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其實並不在意這些東西,不過這麼來回幾次,他似乎慢慢發現兩人相處的鐵律。

  彩央在他面前,就是個吃軟不吃硬的。

  自己一“示弱”,彩央就變得十分好說話,不知不覺倒讓他討了不少好處。

  易生這麼想著,便壓下想要上揚的嘴角,故意多看腰間荷包一樣,作勢抬腳就要往竹林里走。

  他反應這樣平淡,身邊的小人兒果然就有些游移不定起來。

  易生在心裡數著步伐,才走到第五步,撐傘的手臂果然一緊,趙彩央借著衣袖遮掩,輕輕挽上易生的手臂。

  動作帶著試探,直到看到易生嘴角微微翹起來,趙彩央才加快步伐跟在一邊,拉著他的手也多了分力道,看著不遠處怒放的竹子笑道,“易生,我要枝頭頂端最嫩的那幾支。折一些給娘帶回去,再給易伯伯也折幾支……”

  正文 第694章

  絮絮叨叨的話語帶著難得雀躍。

  易生不時應和一聲,薄唇微笑的弧度越來越大。

  後山腰那頭的竹林人聲鼎沸,喧闐聲不亞於寺內正殿的人聲。

  紅梅緊緊護在梨憐心身邊,仔細替梨憐心理好帷帽,捏著傘柄的手指有些發白,“小姐,這裡人也太多了些。我們逛了這么半天也沒見著人。要不先回去吧?”

  梨憐心聞言腳步不停,抬眼四望,掩在長長緯紗後的姣好俏臉若有所思。

  她是借著給母親祈福的名義,好不容易才能帶著紅梅單獨來古樹廟這一趟。

  紅梅從派去盯著趙府的人口中得來的消息不會錯,易長史今天是陪著易趙兩家的人來這裡上香的。

  只可惜今天上香的人實在太多,她們趕到古樹廟山腳下時,只看到了易趙兩家的馬車,卻沒能直接遇上兩家的任何一人。

  好容易擠出寺外,沒想到在這遊人最多的竹林也沒能遇上她想要遇上的人。

  梨憐心抬起頭來,透過緯紗看了眼天色,心頭一動低聲道,“齋院廂房是在哪個方向?”

  易趙兩家婦孺多,今天這樣的日子上香,十有八九會在廂房歇過才會撿個人少的時候下山。

  紅梅眼睛一亮,探頭張望片刻,忙撫著梨憐心改了方向,邊走邊低聲道,“從這裡過去大概還要走上半晌,也不知道能不能趕上……”

  臨時得來的消息,她們也來不及多做準備,連間歇腳的廂房也沒能定上,否則哪裡用得著在這裡人擠人。

  就算趕不上,也不能輕易放棄今天的機會,不試過努力過她不甘心。

  梨憐心不做聲,默然加快了步伐。

  喧鬧的人流漸漸落在身後,脫離人群紅梅不由常常嘆了一口氣,虛扶著梨憐心越走越偏。

  而在僻靜的竹林另一頭,有個小和尚捧著個小罈子赫然出現在趙彩央跟前。

  那小和尚不過七八歲,想來是平常在齋院廂房裡頭的服侍的,慣常接觸來上香的女眷,見了趙彩央只垂著眼睛不多看,捧著個小罈子靜靜立在一旁。

  乍然冒出個小和尚,趙彩央唬得忙鬆開挽著易生的手,臉色緋紅看向易生。

  易生笑道,“我讓人接了一壇雪水,你不是喜歡喝茶?回頭讓齊嬸嬸收起來,放一陣子再拿出來泡茶正好。”

  落在竹樹上的積雪又乾淨又厚重,等雪融了在菜窖里存放一陣子拿出來,泡茶最是清甜。

  趙彩央這才發現小和尚指尖凍得有些發紅。

  易生將傘遞給趙彩央,單手接過小罈子,給小和尚打了賞,小和尚合掌謝過,便竹林外退出去。

  “我幫你拿著,待會兒回去再交給你。”易生也不重新打傘,拎著個小罈子輕而易舉,長腿已經邁開,“我去幫你折竹枝,你在這裡別亂動,等我一會兒。”

