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看到某些貴族臉上不安的表情,不禁在心裡笑了起來。或許人類永遠不會改變,但稍微推他們一把也不會有什麼損失。他跳下高台,戴上兜帽,走出了廣場,順著領主宮北牆邊的那條道路——他過去曾經兩次走過這條路,還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回憶——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這便是埃齊奧人生中最後一次漫長而艱難的使命的開始,而他明白,自己終將面對那場無可避免的對決。除了陪伴他的馬基雅維利之外,他安排刺客組織在威尼斯和佛羅倫斯的其他成員前往義大利半島的各處,所有人都配備著吉羅拉莫那張地圖的備份,費盡辛苦收集著那本古籍剩下的散佚書頁。他們搜尋了皮德蒙特、特倫特、利古里亞、安布里亞、威尼托、弗里烏利、倫巴第;還有艾米利亞-羅馬涅、馬爾凱、托斯卡納、拉齊奧、阿布魯佐;以及莫利塞、阿普利亞、坎帕尼亞和巴斯利卡塔;甚至還有危險的卡拉布里亞地區。他們在卡普里島浪費了不少時間,又橫跨第勒尼安海,前往綁匪之鄉撒丁島,以及匪徒肆虐的西西里島。他們拜訪了國王和公爵,與擔負同樣使命的聖殿騎士戰鬥,但最後他們贏得了勝利。

  他們在蒙特里久尼集結。這場搜尋花去了漫長的五年,而羅德里戈·博爾吉亞——即亞歷山大六世——儘管年事已高,但仍然身體健壯,也仍舊坐在羅馬教皇的寶座上。聖殿騎士團的力量儘管有所減弱,卻依然是個嚴重的威脅。

  他們還有很多事要做。

  * * *

  [1]一種宗教審判方式,受審者需手持燒得通紅的犁鏵或其他鐵器,行走約9英尺的距離,若結果毫髮無傷,則視為無罪。

  [2]此兩處原文為拉丁語,這段禱告詞是薩佛納羅拉流傳後世的作品之一,在十六世紀翻譯成多種語言,傳播到整個歐洲。

  第二十八章

  1503年8月的一個清晨,埃齊奧應他叔叔的要求,前去蒙特里久尼城堡的書房,去和其他刺客組織的成員碰面。他已經四十四歲了,兩鬢開始斑白,但鬍鬚仍然是深栗色的。來到書房的有葆拉、馬基雅維利和狐狸,以及西奧多拉、安東尼奧與巴托羅繆。

  “是時候了,埃齊奧,”馬里奧莊嚴地說,“我們擁有伊甸蘋果,所有失落的古籍書頁也已收集在此。讓我們完成你的父親,我的兄弟在多年前開始的工作吧……也許我們終於可以弄清古籍里藏著的那條預言的意義,並徹底瓦解聖殿騎士團強大的權勢。”

  “那麼,叔叔,我們應當從尋找墓穴開始。你們收集的這些古籍書頁應該能幫助我們找到它。”

  馬里奧轉開書櫃,露出放置古籍書頁的那面牆壁——現在每個凹口裡都有一張書頁。在附近的一處底座上,放著伊甸蘋果。

  “這就是書頁之間的聯繫方式,”他們看著書頁組成的複雜圖案,而馬里奧繼續解釋,“它似乎是一張世界地圖,只是這個世界比我們所知的要大,西方和南方的大陸都是我們所不知道的。但我相信它們的存在。”

  “還有些別的東西,”馬基雅維利說,“在左邊,你們應該能看到一根權杖的輪廓,實際上,那應該是教皇的權杖。右邊顯然是蘋果的圖案。在這些書頁的中間,我們能看到十來個小點,但它們組成的形狀我們還無法理解。”

  就在他說話時,伊甸蘋果自行亮了起來,最後閃爍著刺眼的光芒,照亮了那些古籍書頁,仿佛要擁抱它們似的。隨後,它又變回了黯淡而不起眼的樣子。

  “它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發光?”埃齊奧問道。他真希望萊昂納多能在場解釋,至少給出推論。埃齊奧試圖回憶他的朋友口中的這個“奇異裝置”的非凡特質,但他並不覺得伊甸蘋果究竟是什麼——它看起來既像是機械,又像是活物。不過本能告訴他,他可以相信這東西。

  “又是一個待解之謎。”狐狸說。

  “這張地圖怎麼可能存在?”葆拉問,“尚未發現的大陸……!”

  “或許是等待重新發現的大陸。”埃齊奧提議說,但他的語氣也滿是敬畏。

  “這怎麼可能?”西奧多拉說。

  馬基雅維利答道:“或許答案就在那座墓穴里。”

  “我們能找到它的位置了嗎?”始終講求實用的安東尼奧說。

  “讓我們看看……”埃齊奧審視著整本古籍,“如果我們把這些點連成線……”他這麼做了,“看,這些線相交於同一點!”他後退了幾步,“不!這不可能!墓穴!看起來墓穴就在羅馬!”他掃視周圍的眾人,而他們看出了他的想法。

  “這就解釋了羅德里戈為什麼如此渴望成為教皇,”馬里奧說,“他已經統治教廷十一年,但仍舊缺乏發掘它最黑暗秘密的手段,但他顯然知道墓穴就在羅馬。”

  “當然!”馬基雅維利說,“從某種意義來說,他值得欽佩。他不僅成功找到了墓穴,而且成為教皇以後,他也擁有了權杖!”

  “權杖?”西奧多拉問。

  馬里奧開了口:“古籍里始終提到那兩件‘伊甸碎片’,說那是兩把鑰匙。第一把鑰匙——”他轉頭看向它,“——就是伊甸蘋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