玉道:「我是第一次隨駕,豈同於平日隨父王狩獵,何況弓箭甲冑是長者所賜,自是要加倍珍惜。」
宮人對他的恭讓寬厚印象很深,沒過多少時候,這話就一字不差地傳到子虞的耳里,她憑窗眺望了許久,幽幽地說了一句:「不愧是……她的兒子。」
狩獵那日清晨起了霧,山林如披輕紗,給行獵添上一些意想不到的趣味。
韜玉從太原隨行的侍衛中挑了十人,臨行時又怕招人耳目,削減了四人。到了獵場才一看,才發現自己過於小心,不少貴族少年的扈從多達二十多人,呼朋喚友,飛鷹走犬,在尚有迷霧的山林中穿梭。
在北國,宮妃伴駕出獵是常見之事。皇帝這次帶的是皇后和林、環二媛。當淡金的陽光從林間穿透而來,映照著整個營地,韜玉第一眼還是只看到了太妃子虞,她穿著雪青的騎裝,清麗秀雅,風姿綽約。皇后和二媛都打扮得十分美麗出眾,卻只能拱衛在她的身旁。
子虞轉過臉來,發現了他,笑著招呼他上前。
韜玉上前行禮,子虞又從另一邊喚來一個八歲左右的孩子,對他說道:「韜玉,你年紀長又沉穩,帶著他吧,好相互照應。」韜玉應道:「是,娘娘。」心裡卻十二分的不樂意。剛才在他觀察那些貴族子弟時就已經發現了這個年幼的孩子,他的年紀偏小,本該被忽視,可那些貴族少年們對他說話卻很客氣,出身必定不凡,他打從心底不想攤上這份責任。
少年卻好像沒有注意到他的失神,反而興致勃勃地問:「韜玉……這個名字真有趣,以前沒有見過你,你從哪裡來?」韜玉道:「韜玉是我的字,我的名字叫戊,是從太原來的。」
少年眼睛一轉,極為機靈,「啊,我知道了,是晉王的世子。」
韜玉見他神情真摯坦誠,笑道:「你呢,叫什麼名字。」
「羅渭。」他笑嘻嘻地說。
韜玉訝道:「太妃……」
「太妃是我的姑母。」羅渭看出了他的試探,爽直地回答。
韜玉知道他是誰了,太妃的兄長扶柳侯羅雲翦的長子。
兩人到底還是孩子,談笑了一會兒就熟稔起來。等皇帝帶著衛士奔馬入林,所有的貴族少年都按轡上馬,持箭追逐獵物去了。
韜玉和羅渭商量著去哪兒狩獵。羅渭道:「林中倒是有鹿和狐狸,可是那裡人多,不如我們就去那裡碰碰運氣。」正合韜玉的心意,兩人當下騎著馬去了林子邊緣長草最茂盛的地方。
侍衛散入林中,讓韜玉和羅渭獨自體會行獵的樂趣。兩人年紀尚幼,雖然嫻習騎射,但是臂力不足,帶的都是輕弓,獵些鳥雀最是合適。鳥類靈敏,一聞動靜便會展翅,兩人尋了低矮的樹叢,躲在其中,時不時射些暗箭,倒也有趣。
這時林中的霧氣漸漸散去,翠綠的樹枝將陽光割裂成斑駁的影子,清新的氣息讓人心怡。
韜玉伏在樹叢里,愜意得想要嘆息。
忽然有兩人騎著駿馬往這裡而來,匆忙的馬蹄將鳥兒都驚飛。韜玉皺起眉,來人身著銀硃色的騎裝,身姿窈窕,艷若桃李,是二媛之一。
「是環媛。」羅渭湊過腦袋,在他身邊輕輕說。
韜玉想要站起身,卻被羅渭一把抓住,他眨了眨眼,似乎在示意他耐心觀看。韜玉也很快發現了其中的不對勁。
環媛只帶了一個宮女隨行,她按轡放緩了速度,讓宮女先行,當宮女越過了她,在看不見的角度下,她從箭囊中取出一支箭,從背後向宮女射去,一箭中心,宮女摔倒在地。