  這一角竹林並不大,易生穿梭在竹樹間,實則走得並不遠,一回頭便能看到等在這邊的趙彩央。

  趙彩央舉著傘靜靜看著,偶爾出聲指揮易生去折那顆竹樹。

  靜謐得竹林有了輕微的響動,靜謐中有溫情涌動。

  那頭小和尚出了這邊竹林,往後山腰熱鬧處去時,正和梨憐心主僕擦身而過。

  正文 第695章

  小和尚腳步微頓,回頭看了眼梨憐心主僕行走的方向,皺著眉看了眼方才來處,撓撓頭有些疑惑,怪了怪了,怎麼今天這麼多人愛往那偏僻處跑?

  小和尚歪頭看了幾眼,見梨憐心主僕似只是漫無目的的閒逛,便也不再多看,逕自往外走去。

  紅梅走了半天真有些歇氣,剛要開口耳邊似乎傳來說話聲,循著聲音聽了一會兒,有些猶豫道,“小姐,聽著是個女子的聲音……也不知道是誰,我們還要往裡走嗎?”

  走到這裡,已經能看見遠處的齋院屋檐。

  不過去可就真白走這一趟了。

  梨憐心摸了摸微微出汗的鬢角,抬腳順著發出說話聲的方向走去。

  白雪翠竹間影影綽綽的身影漸漸清晰。

  趙彩央撐傘站在竹樹邊,正衝著不遠處微微笑著說話,似乎是在說哪棵竹子長得好。順著她的視線看過去,就見個高大身形正停在不遠處的竹子下,長臂伸展,正要折下翠綠翠綠的竹葉。

  梨憐心心頭猛地一跳,似乎是走了半晌有些疲累,腳下一個不穩,頓時踩折地上枯枝,發出咔嚓輕響。

  ……

  今天折騰了大半天,這一趟總算沒有白走。

  踏破鐵鞋無覓處,總算讓她們見到了趙彩央和……易長史。

  只是此刻再見趙彩央,紅梅的目光已經和昨天在一心堂時不同。

  甚至都來不及仔細去看另一頭的那道俊挺身影。

  紅梅扶著梨憐心的手不自覺微微收緊,讓婆子去仔細打聽來的種種消息不期然再次迴響在耳邊。

  打聽消息的婆子回稟時語氣唏噓。

  她聽完之後更是心頭振動。

  沒想到水臨鎮央生酒廊那新推出的果子酒,竟出自趙彩央家中,不僅是雲南府地界的頭一份,更是獨一份。

  那婆子是張家看門的粗使婆子,平日裡就是個嘴碎的,就沒有她打聽不到的消息,除了一心堂和趙家的生意來往,更打聽出趙府和漕運督史二皇子,淮江衛所督指揮使司督指揮使蘇大人兩家也有往來。

  不僅如此,趙府除了在三角胡同的那處新宅院,還在城外近郊賣了處中上等的田莊給趙彩央做陪嫁。

  而趙家也不似同知大人如玉公主帶回的消息所說,只是個尋常的鄉野商戶,家中除了田畝鋪子,新蓋了作坊,甚至還和山寨子裡的人手做起了釀果酒的生意,更甚者趙家在流民一事中聲名大噪,在雲南府地界雖沒傳開名聲,家中掛著的那塊府衙嘉賞的牌匾,在水臨鎮卻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

  趙彩央還有著一門府尹大人一家的義親,說是半農半商,實則家中生計紅火小有背景,單論趙彩央卻不能再做尋常鄉間小戶姑娘家來看。

  更何況不久後就要嫁入長史府。

  真是不仔細打聽不知道,就連小姐聽了這種種消息之後,神色也略有動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