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朝廷還在這邊猜疑,沈歌那頭又迎來了豐收的喜悅。

  進入秋季以來,他帶領農學院學生種下的作物陸陸續續有了收穫,經過小半年的精耕細作,這些作物長得非常不錯,大多數都能稱為豐收。

  同一種作物中,沈歌特地挑他想要的品種,抗病品種,果子結得多的品種,果子大的品種等分別留下來做種,其他的作物都從地里收上去。

  根據遺傳學定律,他決定進一步培養這些種子的突出性狀,比如果子結得多的單開一塊田,收穫了再種,每一次都挑果子最多的那株留種,重複幾次,大約便能得到高產的作物。

  沈歌前世乃文科生,相關內容學的少,對這些一知半解,不過他現今時間充足,能記得多少便多少。多試幾次,哪怕他最終得不出什麼結果,學生也可能會有結果。

  只要飛光學院一直存在,學生亦有學生,一代代流傳下去,最終會得到非常可觀的東西。

  遺傳篩選這邊沒太大的進展,那頭的土豆倒是種得很成功,土豆畝產兩千餘斤,比同期的水稻多四倍。當然,土豆的含水量比較大,本身較重亦是一個重要原因。

  縱使土豆水分足,土豆種植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沈歌與農學院的學生還專門去酒樓中慶賀了一翻。

  今年才第一年,沈歌他們還未種熟,土豆耕種的各類要求與禁忌還未摸清楚,待多種幾次,有經驗之後,相信土豆畝產三千斤不在話下。

  土豆收穫之後,沈歌想著要推廣土豆,思慮良久,他最終決定在清凌衛中弄一個土豆吃法創意大賽。他並未想到,因著這個,他又走了一次大運。

  第104章 遠征

  如今的南關較以往已有天差地, 先前在南關連嫩雞肥鵝都買不到一隻吃, 須得自己養。現今的南關卻匯聚五湖四海的文人客商, 文豪巨賈往來不絕,儼然是新興的大城。

  沈歌按照前世展會的法子, 造一座座茅棚整齊排列在園中,每一座展鵬都有自己的特色土豆食物, 往來客人可盡情品嘗。

  土豆創新吃法大賽那日,長長的茅棚從這頭排到那頭, 宛如游龍一般。本地居民, 外地客商,海外洋夷, 各色各樣的人趕過來, 為湊熱鬧,也為找商機。

  托眾多話本的福, 現今誰都知曉, 狀元爺沈歌,乃是天上神仙下凡, 縱使是石頭, 也能點成金子。

  大多百姓不求能大富大貴,最稀罕的便是一家人能平安順遂,是以有沈歌這塊金字招牌在,許多人都過來湊熱鬧,想沾一沾喜氣。

  這活動乃沈歌一力主張舉辦,前期每一項活動都由他帶學生親力親為, 大到選址,定製茅棚,小到細節裝飾等等,都由他拍板確定,這次展會著實耗費了他的心血。

  倒不是說沈歌不肯放權,只是此乃南關第一次展會。他們方處於發展初期,日後定有大大小小無數次展會。這一次無論如何都得把名頭打響,爭取一炮而紅,奠定百姓對他們南關的第一印象。

  再者,此展會乃前所未有之物,縱使沈歌想放手讓手底下人去弄,他們也弄不出來。

  忙活大半個月,沈歌終於將一應事宜安排妥當,迎來展會的正式日子。

  此時已近深秋,層林盡染,萬物蕭條,與此同時,百姓也閒了下來,十分有空好好來湊這個熱鬧。

  土豆片、土豆粉、土豆泥、土豆條、土豆餅、土豆糕……無數由土豆製成的食物源源不斷地送過來,香氣籠罩在會場上空,經北風一送,飄出老遠。

  除卻土豆製成的零食外,還有與雞鴨魚肉等搭配的土豆大菜,一鍋一鍋在灶上溫著,大把大把的筷子洗乾淨燙好插在竹筒里,就等著客人點單。

  “如何?”沈歌側頭朝荀飛光笑問,面上略帶些得意。

  荀飛光真心實意地贊一句,“不錯。”

