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呂驥眼睛還大睜著,因為疼痛蜷成一團,口中漫出烏血,裴驍面露厭惡地站起身,拉開內殿房門,喚李元入內:“呂大人驚悉聖上傷情,傷悲憂慮過度,竟猝亡於殿中,東宮感喟,賞家眷白銀千兩,送其歸鄉厚葬,太尉職務,暫交內閣和兵部分而代理。”
第二日消息傳出,朝野無不震動。
兼有宗族作證,呂驥猝亡當日,距離李元傳遞聖體欠安的消息不過數個時辰,且當日太子曾召呂驥入宮面聖,的確是說不出什麼,也只有這麼過去了,可沒過兩天,宮中又傳出消息,長淵白露再次施診之後,鑽研出了妙法,可保證陛下聖體無虞,假以時日便可醒轉,眾臣欣慰之餘,對呂驥又是一番感嘆。
燕崇知曉此事時,並沒有多意外,只在無人時曾對張桓道:“此案涉及皇上,太尉下面又牽著兵部和御林,在皇上還未醒時徹查,必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所以即便知道呂驥犯的是誅九族的大罪,也不能深究,不然只會引得朝廷動盪,太子是為全局考慮,不過未曾循私做保,直接處置了他,也算給上下君臣一個交代了。”
可裴驍將其大半職權都轉交內閣,給他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白露已然斷定,裴肅至少三個月才能醒來,國不可一日無君,裴驍開始代聖上朝,並著手處理太尉死後留下的空缺。
直到朝廷新派的官員來到北軍營,燕崇終於看清了不對勁的地方在哪裡。
面前人一身絳朱官袍,頭上簪著通天冠,下頷垂有三綹須,大袖恨不得耷拉到腰上,胸前一團麒麟花里胡哨,絲毫不覺得自己不文不武怪裡怪氣,手裡還搖著一把羽毛扇恨不得冒充諸葛亮,不用他張嘴,燕崇一眼就看了個明了,這人鐵定沒聞過硝煙味,是塊不知道從哪拎出來的大頭巾。
燕崇眉鋒微蹙,把文官分派到軍營來,裴驍是對武將忌憚到了何種地步,現在便要推行以文制武?
且他上朝時尚不知此事,下午這人便到了營中,毫無疑問,還是先拿城西北軍營開的刀。
燕崇向來不大著意於朝中人情世故,尚不知此人姓甚名誰。
來人文縐縐道:“老夫姓侯,名秉,字昆航,兗州山陽人也。”
燕崇還沒應聲,便聽身後嗤地一聲,卻是張楊忍不住笑了出來,餘光瞥見燕崇,忙收斂了神色,按捺著道:“敢問侯大人貴庚?”
聽侯秉道四十有五,張楊:“才四十來歲就自稱老夫…”
燕崇唇角也動了動,又聽見張桓訓他弟弟:“無禮,人蘇東坡三十多歲就聊發少年狂了,你置喙什麼?”
張楊:“…是是是。”你年紀大你說什麼都對。
燕崇懶怠管那哥倆,衝來人簡單抱拳:“燕崇。”他揚手向侯秉打了個姿勢,“請。”
北軍營乃帝京兵防主力,不管有沒有私人恩怨,裴驍意欲改制,要說服眾人,此處自然首當其衝,只是首將燕崇還沉得住氣,軍中將士卻已經對文官入帳多有不滿,侯秉於軍務諸事是個實心兒的門外漢,為人又老派迂腐,吃喝住行窮講究,一件事來回好幾趟處置不利索,在雷厲風行的一眾丘八們看來尤其不能忍,終於在一件小事上爆發了。
第89章
原不過是為著一頓午膳。
這日給侯秉做飯的伙夫染了風寒,不好入廚,侯秉的午飯便換了個小兵給他端上去,剛把食盤放到他面前,那廂便道:“位置擺反了,飯食在左,湯羹在右,帶骨肉放在淨肉以左,沒有淨肉,也該稍往外擺些…”
全軍營的人都知道侯秉事兒多,不然也不會單挑出個廚子來伺候他,小兵低著頭聽他說完,將食盤轉過來,重新擺好,竹箸遞上去,侯秉嘖一聲道:“首尾還是反的。”
小兵耐著性子把竹箸掉個頭。
侯秉舀了勺湯入口,皺了皺眉,道:“方才教你規矩,耽擱了功夫,湯只有五分燙了,再給本官盛一碗來。”
小兵額角青筋跳了兩跳,將湯碗接過來,重新跑一趟又給他換了一碗。
一碗湯端回來,這位大人終於肯動筷了,不想才入口,不知嚼到什麼,眉頭又是一皺,就著手絹吐出半口飯:“這怎麼還有沙子,米都沒淘淨,豈能入鍋?”
