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怡嬪未能平安度過這年的中秋。

  八月十二日清晨,我在玉章宮偏殿歇著,夢裡十分不安。突然覓兒急急的把我搖醒,我看著她的神情,不等她開口,我心中一震,來不及著鞋襪便向正殿跑去。不過幾步路,我卻已經慌的幾個趔趄。

  三位太醫在床前圍將起來,嘉貴人在外室焦躁不安地踱來踱去,良貴人站在門口,捏著帕子的手已經骨節泛白。

  我欲進去卻被嘉貴人攔了下來,便同在外室等候。

  我覺得過了許久,太醫走出來,說,怡嬪娘娘不成了。

  “不成,如何不成”我直直地盯著趙太醫,喉嚨里卻只有喑喑的氣聲。

  “小主節哀,怡嬪娘娘她…薨了。”

  我緩緩坐到椅子上。

  我久久的病了一場,追封喪葬之事我一概不知,自有人料理,這些身後的榮寵我也不甚關心。而玉章宮內的瑣事有嘉貴人良貴人在操持,四皇子便在永和宮長長久久的住下了。

  我白天總是倦倦的,晚上卻整夜整夜的睡不好。

  趙太醫說我是悲思鬱結,五內失和,以至食不知味,夜不能眠。

  我說我不是,我就是覺得,可能我一覺醒來,還能看見怡嬪,或者是怡常在。她做常在那個時候,總是很害羞,笑起來會低頭,臉上一抹紅暈,不像我,總聲勢莽撞。所以雖然我們是一樣年紀,嘉貴人總要對她更疼惜些,我也疼惜她。

  後來不知怎麼的,生了四皇子,成了怡嬪。

  後來病起來,人就像雨後的海棠一樣瘦下去,我卻攔不住。有時候握住她原本珠圓玉潤的手,枯瘦的像一個老人,我扶她起來喝藥時,她比鵝毛被子都輕。讓我難過極了。

  那時她整夜的咳的厲害,咳到沒什麼力氣撐著便昏昏的睡過去。我在偏殿聽見,提心弔膽的,聽她咳時自己身上的骨頭仿佛都被震得疼,巴不得替她受罪。聽她安安靜靜沒有聲兒了,又害怕,總要等半刻鐘才敢閉眼睡下。

  她去那天,越過帘子我瞧見她,很小,很安靜,明明都還是去年那個小姑娘。

  趙太醫,你告訴我,她為什麼就沒了呢?

  都說這皇宮養人,可是為什麼就養不住這樣一個十六歲的小姑娘。這皇宮沒做錯什麼,卻讓我覺得害怕。

  我不是病了,我只是想逃開。

  逃開怡嬪的死,逃開這皇宮。

  在我病的一個月里,謹妃娘娘來看過我幾次,她知道我是心病,卻並不勸我什麼,只是仔仔細細的安排我的用藥飲食。謹妃說自己忙著照顧母家妹妹淳嬪的身子,不能常常過來,讓我自己好好養著。我很感激謹妃,她會是個很好的姐姐和母親。

  除了皇后,永和宮那位慧妃也派身邊嬤嬤來探望過,勸我寬心養好身體,約摸是因為四皇子的交情。

  雖然她與嘉貴人曾有不善,但這次大約是真心實意的,她實在沒必要與我一個不受寵常在示好。

  入宮前有人道這地方人心深似海,我卻覺得,天下人心皆是一樣的,這裡不會沒有惡意,卻也並不乏真心。

  第10章 公主

  看我一直精神不濟,覓兒也是急的,日日哄著我出門散心。纏纏綿綿拖了一個月在病榻上,怡嬪已經過了四七,我也實在沒有什麼法子再不去接受現實。

  九月十五,我去拜見皇后。才知道淳嬪於十二日產下一女。是皇上的第三位公主。

  淳嬪是謹妃的母家表妹,便是謹妃前陣子在照顧著的那位。

  回了宮裡,我去謹妃娘娘處,看見一個約摸十一二歲的粉衫小姑娘在謹妃娘娘懷裡望著我。

  從謹妃言語間我得知這是淳嬪的女兒,皇上的第一位公主,很討聖上喜歡。

  我見了禮。

  她福了一福,稱了聲徐娘娘。

  公主初看文靜,卻調皮的很,謹妃管教她,我又到底比她大不了幾歲,她便很是願意往偏殿跑。

  謹妃娘娘清淨慣了的,到底不願意管束孩子,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著她來偏殿,自己落個清閒。

  她日日用過早膳便跑過來,一時要玩蹴鞠,一時要踢毽子,一刻也閒不下。這幾天,院裡的白槿和木蓮再也沒有一朵整的;廊下的鸚鵡籠子開了四五回;學了寫新字,偏殿的窗紗便都要遭殃。前兩日我很樂意有人和我玩,可連著過了這麼七八天,聽見她打外邊喊“徐娘娘”我便腿軟。

  我跑到漪蘭殿躲清閒,嘉貴人最近得了令忙著幫皇后算帳,沒工夫搭理我,說讓小孩子鬧著去去我的病氣才好。

  我哪有什麼病氣。我現在滿腦子只有給人養個半大孩子的怨氣。

  公主怕是也知道我在躲著她,跟的卻越發緊起來,我斷不會慣著她,也不會因為她是公主就怕了她去。那日她要吃栗子糕我偏吩咐小廚房不給做,她氣的不理我,打翻了我曬的桂花,我便也不理她。每次這樣鬧上半日,她便又來吵我。

  這天用過早飯,我在榻上嗑著瓜子,叫覓兒盯著偏殿的門口,盤算著公主來了我就往被子裡一躲稱病不見。

  果然膳後過了一刻,覓兒急急的跑進來了,我把手裡的瓜子往几上一摜,便飛跑到床上拿被子把自己蒙了個嚴嚴實實。

  覓兒嘴裡說著“常在身上不自在,公主請回吧”可是哪裡攔得住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