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紀凜其實記不太清母妃的模樣,三歲的孩子能記住多少東西,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抱著他哼歌時的神情,也有些模糊了,只知道她很美,聲音溫柔。

  每一枚銅片上都有圖案,這些圖案似乎是有些章法,能夠拼湊起來,但多看幾眼又覺得零散的很。

  他有印象,自己拿這些當玩具。

  禪房內的時間顯得很漫長,抬頭看到的就是擺在那兒的沙漏,紀凜將它們一枚枚放回去,連同那平安符,紮緊了繡囊後收入懷中,眯上眼,靜坐養神。

  ……

  這天夜裡格外的安靜,什麼事都沒有發生,濟生大師所住的屋舍外也很安靜,第二天沈老侯爺他們前來稟報祭天大典準備的情況,到了下午,方丈前來請皇上前去聽講經。

  如此到了初八,一切都安排妥當。

  沈老侯爺他們是一刻都不敢鬆懈,越是臨近越要警惕,巡邏的士兵幾乎是來回走,中間連間隙都沒有。

  初八開始停止飲食,保持心靜,初九清晨,四更天時李福帶人進來給皇上沐浴更衣,五更天方丈前來請他到殿前,聽諸僧念佛之後,披上祭天冠服,此時天蒙蒙亮,大殿外,大佛寺的廣場上滿是官員。

  濟生大師早已經候在那兒,一旁的蓋著的木匣內正是奉天牌。

  王國公候在沈老侯爺的身後,視線偶爾看向那木匣,這木匣由八位武僧守著,與他們最近的距離也有一丈遠,祭天台兩邊都有士兵守著,底下的官員與祭天台有數十丈這麼遠,更遠處,這廣場周圍滿是士兵守衛,再遠一些的高台上還有弓箭手。

  王國公朝那些官員處看了眼,手心發汗。

  沈老侯爺轉頭看他,自從他說了那些話後,這幾日王國公的話都少了許多,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屋舍內,看樣子他還沒想明白。

  大佛寺內鐘聲響起時,周遭一瞬安靜了下來,官員們紛紛行跪拜禮,紀凜在這鐘聲中從主殿內走出來,身後跟著數名僧人。

  空曠的環境中,那鐘聲極具有震撼,迴蕩在每個人的心中,敲擊下來,心跟著顫動,肅然起敬。

  在偏隅的角落裡,能覽廣場所有,有人悄然就位。

  第074章

  這幾個人背靠著樹, 手中拿著短弓,瞄準著祭天台的位置,預備行動。

  他們所在的位置太過於隱蔽, 即便是有官員回頭, 也僅是能看到樹叢隱蔽的一片綠,這樣的時節里, 尚未深秋,藏在山中的大佛寺周邊都是深綠。

  更何況現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前面, 大殿外, 祭天台前, 陣陣鐘聲下,這些官員之前坐著數百名僧人盤腿坐下開始誦經,那念經的聲音伴隨鐘聲傳遞開來, 像是對心靈的洗滌。

  祭天台下,誦經時,主持的濟生大師從武僧手裡接過奉天牌,朝祭天台走去。

  台階有九十九階, 走上去起碼得一炷香的時辰,紀凜站在祭天台下看著濟生大師,雖是年邁, 腳步卻異常沉穩,一記鐘聲三步,走到中間時,底下的官員三拜。

  此時太陽已經出來了, 又是艷陽天,風都沒有,站在那麼高的地方也僅是衣袖被吹動,濟生大師走到最高處時,底下的誦經聲變的密集,待他高舉起奉天牌時,紀凜也跪了下來。

  奉天答意,跪拜。

  就這時,偏隅角落中,幾個人準備就緒,舉起了短弓。

  濟生大師在祭天台上會停留一刻鐘,他們卻只有一次機會,三個人一起動手,不論是she中人還是she中那奉天牌都是成功,只要上邊的人摔下來,那奉天牌掉下來,今日的這場祭天大典就會成為一個不祥之兆。

