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呵呵,獻醜了!”
“高,實在是高!不過我還有一個疑問,上網成癮會不會導致人格變異?”這才是絲絲真正的目的,是否引起道德缺失,從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會的。很容易引發性格上的孤僻、怪異和暴躁。”安琪嘆了一口氣,接著道:“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自殺或者犯罪。”
“真的有這麼嚴重嗎?”
“不錯。上網成癮的主要危害有四個,一是強烈的依戀性,二是情感淡漠,三是人際交往障礙。最後一個是意志力薄弱,總想戒可總也戒不了,反覆發作,並且表現出更為強烈的傾向!”
“那豈不是跟毒品一樣?”絲絲驚問道。
“是的,所以有人稱之為‘電子毒品’,一點也不為過!”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才造成這樣的狀況呢?”
“有很多原因,比如教育問題,外部壓力加大,網吧管理蒼白無力,但網路遊戲開發公司首當其衝,難辭其咎!”
安琪還記得陶宏開教授說過的話,網遊開發商人躲在一邊偷笑,千萬錢財流進他們的腰包,財源滾滾,而同時千萬母親的眼淚滾滾地流。這是什麼生意?他們賺的是什麼錢?他們賺的是千萬母親的淚水!
“為什麼網遊會有這樣致命的吸引力?”絲絲雖然也上網,卻從來沒有玩過網遊,所以並不知道其中的奧妙。
“在網路遊戲創造的虛擬世界,你可以隨意地殺人、放火,可以結婚、戀愛,而這一切都不必承擔任何後果和責任。一些網遊創造的魔幻色彩,甚至能控制遊戲者的意志和思維,讓他們在現實與虛擬中遊走!”
安琪自己曾經深受其害,她始終不明白,為什麼那些無恥的經銷商竟然可以恬不知恥地說,網路遊戲並非毒蛇猛獸,如果一個人有上進心和自制力,又怎麼會一直痴迷於網路遊戲?即使有鴉片放在他們身邊,又有幾個人會去吸食?按照他們的邏輯,販毒也是合法的嘍?因為他們並沒有強迫別人吸毒,簡直就是強盜理論。
“怪不得呢。”絲絲恍然大悟,同時在思考另一個問題。“那麼電腦跟網絡真的是洪水怪獸嗎?”
“也不盡然。電腦只是一種工具,是給我們用的,而不是玩的;學會用的人是聰明人,只會玩的人則是愚蠢的。”
安琪牢牢更是記住了陶宏開教授的這句話。是啊,電腦是高級玩具還是生活工具?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就足夠決定一個人會在電腦和網絡的虛擬空間裡受益還是墮落!
分手後,絲絲一直在反覆思索安琪的話,跟先前的疑點相互印證,兇案的真相慢慢浮出水面!
註:陶宏開教授,致力於青少年戒除網癮的先鋒,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人物。誰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陶教授就以一腔熱血,滿腹經綸,揭開了整個“挽救上網成癮者行動”的序幕!
作者有話要說:
☆、第56章 惶惑
電腦屏幕一黑,伴隨著一首哀思的樂曲,拉開黑色的帷幕,畫面正中是一對緊緊相擁的老鼠,只是他們的頭被換以照片,一男一女,男孩赫然正是有財的頭像。眨眼之間,有財的頭像毫無徵兆地裂為兩半,坐在電腦前的男孩立即露出驚恐的表情,從側面看上去正是有財,那是他出事的前一天。
不知為何,這些天來,有財總感覺到惶恐,這在他而言是從來沒有過的。生命在不斷損耗,以一種超乎尋常的速度,如同一列失控的磁懸浮列車呼嘯而過。生和死真的是世界的兩極嗎?兩者之間是否也有一座橋樑,可以籍此至彼,往返有度。有財想,也許吧。他閉目躺在床上,往事紛沓而來,仿佛打開潘多拉的盒子,驚走了寥寥的睡意。
……
生命的誕生是有預兆的,從卵裂的微小震動開始,到嬰兒的哇哇落地,一直都有。而同樣的道理,死亡本身也有其預兆,雖然只有極特別的人才能感覺的到。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去,我總能感覺到預兆,可是這一次,卻意外地失靈了。
我在深深的困惑之中行走在夢與醒的邊緣,終於因為一句話而下定了決心。我要找出死神的秘密,他一定在某人消逝前留下了什麼線索,看上去微不足道,卻足以警示。多次面對死亡的不幸,讓我深深地明白了一個道理,我是不會活到老死的,其機率遠小於連中三期五百萬的福利彩票。我並不怕死,卻害怕倉促地死去,沒有一絲預兆。
那是阿宏死後的第三天,我一覺醒來,課本上已然濕了一大片。絞盡腦汁的回憶夢中的情形,卻一無所得,就像一個瞬間失聰失憶的病人。突然我毫無徵兆地發現自己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耳朵里聽到了於老師不緊不慢地聲音,有若經歷一場催眠,恍然醒悟這是在一節哲學課上。
於老師是極隨和的,即便大家聽音樂看小說也絲毫不能影響他講課的情緒。相處久了,睡覺的同學便自覺地在最後一排趴下,倒也相安無事。哲學同其他課不同,年輕氣盛的老師往往精心準備,可是他們自己懂嗎?我很懷疑。哲學若是能夠以條條框框列出來,用邏輯來證實,那哲學還是哲學嗎?而真正讀懂了哲學的,便已經很接近哲學家的境界了,又怎麼會安心做教書匠呢?
