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國後娘娘呢?”

  “這個……”覓兒低下了頭,捏著衣角低聲說道:“這個奴婢也說不好,國後娘娘看著不壞,有時候像個小女孩兒嬌俏可人,可上次懲治裴婕妤的樣子著實厲害,又有心眼,下手又狠,只怕國後是個極不好對付的人。”

  黃保儀搖了搖頭,打開香膏的盒蓋,嗅了嗅香膏沉吟道:“那只是你眼中的慶奴姑姑與國後。”

  覓兒驟然抬了頭:“那主子的意思是?……”

  “我且問你,上次去讓你查考胡淑人之事,你打聽得怎麼樣了?”

  “奴婢這些日子一直沒閒著,有空的時候就和曾經侍奉過胡淑人的婢女莞椒套近乎,打聽到一些胡淑人的一些生活習性,她本是昭陽人氏,與裴婕妤一夥的,尤愛葷腥,頓頓都要有雞肝鴨脯、豬心豬肺下酒,尤其是鍾愛家鄉的醉蝦醉蟹……”

  黃保儀驟然間如醍醐灌頂,驚訝問道:“你說胡淑人喜愛家鄉的醉蝦醉蟹?”

  “是啊,這個宮中好多人都知道,胡淑人入宮後,雖不能吃到地道的家鄉菜,可也大好於此,奴婢還聽那莞椒說起,慶奴姑姑還親自端給胡淑人一盤最時鮮的醉蟹,說是國主御賜的。”

  “慶奴姑姑?她竟然和胡淑人也有所交接?”黃保儀聽到此處,心中屢屢升起疑團,再想起那日子見到胡淑人死時的慘狀,那一灘灘有白色蟲子的血跡,想起以前在城中的見聞,心中忽地一凜,忽然間冒起了葳郁的寒氣。

  覓兒注意到她的面色蒼白,有些憂心問:“主子你怎麼了?是不是又開始疼了?”

  黃保儀搖了搖頭,對桌案上的點心突然泛起潮湧般的噁心,避之不及地揮揮手:“去!快去將這些點心都丟到洲中!”

  覓兒大惑不解:“這是國主剛剛命慶奴姑姑送來的呀,是國主對主子的一番疼惜之意呢!幹嘛要丟了?”

  “快丟了!”

  覓兒雖不解其意,也只得依言行事。

  ☆、第四十二章 一夜嬌(1)

  時光如梭飛逝,一層秋風一層涼,眼見著園林中樹上的葉子落光了,一疊疊新收的新鮮瓜果也吃得膩了,就連池子裡魚兒也遲緩了身影。

  黃保儀在這樣的日子裡一點點地養好了身體,新長的肌膚雖然緩慢,到底也是用香膏一寸寸地保養好了。

  嘉敏是真的傷心,也是真的生了氣,不再往國主的書房中去。

  有次碰巧聽到國主對慶奴的叮囑,無非是讓慶奴多辛苦跑一些,他憂心黃保儀吃得過於清簡了,凡是飲食須與他一致,又自己不顧手疼,親自剝了榛子,放在食盤裡,讓慶奴一併兒帶了過去。

  望著婢女們端著食盒從殿中魚貫而出,小碎步地走向了蓬萊洲,嘉敏的心忽然間就冷了下來。

  她黯然離開,心中有了積鬱之事,無處消遣,眼見得一天天地消瘦了下去。

  只是派去昇元寺供香燭的阿茂傳話,說是寺中的曹公子請國後去喝茶論道,嘉敏略笑了笑,這個冷傲的公子倒是有閒情雅興。

  國主去柔儀殿探望,只是再也沒有往日的閨閣之樂,嘉敏對他的那份客氣有著淡漠的疏離,哪怕她對他微笑也像是紙糊地似的,經不起半點的打量。

  什麼時候,以前的耳鬢廝磨變成了如今的相敬如賓?國主心中滯悶,兩人相顧,越發地了無意趣,便索性不相見,不再傷心,也免得更添煩惱。

  元英見國後望著國主寥寥離去的身影,一副悵然傷懷的樣兒,皺眉說道:“奴婢可就不懂了,娘娘分明是盼著國主來的,怎麼好好地將國主盼了來,反倒是冷麵冷臉,讓國主好個沒意思?”

