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頁
“大王以不變應萬變,便足矣。”崔淵道,“不過,此事還須儘早讓皇后殿下知道。”長孫皇后如今正是自責的時候,聽了李泰這一番作態,很難不多想。只需她想明白了,為了保住自己所出的三子,她自然知道該如何選擇。
“咱們這就去見阿娘。”李治道,“就當做什麼都不知道便是了。”
崔淵看向被他撕碎的幾幅字,搖首道:“只是可惜了那些字。不如,大王習字讓皇后殿下點評罷。”長孫皇后對聖人的影響遠勝過其他人,作為幼子的李治若得到她的憐惜與信任,便會立於不敗之地了。
沒過兩日,李泰“殺子傳弟”的言論便傳得沸沸揚揚。魏王一派自然罔顧事實大讚他的孝悌之心,只恨不得將他捧成“堯舜”那般的仁德聖君。雖然他並未登基,這般吹捧已經是逾越了,但聖人聽得這些,比臣下讚賞自個兒還要高興——誰能看不出聖心所屬呢?其餘諸臣見狀,依舊是各懷心思。有繼續為聖人教養子女的方法擔心的,有替魏王的情商感到絕望的,也有仍心懷一線希望想要從中窺得真相的。
身為嫡親國舅的長孫無忌思考了許久,終於決定去魏王府見一見這個外甥。誰都不知他在魏王府究竟遇到了什麼事,與魏王說了些什麼話。總而言之,他只坐了一個時辰便離開了,而後立即趕到宮中求見長孫皇后。他與長孫皇后兄妹感情極深,彼此也相互關切,實在不忍心妹妹再受一回打擊。但若是此事不告知於她,恐怕日後她便需要承受更可怕的後果了。
當長孫無忌求見的時候,真定長公主正帶著王玫、崔蕙娘、崔芝娘陪長孫皇后說話。聽說司徒來了,她們便退到旁邊的側殿去了。晉王妃杜氏對近來風靡京中的天香園很感興趣,晉陽公主、衡山公主雖然已經去過了,但也想聽一聽這園子的逸事。於是,王玫便讓主持此事的崔蕙娘與她們說一說,她只在適當的時候補充一二。
長孫無忌並未逗留太久,很快便告退了。長孫皇后幾乎是即刻遣宮人將魏王李泰叫進宮來說話。側殿中的人都多少聽聞過“殺子傳弟”之說,心中鄙夷,面上卻半點不漏。此時推測長孫無忌已經將此事都告知了皇后,心裡都覺得快慰之極。有長孫無忌之話在前,想必皇后絕不會輕易被魏王李泰的花言巧語蒙蔽了。
“他只要輕輕巧巧地說一句話,就占盡了名望與好處。九阿兄好端端的,便莫名其妙成了白白撈得好處的。都說是九阿兄占盡了便宜,我看他才占便宜呢!若是真有孝悌之念,為什麼不乾脆直接將太子之位讓給九阿兄?還鬧什麼‘殺子傳弟’這一出?當誰都是傻子麼?”衡山公主壓低了聲音抱怨,完全不掩飾憤慨。
“幼娘……”晉陽公主無奈地橫了她一眼,“在姑母面前,不得無禮。”總說什麼“傻子”——對四阿兄那些話深信不疑的阿爺又算是什麼?
