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頁
巫王墨瞳之中閃過寒意,道:“代他受罰,你還沒有這個資格。”
庾庚聽著巫王冰冷無溫的語調,忙戰戰兢兢領命,讓手下內侍去將九辰潑醒。
半桶冰水兜頭澆下,九辰一點點睜眸,渾身戰慄,如墜冰窟,唇上幹得如同糊了層白紙,迷濛許久,才勉強看得清周遭燭影。稍稍一動,便是撕心裂骨似要炸開的蝕痛。
巫王不知何時離案走到了殿中央,負手望著刑凳上痛苦掙扎的少年,道:“晏公為了給你求情,連額頭都磕破了。世子殿下可有明白,何謂「君父」?”
九辰費力抬起漆亮雙眸,對著視線中一團模糊青色,用虛弱到幾乎不可聞的聲音,道:“兒臣的君父,為了一個荒謬的理由,可以將自己的親子囚禁深牢十多載,任其生滅。兒臣請教父王,何謂君?何為父?”
巫王負在身後的雙手驀然攥成鐵拳,霜風覆面,咬牙冷笑道:“孤倒要看看,巫國世子殿下的骨頭到底有多硬!”
庾庚只覺一股寒意直竄脊背,滿殿燭火似乎都化作重重魅影,纏繞不去。今夜這一番暴風疾雨,他不知會如何了局。而他更難卜測的卻是,捲入這場漩渦,他一個小小的內廷司刑官,卑如塵芥,能否全身而退。
行刑的內侍會意,只能舉杖落下,九辰慘白的俊面立刻扭曲成一團,悶聲咽下呻|吟。
巫王冷眼瞧了片刻,才重新坐回案後,執筆批覆方才擱下的奏簡。
晏嬰已然磕得滿額鮮血,此刻,再顧不得許多,奮力爬跪到刑凳前,舉起手臂,道:“殿下疼得厲害了,便咬住老奴的胳膊,千萬不要再自傷了。”
九辰搖搖頭,依舊咬住右臂,使盡全身力氣抵抗了一陣,不多時,意識便再次陷入混沌,晏嬰的焦急擔憂的臉,也漸漸融進那無邊黑暗之中。
世子殿下再次昏迷,庾庚回稟過後,見巫王埋首案牘之間,毫無反應,只能命人再次將刑凳上的少年潑醒。如此反覆多次,到最後,任是數名內侍提著一桶桶冰水輪流潑,九辰都不再有任何反應。
庾庚望著腳下流淌的一灘灘血水,心中泛寒,情知不可再拖,忙跪奏巫王,道:“王上,殿下傷勢過重,失血太多,情況很危險,不能再行杖刑了。”
巫王默了片刻,淡淡道:“換鹽水,將他弄醒。”
晏嬰難以置信的抬首望向巫王,聲音悲愴:“王上,殿下再倔強任性,也只是個孩子啊。”
巫王手微微一頓,片刻後,如常落字。
庾庚縱使怕出了差錯,釀成大禍,亦不敢觸巫王逆鱗,只能命人去提了桶鹽水,潑到九辰身上。
深度昏迷中,九辰只感覺得到自己似乎被滾油澆身,灼熱的火焰鋪天蓋地裹卷而來,燒掉四肢百骸,焚盡層層肉皮,這樣的痛楚早已非常人所能承受,堅韌如他,也沒能擋住破喉而出的那聲慘烈□□。
雖是氣若遊絲,巫王亦聽得清晰,蹙眉片刻,終是擺了擺手,命庾庚撤去刑杖。
一名青衣內侍躬身入殿,腳步匆忙的行至巫王案前,細聲稟道:“王上,雲妃娘娘求見。”
巫王怔了一瞬,道:“她來做什麼?跟她說,孤正忙著,沒時間見她。”
青衣內侍聞令,正欲出殿傳達巫王意思,便聽案後的君王道:“晏嬰,你去。”
晏嬰突聞此話,連忙從地上爬起,抹抹眼角,道:“老奴遵命。”
垂文殿外,雲妃正扶著一名彩衣侍女的手,容色明靜的望著緊閉的殿門。
晏嬰開了道縫兒,閃身出來,至雲妃跟前行了禮,道:“娘娘,實在不巧,今日西邊兒來了急報,王上正忙著處理呢,不如娘娘改日再過來。”
雲妃聞罷,含笑欠身,道:“是妾思慮不周,打攪正事了,這便回去。”
晏嬰笑著躬身引路,道:“老奴送娘娘一段路。”
雲妃搖首,道:“不敢勞煩晏公,王上日夜辛勞,尚需晏公悉心侍候。”
晏嬰便也不再客套,正要退下,卻聽對面女子聲音婉柔道:“方才,我依稀聽見殿內傳出一聲慘呼,不知出了何事?”