小兵不耐地嘟囔:“軍中人多,一頓飯耗幾百斤米,時間緊著,誰能那麼細緻?”
侯秉也不樂意了,將筷子一放,肅穆道:“你是如何跟本官說話的?夫子有言,‘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頓飯如此粗糙…”“你到底吃不吃?”小兵終於按捺不住,粗著嗓子來了這麼一句。
侯秉睜大眼,手指著他:“你…”小兵端起食盤轉身就往外走:“不吃拉倒,有那閒工夫自己做去,我們可沒空聽你在這兒叨叨。”
“放肆,你是哪個營里的?你給我站住!”侯秉氣地拍桌子,小兵頭也不回,侯秉喝道,“來人,把他給本官押回來!”
外面有兩個守門的兵士,早聽見了房中侯秉的一番說教,見小兵出來,實在不想管這事,擺擺手讓他快走,轉臉卻見侯秉自己邁了出來,橫加訓斥:“爾等身為守兵,竟也對長官的命令不理不睬,還有沒有半分尊卑之心?”
他這一開口,勢必又引經據典地扯出一番宏論,三個兵士挪不動地兒,險些沒被他的口水給淹了,附近兵士聽見動靜,免不得過來瞧瞧,其中有個百夫長看不下去,道:“大人稍安勿躁,一頓飯食罷了,卑職差人到城中給您重新買一份如何?”
第二日消息傳出,朝野無不震動。
兼有宗族作證,呂驥猝亡當日,距離李元傳遞聖體欠安的消息不過數個時辰,且當日太子曾召呂驥入宮面聖,的確是說不出什麼,也只有這麼過去了,可沒過兩天,宮中又傳出消息,長淵白露再次施診之後,鑽研出了妙法,可保證陛下聖體無虞,假以時日便可醒轉,眾臣欣慰之餘,對呂驥又是一番感嘆。
燕崇知曉此事時,並沒有多意外,只在無人時曾對張桓道:“此案涉及皇上,太尉下面又牽著兵部和御林,在皇上還未醒時徹查,必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所以即便知道呂驥犯的是誅九族的大罪,也不能深究,不然只會引得朝廷動盪,太子是為全局考慮,不過未曾循私做保,直接處置了他,也算給上下君臣一個交代了。”
可裴驍將其大半職權都轉交內閣,給他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白露已然斷定,裴肅至少三個月才能醒來,國不可一日無君,裴驍開始代聖上朝,並著手處理太尉死後留下的空缺。
直到朝廷新派的官員來到北軍營,燕崇終於看清了不對勁的地方在哪裡。
面前人一身絳朱官袍,頭上簪著通天冠,下頷垂有三綹須,大袖恨不得耷拉到腰上,胸前一團麒麟花里胡哨,絲毫不覺得自己不文不武怪裡怪氣,手裡還搖著一把羽毛扇恨不得冒充諸葛亮,不用他張嘴,燕崇一眼就看了個明了,這人鐵定沒聞過硝煙味,是塊不知道從哪拎出來的大頭巾。
燕崇眉鋒微蹙,把文官分派到軍營來,裴驍是對武將忌憚到了何種地步,現在便要推行以文制武?