“真定姑母也覺得我說得對罷?”衡山公主撲到真定長公主懷裡,撒嬌地問。
真定長公主輕輕拍了拍她的背脊,環視著晚輩們:“兕子、幼娘,此事你們絕不能牽涉其中。無論是青雀還是雉奴,都是你們的兄長,偏袒誰都不合適。阿杜如今更是尷尬,還是早些回武德殿去罷。”她也不該摻和在這件事中,早些離宮也安全些。
眾人便紛紛起身,準備去向長孫皇后問安告退。然而,未等她們出得偏殿,長孫皇后的貼身宮婢便趕了過來,請真定長公主去寢殿說話。留下來的晚輩們想了想,只能坐下來繼續低聲議論。不過,她們都避開了魏王李泰相關的話題,只說了茶樓、茶肆、私宅以及女醫院、女醫學等事。
李治與崔淵最近也頻繁來往於立政殿。原本兩人該在武德殿習字作畫,而後帶著字畫來立政殿請長孫皇后評點。但聽說長孫無忌求見皇后,皇后又喚人去叫了李泰之後,兩人便很默契地提前結束了習字,趕來了立政殿。
他們想知道長孫無忌到底說了些什麼,無法自長孫皇后處旁敲側擊,只能靠自己的觀察來判斷了。對於李治而言,這種察言觀色之舉並不稀奇。他雖然從未刻意查探過阿爺阿娘的想法,但多年與嫡長兄李承乾、嫡次兄李泰相處,一個陰晴不定一個虛偽,不知不覺便促使他養成了辨別他人情緒的技巧。
兩人有說有笑地穿過大吉殿,來到立政殿前,卻正巧遇見了李泰及魏王孺子王氏。
李泰這兩天春風得意,連舉止都似乎比尋常多了兩分傲慢之態。李治與崔淵過來與他見禮,他也只是敷衍地點了點頭,便舉步欲走。不過,見李治乖巧地退在旁邊,他突然想起自己在阿爺面前許下的諾言,不禁覺得他有些礙眼。轉眼又看到他身邊的崔淵,更覺得胸口有些發堵:這可真是奇怪得很,他連太子都未當上,李治也遠遠不是皇太弟,卻仍有崔淵這般的人才緊跟在他身邊。若他日當真讓李治當上了皇太弟,恐怕他的皇位與子孫都危矣。
想到此,李泰不由得有些煩躁,眼角瞥見身側的王氏悄悄抬起眼,自以為不著痕跡地看向李治,心裡立即升起了一股無名之火,熊熊燃起幾乎要將他的理智皆燃燒殆盡。
“雉奴。”他緩步走到李治面前,雙目中透著蔑視與寒意,“想必,你最近也聽說了一些閒話罷?若是你聽話,這些倒也不是不能成真。”
李治抬起眼,有些不安:“我……我從來沒有想過那些,阿兄放心罷。”
“誰知道呢?”李泰道,“不過,你要是起了什麼不該有的小心思,可別怨我心狠。呵,先前你與漢王走得那麼近,誰知道你與謀逆之事會不會有什麼干係呢?”
他的話中充滿了毫無顧忌的威脅之意,令李治心口都有些發冷了。他雙目微微紅了起來,淚水在眼中轉了轉,終究還是沒有落下來:“我與漢王叔只是討論書畫而已,也不知道他會挑撥大兄去謀逆……”
“總之,你好自為之。”李泰打斷了他的辯解,冷笑一聲,帶著王氏揚長而去。
李治望著他的背影,輕輕地哽咽起來。崔淵瞥了旁邊的假山石一眼,十分配合地低聲安慰著他:“大王儘管放心。謀逆之事若無實據,必定不可能栽贓。且與漢王來往之人多得很,難不成人人都有異心?魏王也不過是……藉此警告大王而已。”
未等他的話音落下,衡山公主便氣沖沖地從假山後跳了出來,怒道:“他以為自己是誰?!還沒當成太子呢!就敢這麼威脅九阿兄!若是日後成了太子,甚至成了皇帝,恐怕轉眼就恨不得栽贓九阿兄了!!我絕不能讓他如意!”說著,她便衝去了立政殿。
李治在後頭喊道:“幼娘!別衝動!”