晏嬰嘆了一聲,不動聲色道:“還不是那新來的笨手笨腳,打翻了燭台,燒了手,才惹出這麼件混事。不瞞娘娘,王上現在正發火兒呢。”
雲妃斂眉垂目,道:“原是如此,倒要勞煩晏公善加周旋了。國務繁重,又時近酷暑,王上若再因這些小事動了肝火,萬一傷了聖體,誰擔待得起?”
晏嬰忙道:“娘娘所言極是,老奴一定好好教訓那些不懂事的奴才。”
雲妃道了謝意,這才在侍女的攙扶下移步離去。
目送雲妃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後,晏嬰才轉身回殿。殿內,九辰已經清醒過來,從背至腿全是血色,髮絲黏在慘白虛弱的面上,不斷滴流著冷汗。
巫王正取了那件麟紋黑袍,蓋到九辰身上,然後伸袖替他擦去面上混著鹽水的汗水,目色複雜無溫,道:“君父二字,孤教不得你。但,孤會讓你知道目無君父的代價。這次,只是小小一點教訓,念你劍北五年幹了不少正事,孤饒過你。你自幼受孤管教,應該知道孤管教人的手段,孤眼裡,容不得沙子。”
九辰倔強的望著巫王,沒有說話。
巫王命庾庚等人退去後,才轉身吩咐晏嬰道:“讓人把這裡收拾乾淨,準備擺晚膳。世子殿下兩日未曾進食,讓他陪孤用完晚膳,你再親自送他回府。”
217 番外9:此心安處是吾鄉
巫王的晚膳很簡單,只有三素一葷四樣菜,外加一份白粥。
九辰傷勢過重,根本無法再穿原來的緊身束袖黑袍,晏嬰便命人取了件黑色長披風,替他裹上。
兩名青衣內侍已陸陸續續將膳食擺好,巫王擱下筆,便逕自坐於主位席上。一名青衣內侍正要上前服侍王上用膳,便聽巫王道:“有世子在,這裡不需要你們,下去吧。”
九辰伏在刑凳上,雙腿被杖得血肉模糊,稍稍一動,便是裂骨錐心之痛。晏嬰看他掙扎得痛苦煎熬,急道:“殿下不要亂動,老奴背你過去好不好?”
九辰搖頭,咬牙撐著凳面起身,滑跪到地上。晏嬰大驚,伸手欲要扶他,卻被他揮臂甩開,便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起了又跌,跌了又起,摔了許多次,才扶著凳子艱難的站起來。
眼看對面少年的身體又是搖搖欲墜,晏嬰連忙奔過去攙住他,九辰這一次倒沒有拒絕晏嬰的好意,由他半攬著一步步如踩刀山般挪到膳案前,在側席跪下。
巫王視見身側少年不住顫抖的身體,便與晏嬰道:“給世子換個軟墊。”
晏嬰如蒙大赦,連忙吩咐內侍取了柔軟厚實的棉團墊到九辰膝下,才退到一側聽候巫王吩咐。
九辰拿起湯勺,舀了碗白粥,費力舉到巫王面前,雙手微微顫抖:“兒臣請父王用膳。”
過了好一會兒,巫王才伸手接過,含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道:“離家五載,世子尚記得孤用膳時愛先食粥的習慣,倒真是令孤有些意外。”
庾庚聽著巫王冰冷無溫的語調,忙戰戰兢兢領命,讓手下內侍去將九辰潑醒。
半桶冰水兜頭澆下,九辰一點點睜眸,渾身戰慄,如墜冰窟,唇上幹得如同糊了層白紙,迷濛許久,才勉強看得清周遭燭影。稍稍一動,便是撕心裂骨似要炸開的蝕痛。
巫王不知何時離案走到了殿中央,負手望著刑凳上痛苦掙扎的少年,道:“晏公為了給你求情,連額頭都磕破了。世子殿下可有明白,何謂「君父」?”
