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歌拉過他的手,令他攬著自己,滿足地喟嘆一聲,懶洋洋說道:“殿試問南邊是否要堅壁清野以拒洋夷,我以反對為答,寫了整整五張紙。恐怕考官們不會喜歡我的文章,不過我自個很滿意。”

  “我觀陛下在你身後站了近半個時辰,無論考官喜不喜你的文章,最終都會將它放到前十,呈至御覽。”

  “何時之事?我怎麼一點都不知?”沈歌從下往上看荀飛光的臉,滿臉驚訝,見他不似開玩笑,方捂臉嘆道:“噯,我未免太遲鈍了些,一點都未察覺陛下在我身後待了這麼久。”

  “就在你起草文章那會兒,陛下從你寫第二張草紙開始看,一直看你寫完第五張方移步。”

  沈歌道:“那版我寫得最鋒芒畢露,就差沒指著那些要堅壁清野的大人鼻子,罵他們見識短淺了,終稿倒是委婉了一些。”

  荀飛光淡淡道:“縱使罵了也無妨,陛下不會與你計較這個。”

  入朝為官,不得罪人的方是庸才。

  沈歌想想也是,反正他又沒罵皇帝昏庸。

  沈歌考完便將這事甩在腦後,只是在荀府靜靜待殿試結果。

  當晚,皇帝陛下拿了出沈歌寫的草稿,在燈下看了又看,在御前作陪的乃是大皇子。

  大皇子為先皇后所生,既長且嫡,皇帝非常愛重這名長子,時常將其帶在身旁教導。

  百官皆有默契,只要皇長子未有大錯,日後太子之位必落於他頭上。

  皇帝看完臉上表情未變,他將沈歌之文遞給大皇子,“瞧瞧。”

  沈歌第一版的草稿一共有五張紙,上面多有塗改,寫得也比較潦草,好在他字不錯,寫成這樣也不覺難看。

  大皇子接過草稿,仔細看過一遍,眉峰一直皺著。

  “如何?”正值壯年的皇帝在燈下問。

  大皇子目光仍盯在草稿上,喃喃答:“太大膽了,這沈歌也就仗著他背後之人是荀國公,方敢這麼寫罷。”

  嘲諷大臣見識短淺,最終不就在罵他們父皇昏庸麼?要不然怎會讓見識短淺的臣子混在朝堂上?大皇子心中感慨,當真初生牛犢不怕虎,哪怕是荀飛光少年時,也不敢這麼寫啊。

  皇帝對他之言並未做評,轉手又遞了幾張寫滿字的草紙給他,“這些皆是前十貢士所做。”

  大皇子接過一一仔細看完。

  大皇子十幾年間飽經名宿大儒教導,近年又常被今上帶在身側,見識自然不差,他一眼便看出其餘貢士之文遠不如沈歌,並非文采不如,而是立意不及。

  “這些文章與沈歌之文相比如何?”

  大皇子遲疑一下,點評道:“稍顯淺薄,深度不夠。”

  能考上貢士,還是前十的貢士,這些人的文章自然也不差,哪怕僅是草稿,都具一定的可讀性。

  若無沈歌文章珠玉在前,大皇子看完幾篇文後,怎麼也得一贊,然看完沈歌文章後,再來看這幾篇,就有些索然無味。

  文不怕寫得差,就怕有對比。

  沈歌之文無論從眼界,還是從哲理方面,皆勝其餘貢士一籌。

  其餘人寫的大多是書生之言,對他們上位者來說,用處不大。而沈歌寫的則是諫臣之言,讀來發人深省。

  皇帝長嘆,“可惜此子這等眼界,卻與荀卿有相守之意。”

  皇帝先前看到沈歌會試的文章,心頭唯有淡淡的可惜之意。現如今看到他殿試之文,心中卻充滿了巨大的遺憾,不是遺憾沈歌與高官厚祿無緣,而是遺憾沈歌無志於朝堂,無法君臣相扶,共創一番大業。

  大皇子心中也有些可惜,這等人才,走哪條路都是坦途大道,非要選一條羊腸小路去走。

  皇帝看過沈歌文章之後按下不表,待禮部將殿試名次送上來後,皇帝一看,沈歌排名第四,正是傳臚,二甲第一。

  當日殿試,眾目睽睽之下,皇帝在沈歌身後站了近半個時辰,只要眼睛不瞎的人,都知曉今上對這位沈公子的賞識之意,主考自然不敢令他落出前十。

  皇帝問:“沈卿之文,仍當不得一甲?”

  主考答:“沈貢士之文文質兼美,可惜差些法度,字跡也不若一甲之文工整。”

  春闈乃國之大事,所有考官皆在殿內應答。

  皇帝看他一眼:“進士所選乃國家棟樑,朕從未聽聞哪位官員是以文辭治天下,也未聽聞哪位官員以字跡治國。王右軍字跡天下第一,不見他政績。卿等難不成以為一甲幾位字能勝王右軍?”

  皇帝此話一出,眾人皆知他對這結果極不滿,一時斂眉屏息,不敢說話。

  沈歌文章寫得確實不錯,不過太不敬前輩,考官們對他文章本能地不喜,能定傳臚之位,已是他的僥倖。

  考官們定排位時,卷子乃糊了名字,能排第幾全憑文章字跡判斷,拆開後眾人方知排第四的是沈歌,倒無特地針對之意。

  當然,考官們也並未優待他,見他在前十,便未管。

  一陣靜默後,考官們互看一眼,自臉上表情看,他們皆已作出妥協。

  主考道:“如此沈歌之文確實能排一甲。臣觀沈歌姿儀甚美,不如以探花之位待之?”

  皇帝目光從他們臉上掃過,“諸卿亦是進士出身,此刻觀這十篇文章,只觀內容,誰能占其首?”

  只看內容,自然是沈歌寫得最好。

  眾位大臣又不瞎,論切題,沈歌遠勝諸人。

  主考在眾目睽睽之下,只得拈著鬍鬚點頭承認,“這樣來看,確實沈歌之文拔得頭籌。”

  皇帝沉聲道:“既然如此,如何要將他排至第三?朕只聞人因容顏太醜而受累,不想姿儀太美,也會吃虧。這沈歌明明有狀元之才,卻要令他屈居第三,恐怕名山大川內所隱的隱士見狀,越發不願來科考。朕將科考交與汝等,汝等便這麼辦事?”

  眾考官被問得冷汗涔涔,啞口無言。

  最終迫於皇帝的壓力,所有考官一致通過,確立沈歌為狀元。

  皇帝將前十文章一一看過,又調整幾個排位。

  至此,春闈塵埃落定。

  沈歌乃本朝第一位不及弱冠的狀元,亦是本朝第一位姿容比探花還盛的狀元。

  私下,大皇子問:“父皇,不是說這沈歌是荀國公之人麼?”為何還以狀元之位相待?

  皇帝沉默一瞬,答他:“朕願與他有君臣之情誼,故而以狀元之位相待。”

  大皇子聽完,心中暗自咋舌,他父皇對沈歌評價之高,前所未聞。

  一個小小的沈歌,一入京便掀動整個京都,若有狀元之身,荀家主母之位,未來還不定會掀起多大波瀾。

  第56章 賭金

  沈歌在殿試上寫下那篇文章, 心中已有破罐子破摔之意, 接下來幾日, 過得舒坦無比,一點都不緊張。

  荀府眾人看他這悠閒之態, 心中紛紛以為他有把握,內心還得贊他一聲好氣度。

  蠻子過來請教功課, 順便問了句。

  沈歌搖頭,“正是因為不抱期望, 是以心情格外放鬆罷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