但衡山公主卻並未停下,已然跑得遠了。
“原以為假山之後有人為我們作證便夠了,卻不想竟然是幼娘。”李治皺起眉,眼圈依然微紅,神色卻十分從容,“我並不想讓她牽涉其中。”
“事已至此,大王只能順勢而為。”崔淵道,“魏王已無兄弟之情,便是沒有今日這一出,恐怕也不會多照拂兩位小公主。大王往後更疼愛她們一些,讓她們都能過得安寧幸福,便足夠了。”
李治頷首,低聲道:“我沒能得到一位好兄長……一定會做一個好兄長……”
崔淵沉默不語:在皇權之下,所謂的好兄長又能持續多久呢?恐怕誰都不能確定罷。
☆、第一百九十九章揭破虛偽
就在立政殿內因衡山公主的一席話而風波乍起的時候,兩儀殿中,聖人正在與重臣們討論立太子之事。按照祖制的宗法繼承,嫡長子李承乾被廢,嫡次子李泰便是入主東宮的不二人選。聖人對於李泰自是再滿意不過,才華橫溢而又愛護兄弟姊妹。不得不說,在李承乾屢教不改、冥頑不靈的時日裡,他時常憂心這偌大的大唐交給他是否合適,但又因愛子之故不願捨棄他。如今不得不更換太子,有這樣一位皇位繼承人,他才能徹底放心。
兩儀殿內瞬間陷入沉默之中,諸臣無不正在絞盡腦汁組織語言反對。崔斂忽然出聲道:“陛下,臣以為,魏王並不合適。”不待聖人橫眉怒目,他便緊接著道:“‘殺子傳弟’看似大善大真,實則大惡大偽。皇孫們何其無辜,尚未出生便定下了必死之結局。而且,虎毒尚且不食子,魏王如此表態實在令人心寒。更何況,魏王平素與晉王也並不算十分親善,果真會為弟而殺子麼?若是當真孝悌,便應該直接將太子之位讓給晉王才是。如此,兄弟二人與皇孫們都能保全——此舉方為大善大真。”
聖人微微一怔,拿起手邊的摺子便一股腦地砸了過去:“一派胡言!!竟然膽敢詆毀魏王!你究竟是何居心?!”若不是他還記得崔斂是真定長公主的駙馬,他的妹夫,恐怕下一句便是讓千牛衛將他拖出去了。
“咱們這就去見阿娘。”李治道,“就當做什麼都不知道便是了。”
崔淵看向被他撕碎的幾幅字,搖首道:“只是可惜了那些字。不如,大王習字讓皇后殿下點評罷。”長孫皇后對聖人的影響遠勝過其他人,作為幼子的李治若得到她的憐惜與信任,便會立於不敗之地了。
沒過兩日,李泰“殺子傳弟”的言論便傳得沸沸揚揚。魏王一派自然罔顧事實大讚他的孝悌之心,只恨不得將他捧成“堯舜”那般的仁德聖君。雖然他並未登基,這般吹捧已經是逾越了,但聖人聽得這些,比臣下讚賞自個兒還要高興——誰能看不出聖心所屬呢?其餘諸臣見狀,依舊是各懷心思。有繼續為聖人教養子女的方法擔心的,有替魏王的情商感到絕望的,也有仍心懷一線希望想要從中窺得真相的。
身為嫡親國舅的長孫無忌思考了許久,終於決定去魏王府見一見這個外甥。誰都不知他在魏王府究竟遇到了什麼事,與魏王說了些什麼話。總而言之,他只坐了一個時辰便離開了,而後立即趕到宮中求見長孫皇后。他與長孫皇后兄妹感情極深,彼此也相互關切,實在不忍心妹妹再受一回打擊。但若是此事不告知於她,恐怕日後她便需要承受更可怕的後果了。
當長孫無忌求見的時候,真定長公主正帶著王玫、崔蕙娘、崔芝娘陪長孫皇后說話。聽說司徒來了,她們便退到旁邊的側殿去了。晉王妃杜氏對近來風靡京中的天香園很感興趣,晉陽公主、衡山公主雖然已經去過了,但也想聽一聽這園子的逸事。於是,王玫便讓主持此事的崔蕙娘與她們說一說,她只在適當的時候補充一二。