這一切不過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韜玉驚訝地瞪大了雙眼,在那一刻,他簡直想尖叫,卻又本能地壓抑了下來。
他轉頭去看羅渭,發現這個比他小了三歲的孩子,這個時候尤為鎮定,目視前方,雖然面色有些蒼白,雙眼卻很有神。
「獵物和獵人的故事,在獵場裡永遠都這麼有趣。」羅渭輕喃,在韜玉驚訝的目光里狡黠地一笑,「這是我父親說的。」
兩人都錯失了從樹叢中站起的最好時機,只能繼續觀察事態的發展。
環媛下馬,在宮女的身上摸索了一番,如非親眼所見,誰也想不到,這樣美麗的一個女人會如此大膽和冷酷。她沒有找到什麼,只能走到馬旁,忽然發出了一聲尖叫。
沒過多久,聽到叫聲的侍衛和宮人都循聲趕來,他們所看見的是:宮女躺在血泊中,環媛驚惶無措的樣子。
宮人上前安撫環媛,侍衛去檢查宮女的身體。環媛不知說了什麼,宮人顯得有些吃驚,互相檢查箭囊,很快發現了異常。一個宮女臉色蒼白地被推搡了出來,她大呼冤枉,連韜玉和羅渭都聽得清清楚楚。侍衛們卻不為所動,將她反綁,從她箭囊中抽出一支羽箭。
韜玉不知這話地含義,謙遜低頭。
子虞又問了幾句晉王府的近況,韜玉回答得大方得體,子虞連連點頭,隨口賞賜了一些宮中的精巧玩物,讓他把玩。
到了午膳時間,子虞又將人留下,命宮人給他收拾一處殿室休息。
韜玉謹慎道:「豈可為我一人興師動眾。」女官紛紛笑道:「世子知禮,卻也不該過於生分。」韜玉立刻應下。
在上苑住了幾日,皇帝起了狩獵的興致,命韜玉收拾行裝隨行。
子虞當日就賞賜下一套精緻的輕甲和弓箭。
韜玉將甲冑擦了又擦,又調弓抹箭,顯得異常珍惜。宮人見了不禁打趣,「晉王莫非從不帶世子狩獵?」韜玉道:「我是第一次隨駕,豈同於平日隨父王狩獵,何況弓箭甲冑是長者所賜,自是要加倍珍惜。」
宮人對他的恭讓寬厚印象很深,沒過多少時候,這話就一字不差地傳到子虞的耳里,她憑窗眺望了許久,幽幽地說了一句:「不愧是……她的兒子。」
狩獵那日清晨起了霧,山林如披輕紗,給行獵添上一些意想不到的趣味。
韜玉從太原隨行的侍衛中挑了十人,臨行時又怕招人耳目,削減了四人。到了獵場才一看,才發現自己過於小心,不少貴族少年的扈從多達二十多人,呼朋喚友,飛鷹走犬,在尚有迷霧的山林中穿梭。
在北國,宮妃伴駕出獵是常見之事。皇帝這次帶的是皇后和林、環二媛。當淡金的陽光從林間穿透而來,映照著整個營地,韜玉第一眼還是只看到了太妃子虞,她穿著雪青的騎裝,清麗秀雅,風姿綽約。皇后和二媛都打扮得十分美麗出眾,卻只能拱衛在她的身旁。
子虞轉過臉來,發現了他,笑著招呼他上前。
韜玉上前行禮,子虞又從另一邊喚來一個八歲左右的孩子,對他說道:「韜玉,你年紀長又沉穩,帶著他吧,好相互照應。」韜玉應道:「是,娘娘。」心裡卻十二分的不樂意。剛才在他觀察那些貴族子弟時就已經發現了這個年幼的孩子,他的年紀偏小,本該被忽視,可那些貴族少年們對他說話卻很客氣,出身必定不凡,他打從心底不想攤上這份責任。