九辰費力抬起漆亮雙眸,對著視線中一團模糊青色,用虛弱到幾乎不可聞的聲音,道:“兒臣的君父,為了一個荒謬的理由,可以將自己的親子囚禁深牢十多載,任其生滅。兒臣請教父王,何謂君?何為父?”
巫王負在身後的雙手驀然攥成鐵拳,霜風覆面,咬牙冷笑道:“孤倒要看看,巫國世子殿下的骨頭到底有多硬!”
庾庚只覺一股寒意直竄脊背,滿殿燭火似乎都化作重重魅影,纏繞不去。今夜這一番暴風疾雨,他不知會如何了局。而他更難卜測的卻是,捲入這場漩渦,他一個小小的內廷司刑官,卑如塵芥,能否全身而退。
行刑的內侍會意,只能舉杖落下,九辰慘白的俊面立刻扭曲成一團,悶聲咽下呻|吟。
巫王冷眼瞧了片刻,才重新坐回案後,執筆批覆方才擱下的奏簡。
晏嬰已然磕得滿額鮮血,此刻,再顧不得許多,奮力爬跪到刑凳前,舉起手臂,道:“殿下疼得厲害了,便咬住老奴的胳膊,千萬不要再自傷了。”
九辰搖搖頭,依舊咬住右臂,使盡全身力氣抵抗了一陣,不多時,意識便再次陷入混沌,晏嬰的焦急擔憂的臉,也漸漸融進那無邊黑暗之中。
世子殿下再次昏迷,庾庚回稟過後,見巫王埋首案牘之間,毫無反應,只能命人再次將刑凳上的少年潑醒。如此反覆多次,到最後,任是數名內侍提著一桶桶冰水輪流潑,九辰都不再有任何反應。
庾庚望著腳下流淌的一灘灘血水,心中泛寒,情知不可再拖,忙跪奏巫王,道:“王上,殿下傷勢過重,失血太多,情況很危險,不能再行杖刑了。”
巫王默了片刻,淡淡道:“換鹽水,將他弄醒。”
晏嬰難以置信的抬首望向巫王,聲音悲愴:“王上,殿下再倔強任性,也只是個孩子啊。”
巫王手微微一頓,片刻後,如常落字。
庾庚縱使怕出了差錯,釀成大禍,亦不敢觸巫王逆鱗,只能命人去提了桶鹽水,潑到九辰身上。
深度昏迷中,九辰只感覺得到自己似乎被滾油澆身,灼熱的火焰鋪天蓋地裹卷而來,燒掉四肢百骸,焚盡層層肉皮,這樣的痛楚早已非常人所能承受,堅韌如他,也沒能擋住破喉而出的那聲慘烈□□。
雖是氣若遊絲,巫王亦聽得清晰,蹙眉片刻,終是擺了擺手,命庾庚撤去刑杖。
一名青衣內侍躬身入殿,腳步匆忙的行至巫王案前,細聲稟道:“王上,雲妃娘娘求見。”
巫王怔了一瞬,道:“她來做什麼?跟她說,孤正忙著,沒時間見她。”
青衣內侍聞令,正欲出殿傳達巫王意思,便聽案後的君王道:“晏嬰,你去。”
晏嬰突聞此話,連忙從地上爬起,抹抹眼角,道:“老奴遵命。”
垂文殿外,雲妃正扶著一名彩衣侍女的手,容色明靜的望著緊閉的殿門。
晏嬰開了道縫兒,閃身出來,至雲妃跟前行了禮,道:“娘娘,實在不巧,今日西邊兒來了急報,王上正忙著處理呢,不如娘娘改日再過來。”
雲妃聞罷,含笑欠身,道:“是妾思慮不周,打攪正事了,這便回去。”
晏嬰笑著躬身引路,道:“老奴送娘娘一段路。”
雲妃搖首,道:“不敢勞煩晏公,王上日夜辛勞,尚需晏公悉心侍候。”
晏嬰便也不再客套,正要退下,卻聽對面女子聲音婉柔道:“方才,我依稀聽見殿內傳出一聲慘呼,不知出了何事?”
