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一片的木槿花田,從山上往下看,特別的美,大家都說從未看到過這麼大的花田。”

  白玉瀅還是那神情,眼底卻多了抹意味不明,沈嫣執了杯子,輕輕轉著,嘴角笑意越濃。

  原來是有備而來。

  沈嫣特別的坦然:“山下有一些農戶,靠養花為生,那些木槿花就是他們種的,採收後拿去鎮上賣。”

  她當然知道白貴妃說的羨慕是什麼,無非想說是二哥哥帶她去看那花田,無非是想告訴她,她沈嫣過去還有個身份,是前太子的未婚妻。

  那是隱藏在這話的意,即便是明說,沈嫣也沒有回應她的必要。

  “是啊,若不是娘娘發現,大家也看不到。”白玉瀅掩了下嘴,從那木槿花上收回視線,看著沈嫣,“卻不想,我們入宮之後成了姐妹。”

  沈嫣臉上的笑意斂了幾分:“白貴妃,恐怕你是忘了,不論怎麼樣,我們都會在宮裡遇見。”姐妹就算了,她沈嫣平生就一個妹妹,待字閨中,尚未嫁人。

  不論是二皇子登基還是六皇子登基,她們都會成為宮妃,當初太子沒有出事,大婚之後,白家照樣會送白玉瀅入宮,這不是“卻不想”,而是“一定會”。

  白玉瀅自然聽明白了她的意思,眼神一閃,想要開口,沈嫣已經起身:“貴妃若是無事,就早些去延壽宮請安。”

  沈嫣走下亭子,白玉瀅緊握了拳頭,起身朝著沈嫣問了句:“沈嫣,你當真不記得了!”

  沈嫣停了下腳步,白玉瀅卻是不肯歇:“別人羨你和二皇子感情深厚,卻不想,這麼快你就都忘了。”

  “否則呢。”沈嫣轉過身看她,神情冷靜的不見一絲觸動,“我是不是該一頭撞死在柱子上,然後將這皇后之位讓給你。”

  白玉瀅拳頭緊握,抿緊著嘴,明擺著是認為她沈嫣不該入宮。

  見她如此,沈嫣冷冷道:“倘若今天登基的不是六皇子,白家與你,豈會多看他一眼?”

  第39章

  回到永和宮, 沈嫣在屋檐下站了許久, 進屋後,坐在窗邊看著院落,一言不發。

  木槿前來換了兩回茶, 見娘娘始終是這麼坐著,掩不住擔憂,又不忍打擾,將冷卻了的茶端出去,外屋門口, 快半個時辰過去, 紅鶯那氣還沒消下去。

  剛剛在延壽宮外花園裡, 白貴妃說的那番話, 她氣了一路, 這會兒是越發惱火, 見木槿出來, 將她拉到了一旁低聲問:“娘娘可說話了?”

  木槿搖搖頭, 紅鶯氣的跺腳:“你是沒聽到那白貴妃說了什麼,明里暗裡提到二皇子, 就是想讓娘娘心裡不舒服,娘娘才剛從二皇子的事裡走出來, 她就是不安好心。”

  “她提起來了, 必定是有目的。”木槿沒有跟著去延壽宮,所以花園裡發生的事都是聽紅鶯說的,她們兩個伺候娘娘那麼多年, 怎麼會不了解,前年二皇子出事時,娘娘是整夜整夜的睡不著,和皇上大婚後這心裡還鬱結著,一直睡不安穩。

  直到去年皇上和娘娘關係近起來,娘娘臉上的笑才多了一些,也不常發呆了,眼見著娘娘將二皇子的事放下,那白貴妃偏說那樣的話,就像是娘娘辜負了二皇子,不該入宮,不該和皇上這麼親近。

  “我就說那白家人沒那麼簡單,別看平日裡鬧騰的是姜淑妃,白貴妃就是掐准了娘娘最在意的事。”紅鶯越說越氣,“要按她的意思,難道娘娘這輩子要為二皇子守寡不成。”嫁都還沒嫁,真要說情分,皇上和娘娘相識那麼多年,也深厚的很!

