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振了振衣袖,向陳瀅掃一眼,唇角輕勾:“這等無稽之談,朕聽了不鬆口氣,難道還該如臨大敵麼?”

  “自是不該。”陳瀅順著他的話道。

  在說這話時,她未必沒帶著一點私心。

  其實,她對風骨會,還是頗為期待的。

  她很想知道,在以吳太妃為首的風骨會治理下,那座荒島,會是怎樣的情景?

  畢竟,吳太妃不是在變革,而是從零開始。

  與近現代的歷史軌跡不同,風骨會並非除舊革新,而是從最初就把理念灌輸了下去。

  這是一條前人不曾走過的路,即便在現代,也沒有一個國家從開始就奉行普世價值。

  所以,陳瀅很是好奇,也自然希望著,元嘉帝對吳太妃網開一面,好讓她瞧一瞧結果如何。

  心中如此作想,她便也沒就此繼續發問,而是另換了個話題:“請問陛下是何時知曉太妃娘娘的真實身份的?”

  “去年秋時朕便知道了。”元嘉帝一臉地雲淡風輕。

  第723章 雨疏風靜

  聽了元嘉帝的話,縱使早有所料,陳瀅還是再吃了一驚。

  “居然這樣早?”她忍不住開口相詢。

  吳太妃死遁去國,自然離不開元嘉帝的配合,可陳瀅一直以為,他是近期才知道真相的,卻不想他一早就知道了。

  “也不算太早罷。”元嘉帝緩聲道,踱至窗前,伸手一堆。

  “豁啷”,窗屜子登時啟了半扇,涼風和著微雨,穿窗而入,吹得那燭火晃了幾晃,雨落水面之聲,亦自變得飄忽起來。

  “母后……向朕親承了身份。”目注窗外風雨,元嘉帝的神情微有些怔忡。

  數息後,他又低聲續道:“母后以誠待朕,朕投桃報李,也算全了孝道。”

  陳瀅瞭然點頭。

  吳太妃亮出底牌、主動投誠,元嘉帝這才網開一面。

  陳瀅不由得有些感嘆。

  到底是活過七世之人,這位太妃娘娘實是膽色非凡,竟是兵行險著,卻也令風骨會得以全身而退。

  這正是她的聰明之處。

  此舉意在表明,她對大楚江山、對天子座下龍椅,毫無興趣。

  說到底,她只是需要一塊大型實驗田,去驗證她的治國理論,而從兩方實力對比來看,無論實驗結果如何,這塊實驗田,已是大楚囊中之物。

  這應是最終打動元嘉帝的關鍵所在。

  陳瀅斂首坐著,不再出聲。

  該問的皆已問完,再往下,就看元嘉帝的態度了。

  元嘉帝亦安靜下來,兀立於窗前,一任細雨灑落、打濕衣襟,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良久後,他忽爾回首。

  燭火正映在他眸中,明亮殷紅的兩簇,如火如灼。

  “朕不去管他們,甚而還放他們一馬,就是因為朕想要瞧瞧,他們能翻出什麼花兒來?”他目注陳瀅道,神情安詳得像是在說天氣:“譬如你那女校,朕也從不去干涉,也是因了朕想瞧瞧,你到底想要做些什麼?你又能幹成些什麼。”

  他定定地看住陳瀅。

  極淡然的視線,分明無波,可顧視之際,卻又有著一種難以名狀的分量。

  重劍無鋒。

  陳瀅一下子生出此念。

  這一刻的元嘉帝,看上去仍是素昔的溫和平凡,卻唯有身在其中者,才能感受到那種重量與鋒利。

  所向披靡、銳不可當。

  可偏偏地,旁人瞧來,管自尋常。

  “念在你數度上書、一片赤誠地要把風骨會給起了底,前番更將逆王餘孽一網打盡的份兒上,朕,不追究。”他拂了拂袖,平淡的語聲,自窗邊彌散開去。

  “謝陛下。”陳瀅起身屈膝,端端正正行了一禮。

  這一刻,康王餘孽案與風骨會之案,她全是勘破全局。

  上元夜對顧乾等人實施包圍之際,裴恕率領的裴家軍,任由康王妃等人自殘殺,一個活口沒留,原來,正是為了吳太妃,更是為了元嘉帝。

  出現在武陵別莊的白老泉等人,皆是康王餘孽的高層,他們知道風骨會的存在,或許知道得還很不少。若留得他們活命,那麼,風骨會就必然呈上檯面。

  而元嘉帝,卻並不希望出現這樣的局面。

  就如他所言,他“想要瞧瞧”這個組織“能翻出什麼花兒來”。

  所以,顧乾等人盡皆伏誅,無一得活。

  而此時,看著元嘉帝古井無波的臉,陳瀅無比清晰地知曉,對方早就看穿了她的用意,甚至她對風骨會的那一點心思,元嘉帝亦皆洞悉。

  但他並不在乎。

  身為天子,尤其是身為一個睿智冷靜、心胸寬闊的明君,他有這個能力與度量,去放任一些事。

  而這也並非出自於所謂的“孝道”,而是因為,這一切,盡在他掌中,而結局,他也一早料定。

  比如吳太妃,元嘉帝算準了她不會成事,就算暫時成了,也難以長久,到最後,他們終會走上大楚曾經走過的路,甚至還可能倒退回去。

  再如陳瀅,對於她種種發前人之未想的舉動,元嘉帝亦很早便推斷出,以她的模式與速度,沒個幾百年,難見成效。

  而幾百年後之事,理他作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