長孫無忌並未逗留太久,很快便告退了。長孫皇后幾乎是即刻遣宮人將魏王李泰叫進宮來說話。側殿中的人都多少聽聞過“殺子傳弟”之說,心中鄙夷,面上卻半點不漏。此時推測長孫無忌已經將此事都告知了皇后,心裡都覺得快慰之極。有長孫無忌之話在前,想必皇后絕不會輕易被魏王李泰的花言巧語蒙蔽了。
“他只要輕輕巧巧地說一句話,就占盡了名望與好處。九阿兄好端端的,便莫名其妙成了白白撈得好處的。都說是九阿兄占盡了便宜,我看他才占便宜呢!若是真有孝悌之念,為什麼不乾脆直接將太子之位讓給九阿兄?還鬧什麼‘殺子傳弟’這一出?當誰都是傻子麼?”衡山公主壓低了聲音抱怨,完全不掩飾憤慨。
“幼娘……”晉陽公主無奈地橫了她一眼,“在姑母面前,不得無禮。”總說什麼“傻子”——對四阿兄那些話深信不疑的阿爺又算是什麼?
“真定姑母也覺得我說得對罷?”衡山公主撲到真定長公主懷裡,撒嬌地問。
真定長公主輕輕拍了拍她的背脊,環視著晚輩們:“兕子、幼娘,此事你們絕不能牽涉其中。無論是青雀還是雉奴,都是你們的兄長,偏袒誰都不合適。阿杜如今更是尷尬,還是早些回武德殿去罷。”她也不該摻和在這件事中,早些離宮也安全些。
眾人便紛紛起身,準備去向長孫皇后問安告退。然而,未等她們出得偏殿,長孫皇后的貼身宮婢便趕了過來,請真定長公主去寢殿說話。留下來的晚輩們想了想,只能坐下來繼續低聲議論。不過,她們都避開了魏王李泰相關的話題,只說了茶樓、茶肆、私宅以及女醫院、女醫學等事。
李治與崔淵最近也頻繁來往於立政殿。原本兩人該在武德殿習字作畫,而後帶著字畫來立政殿請長孫皇后評點。但聽說長孫無忌求見皇后,皇后又喚人去叫了李泰之後,兩人便很默契地提前結束了習字,趕來了立政殿。
他們想知道長孫無忌到底說了些什麼,無法自長孫皇后處旁敲側擊,只能靠自己的觀察來判斷了。對於李治而言,這種察言觀色之舉並不稀奇。他雖然從未刻意查探過阿爺阿娘的想法,但多年與嫡長兄李承乾、嫡次兄李泰相處,一個陰晴不定一個虛偽,不知不覺便促使他養成了辨別他人情緒的技巧。
兩人有說有笑地穿過大吉殿,來到立政殿前,卻正巧遇見了李泰及魏王孺子王氏。
李泰這兩天春風得意,連舉止都似乎比尋常多了兩分傲慢之態。李治與崔淵過來與他見禮,他也只是敷衍地點了點頭,便舉步欲走。不過,見李治乖巧地退在旁邊,他突然想起自己在阿爺面前許下的諾言,不禁覺得他有些礙眼。轉眼又看到他身邊的崔淵,更覺得胸口有些發堵:這可真是奇怪得很,他連太子都未當上,李治也遠遠不是皇太弟,卻仍有崔淵這般的人才緊跟在他身邊。若他日當真讓李治當上了皇太弟,恐怕他的皇位與子孫都危矣。
想到此,李泰不由得有些煩躁,眼角瞥見身側的王氏悄悄抬起眼,自以為不著痕跡地看向李治,心裡立即升起了一股無名之火,熊熊燃起幾乎要將他的理智皆燃燒殆盡。
“雉奴。”他緩步走到李治面前,雙目中透著蔑視與寒意,“想必,你最近也聽說了一些閒話罷?若是你聽話,這些倒也不是不能成真。”
李治抬起眼,有些不安:“我……我從來沒有想過那些,阿兄放心罷。”
“誰知道呢?”李泰道,“不過,你要是起了什麼不該有的小心思,可別怨我心狠。呵,先前你與漢王走得那麼近,誰知道你與謀逆之事會不會有什麼干係呢?”