所以哲學課老師只有兩類,或者濫竽充數,或者懷才不遇,於老師應該是後者,至少我覺得是。因為他講課時從不看教材,只是隨意在黑板上寫幾行字,便綿綿不絕地講述,卻絲毫也不讓人覺得乏味。
“高,實在是高!不過我還有一個疑問,上網成癮會不會導致人格變異?”這才是絲絲真正的目的,是否引起道德缺失,從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會的。很容易引發性格上的孤僻、怪異和暴躁。”安琪嘆了一口氣,接著道:“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自殺或者犯罪。”
“真的有這麼嚴重嗎?”
“不錯。上網成癮的主要危害有四個,一是強烈的依戀性,二是情感淡漠,三是人際交往障礙。最後一個是意志力薄弱,總想戒可總也戒不了,反覆發作,並且表現出更為強烈的傾向!”
“那豈不是跟毒品一樣?”絲絲驚問道。
“是的,所以有人稱之為‘電子毒品’,一點也不為過!”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才造成這樣的狀況呢?”
“有很多原因,比如教育問題,外部壓力加大,網吧管理蒼白無力,但網路遊戲開發公司首當其衝,難辭其咎!”
安琪還記得陶宏開教授說過的話,網遊開發商人躲在一邊偷笑,千萬錢財流進他們的腰包,財源滾滾,而同時千萬母親的眼淚滾滾地流。這是什麼生意?他們賺的是什麼錢?他們賺的是千萬母親的淚水!
“為什麼網遊會有這樣致命的吸引力?”絲絲雖然也上網,卻從來沒有玩過網遊,所以並不知道其中的奧妙。
“在網路遊戲創造的虛擬世界,你可以隨意地殺人、放火,可以結婚、戀愛,而這一切都不必承擔任何後果和責任。一些網遊創造的魔幻色彩,甚至能控制遊戲者的意志和思維,讓他們在現實與虛擬中遊走!”
安琪自己曾經深受其害,她始終不明白,為什麼那些無恥的經銷商竟然可以恬不知恥地說,網路遊戲並非毒蛇猛獸,如果一個人有上進心和自制力,又怎麼會一直痴迷於網路遊戲?即使有鴉片放在他們身邊,又有幾個人會去吸食?按照他們的邏輯,販毒也是合法的嘍?因為他們並沒有強迫別人吸毒,簡直就是強盜理論。
“怪不得呢。”絲絲恍然大悟,同時在思考另一個問題。“那麼電腦跟網絡真的是洪水怪獸嗎?”
“也不盡然。電腦只是一種工具,是給我們用的,而不是玩的;學會用的人是聰明人,只會玩的人則是愚蠢的。”
安琪牢牢更是記住了陶宏開教授的這句話。是啊,電腦是高級玩具還是生活工具?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就足夠決定一個人會在電腦和網絡的虛擬空間裡受益還是墮落!
分手後,絲絲一直在反覆思索安琪的話,跟先前的疑點相互印證,兇案的真相慢慢浮出水面!
註:陶宏開教授,致力於青少年戒除網癮的先鋒,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人物。誰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陶教授就以一腔熱血,滿腹經綸,揭開了整個“挽救上網成癮者行動”的序幕!
作者有話要說:
☆、第56章 惶惑
電腦屏幕一黑,伴隨著一首哀思的樂曲,拉開黑色的帷幕,畫面正中是一對緊緊相擁的老鼠,只是他們的頭被換以照片,一男一女,男孩赫然正是有財的頭像。眨眼之間,有財的頭像毫無徵兆地裂為兩半,坐在電腦前的男孩立即露出驚恐的表情,從側面看上去正是有財,那是他出事的前一天。
不知為何,這些天來,有財總感覺到惶恐,這在他而言是從來沒有過的。生命在不斷損耗,以一種超乎尋常的速度,如同一列失控的磁懸浮列車呼嘯而過。生和死真的是世界的兩極嗎?兩者之間是否也有一座橋樑,可以籍此至彼,往返有度。有財想,也許吧。他閉目躺在床上,往事紛沓而來,仿佛打開潘多拉的盒子,驚走了寥寥的睡意。
……
生命的誕生是有預兆的,從卵裂的微小震動開始,到嬰兒的哇哇落地,一直都有。而同樣的道理,死亡本身也有其預兆,雖然只有極特別的人才能感覺的到。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去,我總能感覺到預兆,可是這一次,卻意外地失靈了。
我在深深的困惑之中行走在夢與醒的邊緣,終於因為一句話而下定了決心。我要找出死神的秘密,他一定在某人消逝前留下了什麼線索,看上去微不足道,卻足以警示。多次面對死亡的不幸,讓我深深地明白了一個道理,我是不會活到老死的,其機率遠小於連中三期五百萬的福利彩票。我並不怕死,卻害怕倉促地死去,沒有一絲預兆。
那是阿宏死後的第三天,我一覺醒來,課本上已然濕了一大片。絞盡腦汁的回憶夢中的情形,卻一無所得,就像一個瞬間失聰失憶的病人。突然我毫無徵兆地發現自己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耳朵里聽到了於老師不緊不慢地聲音,有若經歷一場催眠,恍然醒悟這是在一節哲學課上。
於老師是極隨和的,即便大家聽音樂看小說也絲毫不能影響他講課的情緒。相處久了,睡覺的同學便自覺地在最後一排趴下,倒也相安無事。哲學同其他課不同,年輕氣盛的老師往往精心準備,可是他們自己懂嗎?我很懷疑。哲學若是能夠以條條框框列出來,用邏輯來證實,那哲學還是哲學嗎?而真正讀懂了哲學的,便已經很接近哲學家的境界了,又怎麼會安心做教書匠呢?
所以哲學課老師只有兩類,或者濫竽充數,或者懷才不遇,於老師應該是後者,至少我覺得是。因為他講課時從不看教材,只是隨意在黑板上寫幾行字,便綿綿不絕地講述,卻絲毫也不讓人覺得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