且他上朝時尚不知此事,下午這人便到了營中,毫無疑問,還是先拿城西北軍營開的刀。
燕崇向來不大著意於朝中人情世故,尚不知此人姓甚名誰。
來人文縐縐道:“老夫姓侯,名秉,字昆航,兗州山陽人也。”
燕崇還沒應聲,便聽身後嗤地一聲,卻是張楊忍不住笑了出來,餘光瞥見燕崇,忙收斂了神色,按捺著道:“敢問侯大人貴庚?”
聽侯秉道四十有五,張楊:“才四十來歲就自稱老夫…”
燕崇唇角也動了動,又聽見張桓訓他弟弟:“無禮,人蘇東坡三十多歲就聊發少年狂了,你置喙什麼?”
張楊:“…是是是。”你年紀大你說什麼都對。
燕崇懶怠管那哥倆,衝來人簡單抱拳:“燕崇。”他揚手向侯秉打了個姿勢,“請。”
北軍營乃帝京兵防主力,不管有沒有私人恩怨,裴驍意欲改制,要說服眾人,此處自然首當其衝,只是首將燕崇還沉得住氣,軍中將士卻已經對文官入帳多有不滿,侯秉於軍務諸事是個實心兒的門外漢,為人又老派迂腐,吃喝住行窮講究,一件事來回好幾趟處置不利索,在雷厲風行的一眾丘八們看來尤其不能忍,終於在一件小事上爆發了。
第89章
原不過是為著一頓午膳。
這日給侯秉做飯的伙夫染了風寒,不好入廚,侯秉的午飯便換了個小兵給他端上去,剛把食盤放到他面前,那廂便道:“位置擺反了,飯食在左,湯羹在右,帶骨肉放在淨肉以左,沒有淨肉,也該稍往外擺些…”
全軍營的人都知道侯秉事兒多,不然也不會單挑出個廚子來伺候他,小兵低著頭聽他說完,將食盤轉過來,重新擺好,竹箸遞上去,侯秉嘖一聲道:“首尾還是反的。”
小兵耐著性子把竹箸掉個頭。
侯秉舀了勺湯入口,皺了皺眉,道:“方才教你規矩,耽擱了功夫,湯只有五分燙了,再給本官盛一碗來。”
小兵額角青筋跳了兩跳,將湯碗接過來,重新跑一趟又給他換了一碗。
一碗湯端回來,這位大人終於肯動筷了,不想才入口,不知嚼到什麼,眉頭又是一皺,就著手絹吐出半口飯:“這怎麼還有沙子,米都沒淘淨,豈能入鍋?”
小兵不耐地嘟囔:“軍中人多,一頓飯耗幾百斤米,時間緊著,誰能那麼細緻?”
侯秉也不樂意了,將筷子一放,肅穆道:“你是如何跟本官說話的?夫子有言,‘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頓飯如此粗糙…”“你到底吃不吃?”小兵終於按捺不住,粗著嗓子來了這麼一句。
侯秉睜大眼,手指著他:“你…”小兵端起食盤轉身就往外走:“不吃拉倒,有那閒工夫自己做去,我們可沒空聽你在這兒叨叨。”
“放肆,你是哪個營里的?你給我站住!”侯秉氣地拍桌子,小兵頭也不回,侯秉喝道,“來人,把他給本官押回來!”
外面有兩個守門的兵士,早聽見了房中侯秉的一番說教,見小兵出來,實在不想管這事,擺擺手讓他快走,轉臉卻見侯秉自己邁了出來,橫加訓斥:“爾等身為守兵,竟也對長官的命令不理不睬,還有沒有半分尊卑之心?”
他這一開口,勢必又引經據典地扯出一番宏論,三個兵士挪不動地兒,險些沒被他的口水給淹了,附近兵士聽見動靜,免不得過來瞧瞧,其中有個百夫長看不下去,道:“大人稍安勿躁,一頓飯食罷了,卑職差人到城中給您重新買一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