他的話中充滿了毫無顧忌的威脅之意,令李治心口都有些發冷了。他雙目微微紅了起來,淚水在眼中轉了轉,終究還是沒有落下來:“我與漢王叔只是討論書畫而已,也不知道他會挑撥大兄去謀逆……”
“總之,你好自為之。”李泰打斷了他的辯解,冷笑一聲,帶著王氏揚長而去。
李治望著他的背影,輕輕地哽咽起來。崔淵瞥了旁邊的假山石一眼,十分配合地低聲安慰著他:“大王儘管放心。謀逆之事若無實據,必定不可能栽贓。且與漢王來往之人多得很,難不成人人都有異心?魏王也不過是……藉此警告大王而已。”
未等他的話音落下,衡山公主便氣沖沖地從假山後跳了出來,怒道:“他以為自己是誰?!還沒當成太子呢!就敢這麼威脅九阿兄!若是日後成了太子,甚至成了皇帝,恐怕轉眼就恨不得栽贓九阿兄了!!我絕不能讓他如意!”說著,她便衝去了立政殿。
李治在後頭喊道:“幼娘!別衝動!”
但衡山公主卻並未停下,已然跑得遠了。
“原以為假山之後有人為我們作證便夠了,卻不想竟然是幼娘。”李治皺起眉,眼圈依然微紅,神色卻十分從容,“我並不想讓她牽涉其中。”
“事已至此,大王只能順勢而為。”崔淵道,“魏王已無兄弟之情,便是沒有今日這一出,恐怕也不會多照拂兩位小公主。大王往後更疼愛她們一些,讓她們都能過得安寧幸福,便足夠了。”
李治頷首,低聲道:“我沒能得到一位好兄長……一定會做一個好兄長……”
崔淵沉默不語:在皇權之下,所謂的好兄長又能持續多久呢?恐怕誰都不能確定罷。
☆、第一百九十九章揭破虛偽
就在立政殿內因衡山公主的一席話而風波乍起的時候,兩儀殿中,聖人正在與重臣們討論立太子之事。按照祖制的宗法繼承,嫡長子李承乾被廢,嫡次子李泰便是入主東宮的不二人選。聖人對於李泰自是再滿意不過,才華橫溢而又愛護兄弟姊妹。不得不說,在李承乾屢教不改、冥頑不靈的時日裡,他時常憂心這偌大的大唐交給他是否合適,但又因愛子之故不願捨棄他。如今不得不更換太子,有這樣一位皇位繼承人,他才能徹底放心。
兩儀殿內瞬間陷入沉默之中,諸臣無不正在絞盡腦汁組織語言反對。崔斂忽然出聲道:“陛下,臣以為,魏王並不合適。”不待聖人橫眉怒目,他便緊接著道:“‘殺子傳弟’看似大善大真,實則大惡大偽。皇孫們何其無辜,尚未出生便定下了必死之結局。而且,虎毒尚且不食子,魏王如此表態實在令人心寒。更何況,魏王平素與晉王也並不算十分親善,果真會為弟而殺子麼?若是當真孝悌,便應該直接將太子之位讓給晉王才是。如此,兄弟二人與皇孫們都能保全——此舉方為大善大真。”
聖人微微一怔,拿起手邊的摺子便一股腦地砸了過去:“一派胡言!!竟然膽敢詆毀魏王!你究竟是何居心?!”若不是他還記得崔斂是真定長公主的駙馬,他的妹夫,恐怕下一句便是讓千牛衛將他拖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