  “她那是看著皇上近日常在永和宮,心裡不痛快。”木槿最擔心的,是娘娘想起二皇子的事,又會與皇上生分。

  “娘娘入住永和宮,執掌鳳印時她也不痛快。”紅鶯哼了聲,邁腿往裡走,“讓玳兒煮些湯,我進去看看。”

  屋內,沈嫣坐在那兒不知道看了多久,直到一陣風吹過,窗外栽著的幾株木槿輕輕搖擺,沈嫣換了個手托腮,半響,嘆了聲。

  在回永和宮的路上,沈嫣的心情很複雜,可回到永和宮之後,當坐在這窗前時,她想起一些事的時候,她發現自己並沒有像過去那樣,想到二哥哥的事情心裡就會很難受。

  她漸漸的放下了這些事。

  沈嫣的心情有些惆悵,有想念,還有些生氣。

  她難過二哥哥英年早逝,尚未來得及展露一番就離開了人世,她氣憤……白貴妃那樣的姿態。

  這些妃子之中,有誰是真心實意的想對皇上好的,不是衝著皇位的。

  沈嫣極少動氣。

  紅鶯走了進來,手裡端著玳兒剛剛煮的湯,喚了聲娘娘:“您中午都沒吃什麼,這是玳兒煮的小麵湯,您吃一點。”

  青綠泛著些透明的湯底,下面沉著些半指寬的小麵疙瘩,這樣的清湯麵是玳兒最擅長的,總能在一樣東西上想出無數種吃法來,紅鶯盼著娘娘見這個開胃,吃下去後心情能好上一些。

  沈嫣比紅鶯擔憂的要好很多,喝了一口湯後點點頭,正要說什麼,見紅鶯滿眼關切的望著自己:“怎麼了?”

  “娘娘……”以前在沈府時,夫人就不讓她們提起任何關於二皇子的事,入宮之後她們盼著娘娘趕快走出來,也沒人會提,紅鶯動了動嘴,不知道怎麼開口,半天憋了句,“娘娘,要不奴婢去把大寶抱過來陪您。”

  沈嫣一怔,想到自己坐了這麼久,她們這幾個估計是擔心壞了,便給了她一個笑顏:“這面不錯,讓玳兒放到宵食中去。”

  紅鶯看著娘娘慢慢將小麵湯吃了半碗,這心一提一放的,最後端著碗出去,對等在門外的木槿道:“娘娘沖我笑。”

  木槿放下心來:“那就好。”

  紅鶯想到了什麼:“皇上今晚是不是還來這兒。”

  雖說皇上來這兒已經不分日子了,但原來內庭記著的,十四十五是來永和宮的,木槿點點頭:“沒錯。”

  紅鶯猶豫了下:“我去把大寶抱來。”

  ……

  紅鶯操碎了心,直到皇上接連來了兩日,娘娘的心情一直都是好的,這才真正放下心來,彼時阜陽城內已經漸露了春意,二月初時,朝堂之上幾位大臣,因為今年小選取消的事還接連上奏了好幾次,姜家也在列,在這回沒有沖前面,泰州的事長了些記性後,現在就在後頭慫恿一些老臣上奏反對。

  朝堂上有不少老頑固,有些還是三朝元老,新帝年輕,大婚一年後宮無所出,去年還送出宮了一批。

  要說那一批送出宮的大小都是尋了錯的,那這小選萬萬不能省,皇家開枝散葉和皇上把持朝政是一樣重要的事,絕對不能忽視。

  若是按他們的意思,眼下宮中剩下的這些妃子,小選也是不夠的,人越多,早日生下子嗣的可能性才大,否則一國之君後繼無人,又怎麼對得起列祖列宗。

  好麼,搬出了先皇和紀家的列祖列宗,涕淚縱橫的述說愧對了先帝,枉為人臣,不能勸得皇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