少年卻好像沒有注意到他的失神,反而興致勃勃地問:「韜玉……這個名字真有趣,以前沒有見過你,你從哪裡來?」韜玉道:「韜玉是我的字,我的名字叫戊,是從太原來的。」
少年眼睛一轉,極為機靈,「啊,我知道了,是晉王的世子。」
韜玉見他神情真摯坦誠,笑道:「你呢,叫什麼名字。」
「羅渭。」他笑嘻嘻地說。
韜玉訝道:「太妃……」
「太妃是我的姑母。」羅渭看出了他的試探,爽直地回答。
韜玉知道他是誰了,太妃的兄長扶柳侯羅雲翦的長子。
兩人到底還是孩子,談笑了一會兒就熟稔起來。等皇帝帶著衛士奔馬入林,所有的貴族少年都按轡上馬,持箭追逐獵物去了。
韜玉和羅渭商量著去哪兒狩獵。羅渭道:「林中倒是有鹿和狐狸,可是那裡人多,不如我們就去那裡碰碰運氣。」正合韜玉的心意,兩人當下騎著馬去了林子邊緣長草最茂盛的地方。
侍衛散入林中,讓韜玉和羅渭獨自體會行獵的樂趣。兩人年紀尚幼,雖然嫻習騎射,但是臂力不足,帶的都是輕弓,獵些鳥雀最是合適。鳥類靈敏,一聞動靜便會展翅,兩人尋了低矮的樹叢,躲在其中,時不時射些暗箭,倒也有趣。
這時林中的霧氣漸漸散去,翠綠的樹枝將陽光割裂成斑駁的影子,清新的氣息讓人心怡。
韜玉伏在樹叢里,愜意得想要嘆息。
忽然有兩人騎著駿馬往這裡而來,匆忙的馬蹄將鳥兒都驚飛。韜玉皺起眉,來人身著銀硃色的騎裝,身姿窈窕,艷若桃李,是二媛之一。
「是環媛。」羅渭湊過腦袋,在他身邊輕輕說。
韜玉想要站起身,卻被羅渭一把抓住,他眨了眨眼,似乎在示意他耐心觀看。韜玉也很快發現了其中的不對勁。
環媛只帶了一個宮女隨行,她按轡放緩了速度,讓宮女先行,當宮女越過了她,在看不見的角度下,她從箭囊中取出一支箭,從背後向宮女射去,一箭中心,宮女摔倒在地。
這一切不過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韜玉驚訝地瞪大了雙眼,在那一刻,他簡直想尖叫,卻又本能地壓抑了下來。
他轉頭去看羅渭,發現這個比他小了三歲的孩子,這個時候尤為鎮定,目視前方,雖然面色有些蒼白,雙眼卻很有神。
「獵物和獵人的故事,在獵場裡永遠都這麼有趣。」羅渭輕喃,在韜玉驚訝的目光里狡黠地一笑,「這是我父親說的。」
兩人都錯失了從樹叢中站起的最好時機,只能繼續觀察事態的發展。
環媛下馬,在宮女的身上摸索了一番,如非親眼所見,誰也想不到,這樣美麗的一個女人會如此大膽和冷酷。她沒有找到什麼,只能走到馬旁,忽然發出了一聲尖叫。
沒過多久,聽到叫聲的侍衛和宮人都循聲趕來,他們所看見的是:宮女躺在血泊中,環媛驚惶無措的樣子。
宮人上前安撫環媛,侍衛去檢查宮女的身體。環媛不知說了什麼,宮人顯得有些吃驚,互相檢查箭囊,很快發現了異常。一個宮女臉色蒼白地被推搡了出來,她大呼冤枉,連韜玉和羅渭都聽得清清楚楚。侍衛們卻不為所動,將她反綁,從她箭囊中抽出一支羽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