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子的女兒按制應封郡主,可是李初雲卻是大齊朝頭一位一生下來就封了公主的例外。

  從東宮出來,與昌平郡主一起坐車回家的沈菀如,就這樣,在半路上正好碰到了得勝回朝的李暉大軍。

  路上早被百姓堵得死死的,耳中只能聽到陣陣如cháo的歡呼聲。

  菀如掀起車簾向外觀看,就見人群夾道上,在烏鴉鴉的大軍前方,緩緩行來一騎。

  隱隱閃動著金色光澤的黑色光明鎧包裹著男人健壯的身軀。吞獸頭盔被他抱在腋下,一手揪著韁繩,那男人如刀削一般堅硬深邃的眉眼帶著勃勃的英氣就這樣撲入菀如的眼帘。

  同樣掀起車簾向外觀看的昌平郡主嘖嘖讚嘆道:“這是你妹夫的弟弟,這次回來定是又要升職了。咱們李家出了這樣一位悍勇的武將,實在是社稷之福。”

  這張臉漸漸與記憶中那張隱於夜色中的臉重合在了一起。

  “我記得他,那年是他帶著兵士拼死護住了沈家。”菀如看著馬上的將軍,一向平靜的心突然怦怦亂跳起來。

  想將視線移開,卻又仿佛被粘住了一樣。

  再看一眼就好,她對自己這樣說。

  然後就在下一刻,那人就像察覺到了什麼,突然將頭向這邊轉過來。

  隔著紛亂的人群,二人的視線就這樣在空中交會。

  ☆、第189章陌上有花開EP2

  盤踞東北的叛軍一直是大齊心頭的一根刺。

  這麼多年也出兵多次想要將其剿滅,但因東北天寒地凍又多高山密林,叛軍分成一股股的,你來我退,你退我打,狡猾多詭,所以這麼多年的圍剿收效甚微。沒想到李暉居然能帶兵直衝深藏的叛軍老巢,將偽周王生擒,將占了東北一隅近百年的叛軍被連根拔起,皇帝怎麼能不龍顏大悅?

  李暉先破叛軍,後一個回馬槍,夜襲與叛軍久有勾連的高勾麗援軍,當陣斬殺高勾麗名將金鈞達,令高勾麗大軍潰敗三百里,再不敢踏越國境一步。

  此等功績,足以令李暉封侯。

  就算離封侯還差了一點,皇帝也已決定要給李暉封侯。

  李暉到底是宣王的兒子,雖然他已除了宗籍,但血脈是無法剔除的。宗室里出了這樣一位傑出武將,皇帝也覺得十分喜悅和自豪。

  如今他的兄長李晟已冊太子,宣王的嫡子只此一位,宣王也向他說過,將來宣王爵位要還給朝廷,皇帝心中對宣王就存著一分歉疚。

  宣王三子從小就師從大儒,聰穎過人,如今在范陽代王府中為官,協理范陽政務。

  李晟李暉兄弟的感情好,但李昱自小就被送到外頭去,與兩位哥哥的感情並不深厚。他願意留在范陽協助代王,皇帝其實也鬆了一口氣。

  李暉在軍中聲名漸隆,將來一定會是李晟的有力臂膀。

  闊別家中三年,新任鷹揚衛副指揮沈青嵐一進門就被家人圍了起來。

  十八歲的少年英姿勃發,個子已經超過了沈浩然半個頭,在軍中的磨礪讓他身體健壯,皮膚也不再如往日白皙,只有那眉目依舊是如沈家人的俊秀。

  沈家三位老爺和幾位少爺親自來接這位“不務正業”偏又闖出了名堂的庶出小子。

  當初全家反對他投筆從戎,如果不是沈青嵐意志堅定又有太子李晟出面說情,現在家裡也出不了這樣年輕的禁衛統領。

  不過沈青嵐來不及與家中親人一敘別情,門外還站著他的頂頭上司,也是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和良師。

  “父親,武定侯還在門外,是不是先將人請進來?”

  李暉以軍功被封了武定侯,怎麼不在王府陪伴宣王,跑到沈家來了?

  沈大老爺只是微訝片刻,立刻帶人親自出門迎接。

  李暉與沈家也算有緣有恩。

  當日若不是李暉策反龍武衛,拼死護衛沈家和一眾大臣,他沈浩然只怕也活不到現在。所以沈大老爺對這位朝中新貴,女婿的弟弟是極為敬重的。

  雙方見了禮,李暉被迎入正堂。

  聽說沈青嵐回來,老夫人和幾位夫人小姐也是一早便守在堂前,引頸而待。

  只是沒想到三少爺還會帶著人回來。

  因是青年男子,女眷們就忙著要迴避。

  沈青嵐搶先了一步,攔在了老夫人面前:“祖母,不是外人,是太子姐夫的弟弟,武定侯李暉大人。”

  原來是他!