晏嬰嘆了一聲,不動聲色道:“還不是那新來的笨手笨腳,打翻了燭台,燒了手,才惹出這麼件混事。不瞞娘娘,王上現在正發火兒呢。”
雲妃斂眉垂目,道:“原是如此,倒要勞煩晏公善加周旋了。國務繁重,又時近酷暑,王上若再因這些小事動了肝火,萬一傷了聖體,誰擔待得起?”
晏嬰忙道:“娘娘所言極是,老奴一定好好教訓那些不懂事的奴才。”
雲妃道了謝意,這才在侍女的攙扶下移步離去。
目送雲妃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後,晏嬰才轉身回殿。殿內,九辰已經清醒過來,從背至腿全是血色,髮絲黏在慘白虛弱的面上,不斷滴流著冷汗。
巫王正取了那件麟紋黑袍,蓋到九辰身上,然後伸袖替他擦去面上混著鹽水的汗水,目色複雜無溫,道:“君父二字,孤教不得你。但,孤會讓你知道目無君父的代價。這次,只是小小一點教訓,念你劍北五年幹了不少正事,孤饒過你。你自幼受孤管教,應該知道孤管教人的手段,孤眼裡,容不得沙子。”
九辰倔強的望著巫王,沒有說話。
巫王命庾庚等人退去後,才轉身吩咐晏嬰道:“讓人把這裡收拾乾淨,準備擺晚膳。世子殿下兩日未曾進食,讓他陪孤用完晚膳,你再親自送他回府。”
217 番外9:此心安處是吾鄉
巫王的晚膳很簡單,只有三素一葷四樣菜,外加一份白粥。
九辰傷勢過重,根本無法再穿原來的緊身束袖黑袍,晏嬰便命人取了件黑色長披風,替他裹上。
兩名青衣內侍已陸陸續續將膳食擺好,巫王擱下筆,便逕自坐於主位席上。一名青衣內侍正要上前服侍王上用膳,便聽巫王道:“有世子在,這裡不需要你們,下去吧。”
九辰伏在刑凳上,雙腿被杖得血肉模糊,稍稍一動,便是裂骨錐心之痛。晏嬰看他掙扎得痛苦煎熬,急道:“殿下不要亂動,老奴背你過去好不好?”
九辰搖頭,咬牙撐著凳面起身,滑跪到地上。晏嬰大驚,伸手欲要扶他,卻被他揮臂甩開,便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起了又跌,跌了又起,摔了許多次,才扶著凳子艱難的站起來。
眼看對面少年的身體又是搖搖欲墜,晏嬰連忙奔過去攙住他,九辰這一次倒沒有拒絕晏嬰的好意,由他半攬著一步步如踩刀山般挪到膳案前,在側席跪下。
巫王視見身側少年不住顫抖的身體,便與晏嬰道:“給世子換個軟墊。”
晏嬰如蒙大赦,連忙吩咐內侍取了柔軟厚實的棉團墊到九辰膝下,才退到一側聽候巫王吩咐。
九辰拿起湯勺,舀了碗白粥,費力舉到巫王面前,雙手微微顫抖:“兒臣請父王用膳。”
過了好一會兒,巫王才伸手接過,含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道:“離家五載,世子尚記得孤用膳時愛先食粥的習慣,倒真是令孤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