  三個人同時舉起手。

  將要拉弓。

  忽然,其中一個人的腳被人拉住,猛的從樹上被拉扯了下去,消失在餘下兩個人眼中。

  他們的反應也是很快,不去救人,急忙瞄準祭天台要將箭she出去。

  一股繩子由下往上朝他們飛過來,套住了其中一個人的頭,倒蔥似的將人拉下來,發出去的箭直接釘在了樹上。

  而另一個,被繩子打偏了弓箭,朝著另一側she去,驚動了附近的守衛士兵。

  三個人損了兩個,另一個不做猶豫,見已經錯失了機會,不可能再將人打下來,即刻轉身攀著樹就要跳出去。

  那邊的弓箭手直接一箭she過來,正中他的後背。

  脫力後,整個人從樹上掉了下來,砸在了流雲的腳下。

  跪在後面些的官員抓轉過頭去,只瞧見那不遠處的樹晃動了下。

  流雲朝那邊的弓箭手打了個手勢,將人拎起來,用力掐住他的嘴,從腿間抽出了匕首,反過來在他的腮幫子上狠勁一砸,直接把牙給砸落了,摳出來後,那牙齒中間就嵌著一個藥囊,只要用力咬著就會破,這藥性,很快就能致人死亡。

  隨後抽了塊布綁在了嘴上,令他不能咬舌,將這三個人帶離了現場。

  此時的祭天台上,濟生大師已經誦經完畢,舉著奉天牌轉過身,高喊:“請皇上。”

  紀凜緩步走上祭天台。

  濟生大師將奉天牌交給了紀凜,由他祭天求雨。

  紀凜在祭天台放置的蒲團上跪了下來,三拜後起,底下的官員們跟著他起,再三拜後起,如此行了九遍禮。

  祭天求雨講的是虔誠,所有人臉上的神情都是慎重,人禍易躲天災難防,求雨為了天下蒼生黎明百姓,不再遭旱災的苦。

  起了些風。

  刮過祭天台上供桌下的布時,那布呈了波浪狀輕輕晃動著。

  從無風到起風,這就是好兆頭。

  底下跪著的不少官員臉上都有了激動的神情,高台上,祭天尚未完成,紀凜舉著奉天牌祈求大晉能風調雨順,最後還要寫下奉天之意。

  最後三拜,紀凜捧著奉天牌走下祭天台,將奉天牌交給了濟生大師,由他放回匣子內,送去大殿內供奉。

  快臨近正午,起風后天都沒那麼熱了,百官還留在廣場上,他們要隨回宮的車攆一同離開。

  這邊紀凜在大殿內跟著誦經的僧人們一起,誦念過後,拜別幾位僧人,在傍晚時離開了大佛寺。

  奉天牌還要在大殿內供奉七七四十九天,日夜受僧人誦經,其中王國公被留了下來,由他代替皇上留在此處,每日齋戒,前來參拜,直到七七四十九天後奉天牌被送回塔內方可回阜陽城。

  離開前,沈老侯爺拍拍王國公的肩膀:“切莫辜負了皇上對你的信任。”

  王國公一點都不想留在大佛寺里,這四十九日他可什麼都做不了,每日齋戒,還要和這些僧人一同念經供奉,但他說不出個‘不’字來,先帝在時,到大佛寺來祭天,也要留人下來,能被留下的都得感恩戴德,誰敢表露不滿。

  末了,沈老侯爺還要再添上一句:“大佛寺乃清修之地,有助於祛除雜念。”

  至於王國公心中多少不願意,沈老侯爺卻是沒興趣知道,這裡留下的除了王國公外還有一些侍衛,加上大佛寺內這麼多的僧人,這一靜一動,可都有人盯著。

  ……

  傍晚離開大佛寺,浩浩蕩蕩的隊伍,到山下時天色已經暗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