  幾位夫人立刻上前見禮,倒把李暉窘得紅了臉。

  “各位皆是長輩,理應由李暉行禮。”說著便給老夫人跪下磕了個頭。

  “這怎麼敢當。”老夫人親手將人攙起來,“說起來,你還是我們沈家的救命恩人。”

  “不,這次如果不是有青嵐在,李暉也沒命回來。”說起這個,李暉感激地回望了一眼沈青嵐。

  沈青嵐雖武技提不上筷子,但那腦袋裡藏著無數主意。此番能找到叛軍老巢,也是他定計先離間叛軍,又孤身混入叛軍之中,說動了其中一位頭目倒戈,這才如此順利地將刺在大齊心口的釘子拔除。不過在雁回關,李暉誤中埋伏,若不是沈青嵐警醒,帶軍將伏兵沖亂,李暉真的很難衝出重圍。

  所以說起來,當年李暉救了沈家一大家子,如今沈家的兒子又將命還給了他。

  這就是所謂的因果,所謂的天道。

  這樣一敘,兩邊自然更加親近。

  李暉抬首間,就看見一襲月青色的長裙從眼角一閃而過。

  那女子只在他眼中留了一個側面,便閃到了屏風後頭。

  留在堂中的多是長輩和已婚的婦人,會躲到屏風後的,應該就是沈家未出閣的小姐們。

  那頭烏髮中露出的白皙肌膚和微尖的下頜,正是他回京時的驚鴻一瞥。

  也是這麼些年來,時不時會在腦海中閃現出來的那同一張鎮定淡然的面容。

  李暉趕緊垂下頭,可是此時卻已有些心不在焉。

  沈青嵐看著他,眼中掠過一抹笑。

  ********

  “你說要將你五姐姐說與武定侯?”沈老夫人聽著孫子的話,手中的杯子抖了抖,發出清脆的聲響,“這妥當嗎?”

  “侯爺經年戎馬,一直沒有成家。”沈青嵐看了看意有所動的父親,笑著對祖母說,“孫兒在他帳下聽命三年,對侯爺的人品是清楚的。他生母已逝,又離開了宣王府自立門戶,家裡只有一個不愛說話的妹妹,再沒旁的女人。當年連六姐也對侯爺的人品誇讚不已,說他是極難得的當世男兒。姐夫跟他兄弟感情深厚,將來就算封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兒。若是五姐嫁過去,便是正經侯夫人,將來說不定還能當個王妃,有哪家能比得上他?”

  “好倒是好。”菀如的親事已經讓沈大老爺愁白了頭。只是她已年過二十,是庶出,陸家又放過那樣的風聲,想找高門大戶已不可能。若是肯低就,也不會蹉跎到今天。可是李暉是什麼樣的人物?他是太子的弟弟,皇帝的侄子,又新立大功封了侯爵。這樣好的男人,京中想搶了他當女婿都能打破頭,還能輪得到菀如?

  “他是你姐夫的弟弟。哪有兄長娶了妹妹,弟弟又要娶姐姐的?這不亂了套了?”沈大夫人雖然也覺得李暉好,但她顧慮得也多些,“只怕宗室裡頭就難過關。”

  “侯爺早已自請出宗室了,如今也算不得宗室子弟。五姐和六姐本來也就相差了幾個月的生辰。這樣的好親事,我覺得姐夫也一定會願意。”

  “可是你五姐姐她……”沈大老爺看向自己的老母親,“只怕咱們家高攀不上。”

  沈家已經出了一位親王妃,一位太子妃。如果再出一位侯夫人,的確是太招人眼了。

  “人家說不定已經心有所屬了,咱們又何必杞人憂天?”老夫人想了想說,“總不能現在就去與太子妃商議。那也要兩家都有這樣的意思才行。”說這話的意思,就是老夫人也很傾向結這門親。

  “孫兒這就去探問侯爺口風,我總覺得這事能成!”沈青嵐摩拳擦掌,十分有興致。他對李暉一直敬慕,如果他能當自己的姐夫,兩人關係便又更進一步,思來想去,李暉都是最好的人選。

  與此同時,李暉端坐在東宮,與沈青嵐不約而同說出了同樣的話。

  李晟上下打量著這個弟弟,見他微黑的面頰上浮著難得一見的兩朵紅雲,二十多歲的漢子居然也像個小姑娘一樣害羞忸怩,不覺笑出了聲。

  “你是什麼時候瞧上人家女兒的?居然瞞這樣緊,之前也不跟哥哥說一聲。”

  “就是……那年宮亂。”李暉有些不好意思,心中頗惴惴地看了一眼坐在那兒抿著嘴笑的嫂子,“我就看了一眼,並沒有跟五小姐說過話。”

  “沒說過話怎麼就惦記到今天了?”李晟笑著拿拳頭在弟弟健碩的肩頭輕捶了一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