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理。”元嘉帝點了點頭,將茶盞擱下,換了個舒服些的姿勢坐了,笑道:“排除了內侍,也就排除了至少一半兒的人。”

  第722章 前車之鑑

  “陛下高見。”陳瀅微微躬身,笑容清淺:“排除內侍後,緊接著被排除的便是宮女。一來,她們比內侍身份還低,很難令士子們信服;二來,經仔細排查,風骨會第一次現身,遠在近三十年前。彼時,她們中的大多數要麼沒出生,要麼還小,自不可能創立起如此規模的組織。”

  元嘉帝這回沒說話,只微微頷首,示意陳瀅繼續。

  陳瀅便又道:“將他們排除後,剩下的便只有各位貴人了,而在這些貴人之中,吳太妃則是最亮眼的那一個。”

  言及此,她眼前似又現出那個衣錦衣行的身影,語氣亦柔和起來:“吳太妃這一生,堪稱傳奇中的傳奇,深宮數十年,竟躲過了所有動盪與混亂,幾番起伏,卻未落下一個污點,不動聲色間便與太后娘娘並立,這般能為,由不得人不去注意。”

  “如此,也確實是這麼回事兒。”元嘉帝笑了笑,伸臂一指裴恕:“至於你想到朕的頭上,趙玉成占一半兒,他卻占了另一半兒罷。”

  被天子指摘了,裴恕自不好再坐,起身單膝點地,叉手道:“陛下有命,臣自當謹遵。”

  “你就扯罷。”元嘉帝從鼻子裡“哼”了一聲,卻也不是太生氣的樣子,面上的神情還有幾分恨鐵不成鋼:“朕叫你給你媳婦兒提個醒兒,叫你媳婦兒別再往下查了,你是怎麼傳的話?你不知道你媳婦抵你十個聰明麼?”

  “臣知錯。”裴恕沉聲道。

  如果他的嘴角不曾往上翹的話,這態度還是很有誠意的。

  元嘉帝氣得要笑:“既然知錯,你笑來作甚?”

  他搖著頭,狀極無奈:“知道自己笨,就要跟人家聰明的多學著點兒,往後朕看你還是專門挑出日子來,讓你媳婦好生教教你怎麼轉腦袋瓜兒得了。”

  “臣遵旨。”裴恕馬上倒身拜下,答得那叫一個快。

  看起來,他是非常樂於被媳婦兒調教的。

  元嘉帝怔了怔,旋即失笑:“瞧瞧你這憊懶樣兒,哪裡有半點名將風采?還不快起來。”

  語雖責備,觀其神情,委實愛護有加。

  看得出,元嘉帝對裴恕,甚是滿意。

  哪怕他有時候笨得連媳婦兒都治不住。

  待裴恕歸座,元嘉帝方轉向陳瀅,卻見她清清靜靜站著,唯那雙明亮的水眸,不時往上掠一掠。

  元嘉帝便露出好笑的神情,忍不住打趣:“朕若是不鬆口,今兒晚上你會不會憋死?”

  陳瀅自知他說的是什麼,想了想,認真地道:“回陛下,雖然不至於憋死,但肯定會輾轉反側的。”

  元嘉帝聞言,直是忍俊不禁:“你這打破沙鍋問到底的脾性,到底是隨了誰?”

  語畢,將手揮了揮,開恩似地道:“罷了,你有什麼想知道的,便問罷。”

  陳瀅立時面顯淺笑,屈身道:“謝陛下。那麼,臣女的第一個問題是,陛下是何時知道風骨會的?”

  “朕登基後的第二年。”元嘉帝緩聲道,目中有著回憶之色:“彼時朕正在北伐途中,突然接到賀順安密報,得知宮裡有這麼個挺奇怪的風骨會。”

  “那陛下又是何時知道他們的會旨的?”陳瀅緊接著問。

  風骨會的ZHENG治綱領,堪稱冒天下之大不韙,任何一個帝王都不可能坐視,而元嘉帝卻容忍了他們十多年,陳瀅很好奇這個過程。

  “初時自是不知的,過了幾年,自然而然也就查出來了。”元嘉帝淡淡地道。

  也不知是不是錯覺,說這話時,他那張溫和的臉上,總像帶著一絲不屑。

  他瞧不起風骨會?

  這是陳瀅的第一個念頭。

  尚未待她細思,元嘉帝語聲再起:“不是朕狂妄,委實是在聽聞他們的會旨後,朕是鬆了口氣的。”

  陳瀅訝然地張大了眼睛。

  “均天下、以制治”,這可是與封建君主制唱反調的,元嘉帝不說趕盡殺絕,竟還鬆口氣?

  “朕覺著,此等虛無縹緲、異想天開之會旨,簡直形同兒戲。”他又道,面上是篤定的神情:“朕雖不算學富五車,卻也知‘均天下’聽來是好,只世人卻從來‘不患寡而患不均’,心有千思、人有萬相,當真把這天下均到每個人頭上,這天下也必定大亂。”

  陳瀅怔然聽著,竟覺得很有幾分道理。

  在她第一世的歷史上,從漢代“王莽改制”失敗,到現代發生在中亞與東歐的顏色革命,無不表明,所謂的普世價值與閔主,並不適用於一切國情。

  生搬硬套帶來的結果,只能是水土不服。而吳太妃所奉行的那一套,相對於大楚朝而言,的確太過超前了。

  元嘉帝站起身,神采內蘊的眸子裡,似有風雲涌動:“暴秦之後,始現亂世;王莽改制、終至亡國。風骨會‘均天下’之旨,與王莽之倒行逆無異;而其‘以治制’之策,亦不過仿暴秦而設。前車之鑑,後世卻不以為師,反去效仿,誠如大人向嬰兒學步,豈不可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