  此時已人已多起來,各棚子的吆喝叫賣聲不絕於耳,與各類交談聲混在一起,顯得格外熱鬧。

  沈歌與荀飛光巡視一輪,未曾發現問題,掃視一圈,抬腿往某個棚子走去,在棚子主人熱情的笑臉中,駕輕就熟地從柜子底下翻出一壇小巧的陳酒。

  他抬手將酒拋給荀飛光,“荀哥,我們先回去指揮堂。”

  荀飛光自無意見,他輕鬆接住酒罈,與沈歌並肩往指揮堂走去。

  今日乃南關難得的大型活動,人員往來甚眾,沈歌外松內緊,外頭熱鬧歸熱鬧,實則負責安保警戒的清凌衛比平常還多三分,到處都是做尋常打扮的清凌衛將士在巡視,就怕有人鬧事。

  在這般情況下,沈歌亦不能隨意離開,只好拖著荀飛光一起在指揮堂坐鎮。

  說是坐鎮,其實也無甚麻煩事需他們出手,一般若有甚小意外,底下人手腳麻利地便能解決,到不了他們這一層。

  指揮堂建在半山腰,離山下的展會區有一段距離,隨著沈歌與荀飛光腳步越來越往上,喧囂聲漸止,只剩一片靜謐。

  沈歌與荀飛光並肩慢慢往上走,回頭望見山下的繁華時,不禁笑道:“若前幾年來看,當真想不到會有今日。”

  荀飛光伸手攬著他的腰帶著他往上走,“人生際遇,誰能預料?”

  沈歌莞爾,與他一道往指揮堂走。

  兩人閒著無事,沈歌特地帶了壇酒上來小酌,這酒也是沈歌特地讓百里宜搜羅來的方子,而後帶著人一點一點試驗。

  沈歌家大業大,釀酒不大在意成本,各原料都是特地尋來的貢品級別的原料,水乃差使快馬運來的深山老泉,釀出來蒸好了原漿,一部分細細蘊藏,一部分請手藝師傅調出來,一部分留給自己喝,一部分送出去售賣。

  沈歌手上拿的這壇乃特地按他與荀飛光的口味調出的特供酒,酒味甘冽但不醉人,沈歌有時喜歡與荀飛光忙裡偷閒地喝上幾杯。

  這酒不僅沈歌極喜歡,在外頭也非常受歡迎,哪怕後來釀造的酒原料不那麼講究,到百里宜的商隊手上,一罈子酒最低價都得二十兩,而一壇原液起碼可以調三壇酒,利潤不可謂不豐厚。

  荀飛光身手極好,沈歌與他在一起從來不必擔心安全問題。故今日沈歌早早把人差開,偌大的半山腰指揮堂里,只有他們兩個人。

  兩人平時各忙各的,能這般愜意地坐下喝酒看景的時日並不多。舉杯共飲,兩人眼裡都不經流露出溫情。

  沈歌正與荀飛光說些雜事,忽聽外頭有聲音。

  沈歌與荀飛光抬頭往那邊看去,只見今日負責展會的小管事拱手行禮:“老爺,二爺,山下展會現場有洋夷過來鬧事,那洋夷身份貌似不一般。”

  “是男人還是女娘?怎麼個不一般法?”沈歌沉著地問,抬眸看向小管事那頭,面上已帶著幾分威嚴,配著他那仿佛精雕細琢出來的俊美面容,越發讓他顯得不似凡人。

  小管事熟知他們家兩位爺的做派,不敢打馬虎眼,忙拱手稟到:“是男人。那洋夷申請倨傲,穿著華麗,一身寶石首飾都是真貨,且大燕話說得極為標準,說不得是格格大陸哪國的王侯,故屬下不敢擅作主張。”

  “這麼說來,他身邊跟著的人多麼?可能看出有幾個,情報那邊可有著手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