  嘉敏心中煩悶,越發冷寂不言。

  元英出了殿門,迎面罩上阿茂,阿茂將她提到一邊,小聲地訓誡道:“你好歹也是個女兒家,怎麼連女兒的半點心思都理會不到?娘娘心裡正不舒坦呢,你說的她又何曾不知道,還用得著你多出個三言兩語的?”

  元英不服氣,敲了一記阿茂的栗子:“你這麼懂娘娘的心思,倒是你去緩和緩和娘娘和國主的間隙呀!”

  阿茂也只是搖頭嘆氣,“自古以來一個‘情’字,傷了多少男女的心,若是我能說得透,我還不去做掌管人間風月的仙子去了,何必還在這裡做一個小小的太監?”

  正說著,裡面傳來嘉敏的傳呼聲,原來明天就是立冬的日子,嘉敏是要問詢阿茂一切都準備得如何了。論舊習,是要在雍和殿上設宴的,宮中前朝皆在此吃酒賞舞,更是召集了皇親國戚、文墨之臣,賽詩斗畫的,因此天氣雖然瀟寒,但卻是極為熱鬧。

  可今朝不同前朝,既然沒有如雲的嬪妃美眷,皇嗣亦是十分凋零,因此不設在雍和殿上,只在畫舫中,要置辦下來,倒也不十分費心。

  第二日,立冬宴在舫中悄然舉辦,皇族皆然在數,美食是絲毫不會亂了差錯的,歌舞表演更是精緻典雅,可總少了那麼一份鮮騰騰的生氣。

  那韓王俗習是個好色之徒,見國主身邊多了個神仙似的女子,打著趣兒問可是當日那個名震金陵的黃公子?又見國後神色鬱郁,不似往日活潑嬌俏,心中轉了好幾個彎兒,便也知道了是怎麼一回事。

  如此了無意趣地喝酒賞舞,大家均以為略坐一坐就會散了,偏巧在慶奴的帶領下,一干宮女陸陸續續端著錦囊包裹著的食盒魚貫而入,在每人的案前擺了一疊玫瑰花樣的餃子。

  韓王妃讚賞道:“喲!可真是稀罕!今兒個怎麼還來了這一樣?”

  慶奴笑道:“王妃有所不知,金陵雖不時興這個,可在北方里可是吃什麼也比不過吃餃子的。今兒奴婢就照北方的習俗也做了一回。”

  她走至主、後的案席前,屈了屈身子,“包餃子是奴婢的主意,只因奴婢聽說北方立冬是要吃餃子的,若是觸犯了規矩,奴婢請罪。”

  嘉敏淡淡一笑:“姑姑有如此新意,又如此辛苦,本宮賞姑姑還來不及,怎會懲罰於你?”

  國主亦覺得稀奇,“朕縱然沒遍嘗過天南四海的餃子,也見識過各地的餃子,卻還沒見過包成像你這樣的!”

  嘉敏道:“可見也是姑姑心巧手也巧,這些或是薔薇,或是桃花,或是玉蘭花瓣餃子,看著叫人喜愛。”

  唯有黃保儀清冷無語,頗有些匪夷所思地看著慶奴的舉動。

  慶奴從宮女的手中端了一盤牡丹花樣的餃子,遞送至嘉敏的食案前,恭恭敬敬地笑著道:“這是奴婢特特為國後娘娘做的牡丹餃子,正好堪上娘娘的母儀天下”

  嘉敏溫雅而笑:“還勞煩姑姑親自動手,為了這幾個模樣新奇的餃子,也不知道你還怎麼地熬了一宿,你說你只管要什麼賞賜,本宮都依了你。”

  慶奴笑著搖著頭,“只要國後娘娘肯賞臉吃上一口,就是對奴婢最大的恩賜了!

  嘉敏夾起了一個餃子,讚賞道:“這餃子玲瓏剔透,模樣兒乖巧,真叫人不忍心咬一口,只是這牡丹花瓣之中的餡與旁人餃子餡的顏色不同,也不知道是什麼巧樣兒做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