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在雲南府這段時間,想來易生也讓你見過你弟弟和你爹了,趁著你這次回來,家裡有什麼事自去辦了。回頭我娘要去雲南府,你正好跟著一道回去,路上也好照應我娘。”

  孫大郎一家如今還住在烏頭山寨子裡,只是這李寡婦管不住,她也懶得管,既然她非要搬回村子裡,那便隨她去吧,反正對孫大郎她也做到不錯了。

  以後孫大郎一家住在寨子裡,後期如果他們願意,再一起到雲南府去,孫大郎跟著趙彩央,只怕都不會再回水臨鎮,這話正合張二心意,孫大郎忙接過書單,領命而去。

  趙家一行歡快的用過午飯,一家人便坐了馬車去鎮上。

  孫大郎去過書局,又去央生酒廊打過招呼,狗蛋自從學了武后便專心的退居二線好的管一些事,這日0正從雲南府跟盧掌柜溝通完回到央生酒廊,見趙彩央一行上門毫無意外,忙將人請進後院。

  一進屋子,狗蛋就將雲祥酒樓最近的一些事報告出來。

  店裡一系列西紅柿菜式推出後,這一個月已拉了庫存過來,推廣期過後,西紅柿價格仍舊沒有上漲,因此客源暴增,如今雲南這邊每個雲祥酒樓都忙得熱火朝天。

  再有菜商又拉了一批西紅柿去賣,原本只做富貴人家觀賞植物的喜果,已然擺上尋常百姓的飯桌,成了剛剛興起的家常小菜。

  新開的雲祥酒樓,赤字早已貼補回來,帳面十分好看。

  趙彩央眉眼彎彎,聽狗蛋又說完兩間鋪面和西紅柿的收益,才問道,“我義父和義母哪裡可有派人來過?”

  西紅柿能否在兩道推廣開來,重頭都落在府尹大人肩上,趙彩央寫了份“報告書”給府尹大人,趙家人都知道。如果府尹大人能插一手,那就不擔心將來趙南青來搗亂,我更不用擔心以後的銷路。

  正文 第615章

  狗蛋點點頭,“菜商訂了貨,家裡拉了幾十口麻袋過來動靜不小,府尹夫人身邊的吳麽麽倒是來過,問了自家生意的用量和菜商訂的數量,隔了幾天又來找我,閒話中說起府尹夫人派人去菜市看過,府尹大人聽說青靈村已經有人跟著我們家種起來,也派戶房和工房的差役去看過。”

  戶房管賦稅,工房管屯田,這是去實地考察去了。

  府尹夫人又派了人去看過“市場行情”,可見她送上去的文書雖沒有正面答覆,府尹大人卻也有所動作。

  剩下的,只能看府尹大人的最終態度和定奪。

  趙彩央心中微定,暫時放下西紅柿的事,將武大管事送來的紙箋拿給齊氏看,將和林叔幾個商量好的事說了,“我們在鎮上和村裡的鋪子食肆和田產都不動,還是留給家裡做出息進項,往後生意和田產擴大做穩了,是要留給家裡做根基的。我們這一輩就不分了,以後家裡嫁娶都按照我和梅箐的例子,另外添置陪嫁的田產和鋪面。”

  這一輩指的是趙彩央、梅箐和大阿童,秦氏再生的話另說,下一代更是還沒影兒的事。

  關係著趙家家業根本,林叔和秦氏沒有異議,齊氏更不會反對。

  趙彩央這才接著道,“至於武大管事挑的這幾處田莊,我看也不用全都要了,我就買一處就行。梅箐留在家裡,田產不用捨近求遠,娘和林叔慢慢看著,附近有合適再添置。”

  梅箐的嫁妝不用和夫家商量,齊氏到時候暗示張氏一句就是,田產是實打實的家產,多花費點時間置辦值得。

  見齊氏點頭,趙彩央收起紙箋,將阿巴甘來訪的事說了,他們給的鋪面一共四間,鋪子和田產不同,我想著我和梅箐一人兩間,梅箐也不用管,我在雲南府幫著打點就是,每年把帳目和進項送回家就行。”

