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想必不知情的外人說起來,也是會說文大少爺現在就是在等玉枝這位未婚妻過及笄了。

  文大少爺除了兩個同胞弟弟之外,家中還有個妹妹,卻不是同母所出,文大人還有個妾室,這個女兒便是妾室所生。鵲芽兒打聽到的是這位小姐似乎腦袋不太清楚,時常說些胡話。這倒是讓玉枝很驚訝,另外一件讓玉枝驚訝的事情是文家的三少爺在兩年前已經因病去世了,因此如今的三少奶奶是守寡的。

  玉枝聽了這些消息之後,細細的想了一番,心裡反倒更忐忑了,下意識的就問鵲芽兒文家二少爺和二少奶奶怎麼樣。鵲芽兒吱嗚了半天,終究是搖了搖頭,說沒打聽到二少爺那邊的事情,只是聽說文家二少爺一向在京城閒逛,頗有些紈絝子弟的意味。

  玉枝皺了皺眉,也不知道這個二少爺跟大少爺的關係如何,畢竟如今文家的繼承人可就剩這麼兩位了。不過文大少爺身子不好,也許這也是二少爺不將他放在眼裡,自我逍遙的緣故吧。

  玉枝知道這些事情爹爹和姨母到時候肯定會跟她說清楚,只是他們看上去都不知道文大少爺身體不好的事情,其他事情怕也只是知道些皮毛罷了。她多年不在家,也不知道文家這期間跟自己家裡走的近不近,很多事情其實很好掩藏,等到成了婚,再反悔也來不及了不是。

  想到這裡,玉枝又忍不住自嘲的笑了笑,哪裡有反悔的餘地,這樁婚事是祖輩定下的,如今雙方的兩位老太公都不在了,要是反悔豈不是不尊重先人?文家和董家都不會做這樣的事情的。

  玉枝嘆了口氣,如今看來,也就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

  作者有話要說:改BUG!!——10.30.

  3

  及笄之禮 ...

  時間倏然而過,初三便是玉枝行及笄之禮的日子。一大早整個董家就忙開了,玉枝也是一早就被拉起來做準備。

  行禮的地點設在董家的祠堂門口,東邊還搭了個臨時的棚子,稱作東房。當中場地上置了三張蓆子,一張放在東面,用來放置及笄要用的服飾,另外兩張並列放在偏西一些的位置,上面放著軟墊,用來行禮。另外場地的兩邊還放著椅子,是給賓客們觀禮的地方,後面留了位置給負責奏禮樂的樂師們。

  董員外夫婦今日都特地打扮一新,立在祠堂門口那幾步台階的東面等候賓客,充任有司的乳娘捧著托盤站在西面的台階下方。客人們都陸續到了,人數很多,不過都在場地之外站著。董員外見時候差不多了,便示意一邊的樂師演奏音樂。

  玉枝已經沐浴過,此時由鵲芽兒陪著進了東房裡面一間隔出來的更衣室里換上了采衣,安坐在一邊的凳子上靜靜的等候。那位周氏表姐家的女兒穿著一身素雅的衣裙坐在另一邊,她因為要幫忙,便早她母親一步來了,此時正有些拘謹的看著玉枝。

  玉枝朝她笑了笑,心裡卻是微微嘆息,真是難為她了,明明不熟卻也被拉來做了贊者。

  外面傳來一陣騷動,原來是正賓易氏到了。董員外夫婦趕緊迎了上去,向易氏見了一禮。易氏為人溫和,笑著朝兩人回了禮,又說了幾句話,這才被董員外夫婦請去正賓的位置坐了。董員外夫婦又邀請諸位客人入座,而後自己才在主人位落座。

  董員外朝易氏看了一眼,請示了一下,易氏朝他點了點頭,他便起身走了兩步在當中位置站了,朝眾人拱手行禮道:“今日小女玉枝及笄,多謝各位親朋好友前來觀禮了。”

  眾人都笑著回禮,連聲道無需多禮。

  這番話說完,行禮也便開始了。贊者先走了出來,在一邊的盆中淨了手。玉枝由鵲芽兒扶著走了出來,身上穿著黑布紅邊的短褂布褲。走到場中央,她先是朝南向各位賓客行了禮,接著便面向西跪坐在蓆子上。贊者拿著梳子在她身邊跪坐下來,為她梳頭。

  梳完頭便要開始加笄了。易氏起身走到祠堂台階的東邊,董員外夫婦起身相陪,那裡有個下人捧著小盆,易氏在其中淨了手之後拭乾,董員外夫婦朝她行了一禮,易氏回了禮,走到了玉枝的跟前。

  玉枝對這位表姨沒什麼印象,此時頗有些好奇的看著她。易氏穿著一身淺藍色的衣裳,頭髮高高的挽著,顯得很是高貴。玉枝只看了她一眼便低了頭,因為易氏朝她使了個眼色,示意她垂下眼去,接著對她低聲道:“坐到東邊的位置來。”玉枝聽了,趕緊轉向東面端正的跪坐著。

  玉枝的乳娘捧著托盤走上前來,盤中放著一塊黑色的羅帕和發笄,跟在易氏的身後。易氏清了清嗓子,高聲誦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說完之後,自己跟著跪坐下來,為玉枝梳頭,用那塊黑色羅帕包住她的髮髻,為她加上發笄。做完這些,易氏起身站定,玉枝跟著起身,兩邊坐著的賓客都朝玉枝作揖道賀,初加便完成了。

  贊者從乳娘手中接過與羅帕同色的衣裳陪同玉枝返回東房,在裡面的更衣室里換上衣裳,原先的短褂變成了一身素雅襦裙。玉枝換完衣裳又出來,先朝賓客們行了一禮,而後又朝董員外夫婦行跪拜大禮,感激父母養育大恩。董員外的眼眶立即就紅了。

  接下來是二加。玉枝仍舊面朝東端坐著,易氏又淨了一遍手,取過乳娘手中遞上的髮釵,走到玉枝面前高聲誦道:“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念完後,贊者將玉枝頭上的發笄取下,易氏為其插上髮釵。贊者稍稍幫玉枝整了整髮釵,玉枝起身,同初加一樣,諸位賓客再次給玉枝作揖道賀。贊者又從乳娘手中取過與玉枝頭上髮釵一套的曲裾深衣,陪同玉枝進東房換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