  田產先定下,鋪子的事更急不得,重要到了地方才好計較。食肆和央生酒廊如何擴展,也得等去了雲南府才好細細打算。趙彩央仔細將心中盤算和眾人一一解說,讓各人心中有個底,兩盞茶過後婚前要辦的大事才算全部落定。

  趙家眾人商量完,熱熱鬧鬧用過晚飯便也不急著趕回青靈村,在酒廊後院歇一晚。

  烏頭山上,烏頭寨子裡,因著孫大郎回來,孩子大人高興了一會,然後便安靜下來。

  孫大郎婆娘邊給孩子們洗澡邊聊起來,邊做事邊說道,“烏頭山寨子的人對我們很不錯,平時我們娘幾個有什麼干不動的活也有人來幫忙,他們有什麼好吃的也會分一點給娃幾個,我在這裡過得很不錯,你就不要操心我們,好好幫趙家做事就行。”

  孫大郎心思不在這上頭,隨口應了幾句。

  過了一會,孫大郎才開口,“這段時間辛苦你了,我都沒時間回來看一趟,這是東家給的月錢,你都拿著。”說完,將一袋銀子遞給婆娘。

  婆娘拿在手裡,沉甸甸的,滿臉欣喜,看來不少啊。

  正文 第616章

  “你們先住在這裡,娃要去學堂也讓他們去,還有二郎家的孩子,也要想辦法讓她去,弟妹若是不同意,你就去找彩央姑娘。”孫大郎吩咐著,二郎的孩子放在李寡婦那裡,他終究是不放心啊。

  婆娘聽了,點頭,稱會儘量都做好。

  孫大郎又道:“等我那邊安頓好了,我就跟彩央姑娘說,看看能不能讓你們一起過去,咱一家人都在一起比較好。”

  婆娘聽了,高興的連連點頭,誰都喜歡一家人在一起啊。

  ……

  接下來,孫大郎接連往書局跑了幾天,才將書單上列的所有書籍都備齊了,自己又貼了銀子買了幾口藤木箱籠,讓書局夥計把書裝好,便又回了青靈村,徑直找去了學堂。

  聽說是易生“千里迢迢”送給學堂的賀禮,杜先生老眉毛挑了挑,目光微閃不做聲,讓杜林帶著魏先生和成先生的小廝一起,將遊廊旁的藏書房拾掇清楚。

  魏先生和成先生比之杜先生還早退出朝堂,聽聞是府衙長史送來的東西,心知是易生給未來夫人娘家做臉面的,不過問了兩句作罷,沒有和杜先生深問易生的事。

  杜先生氣定神閒,等到孫大郎帶著書局的夥計,將裝書的箱籠流水似的抬進學堂時,魏先生和成先生這才有些觸動。

  學堂除了上課的桌椅,其他一應家具和藏書房的書架都是趙家一早置辦好的,沒想到藏書房的數個大書架竟放不下這些書,富餘的書籍便只能搬了條桌來擺放。

  魏先生和成先生對視一眼,難掩錯愕,這位易長史不是鄉野出身嗎?竟然這樣大的手筆?還這樣毫不避諱。

  兩人不由看向杜先生,杜先生捋著鬍鬚呵呵笑,似乎十分開懷藏書房填滿了墨香。

  這世上書冊才是最值錢也最費錢的,魏先生和成先生各有所思,孫大郎卻是不管這些紙張值多少銀兩,事情辦完一身輕鬆。

  孫大郎回趙家復命,趙彩央不急著讓他回雲南府,“過幾天學堂事了,我娘就要動身去雲南府,狗蛋哥前幾天來跟我說了,要護送我娘過去,正好你們一起路上有個照應。”

  狗蛋將來要跟去雲南府,他是早得了消息的,何況現在烏頭山寨的大當家也去了雲南府,家裡還有人住在寨子裡,還在他們手下做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