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7頁
他在戰略性和大局觀上有優勢,在交際和經營上也有所長,可是說到底只是中人之姿,既不能一目十行也不能過目不忘,有時候一件事還要反覆斟酌才能做出決定,所以一旦事務多起來了,應付的就很吃力。
每到這時候,他就羨慕梁主蕭衍極厲害的頭腦,他不但博聞強識,而且記憶力超人,處理起公務來效率極高。
好在馬文才也不是剛愎自用之人,在察覺自己力有不逮後,便將公文分門別類了一番,交由任城王、陳慶之、賀六渾以及其餘擅長各類事務的人處理。
馬文才現在本該是集權的時候,比如以前的爾朱榮就恨不得將所有的好處全給自己人享受了,卻沒有人像馬文才這樣好像在培養左右手似的這般無私。
在發現他確實不是試探也不是作偽後,無論這些人以前如何看待馬文才,如今心裡都對他有了許多感激和佩服,也越發上心他交予他們的事情,務必不辜負他這難能可貴的信任。
而諸事纏身的馬文才,在接到建康遊俠兒的傳書時,竟然陰沉著臉在將軍府的院中干坐了一下午。
他無論如何,都沒想到蕭綱敢對謝家下手。
如果不是知道不可能,馬文才甚至都懷疑蕭綜不是東昏侯的私生子,那個蕭綱才是!
不知在同泰寺里的那位梁主要知道他的兒子做出了和東昏侯當年一模一樣的事情,會不會悲怒交加?
不,他甚至比東昏侯更甚,要知道東昏侯最昏聵的時候,也沒敢把屠刀對準烏衣巷。
在這個關頭還敢動謝家,蕭綱必有倚仗。
思及此,馬文才終於坐不住了,起身領著兩個侍從,一起出了門。
他們騎馬從將軍府出發,不過一刻鐘的時間就到達了目的地——永寧寺。
見到是馬文才來了,永寧寺的過往僧人無不紛紛合十避讓,對他是又敬又怕,唯恐禮數有所不周。
馬文才穿堂過院,終於到達一重重把守的小院,推開了屋門。
屋中正在抄寫佛經的僧人抬頭看了馬文才一眼,又若無其事地繼續抄寫,好似他的到來便如清風吹拂開了屋門一般。
然而他們兩人心中都明白,若有再見之時,必然是有什麼事情發生。
馬文才知道蕭綜慣會做戲,也懶得和他周旋,徑直說道:
“你那三弟蕭綱,將陛下軟禁在同泰寺了。”
第526章 角逐天下
馬文才從來都不是一個會立下極遠目標的人,和生下來就是皇子的蕭綜不同, 他的人生向來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剛剛重生時, 他想要的是不要重蹈上輩子的覆轍, 能讓父母安享晚年, 能振興自家的門庭, 在發現日日被夢魘所折磨無法擺脫這場噩夢後, 便毅然決然地去了會稽學館;
再後來,他想要天子門生, 想要成為流內清官,想要囤積物資以壯大自身, 無論是想要什麼, 便立下一個最近的目標, 再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正因為如此, 他在離開梁國時,也從未想過會在魏國做到如此之地步,他最開始想要達到的目標,不過是能夠擁徐州以自立, 成為一方諸侯, 再慢慢招兵買馬、在這亂世中有一方安身之地而已。
他那時想, 等他有錢有地有人馬, 也許過個一代兩代,到了合適的時機,便能成就一番霸業,使得扶風馬氏的名聲傳遍天下。
等真到了洛陽, 見了蕭綜,時局又發生了劇烈的變化,若非他扎紮實實一步步打下了根基,即便遇到了如此機遇,也成就不了現在的他。
蕭綜和馬文才恰恰相反。
從小以為是遺腹子的他,隨時做好了抽身離開的準備,他的目標虛幻而無目的,因為充滿不確定性,自己也是不知何去何從。
等到了魏國,他終於想通了自己要什麼、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卻因為出奔魏國而一無所有,變成了一個空有一身抱負而毫無基礎之人,唯有靠陰謀詭計和刺殺、竊取他人的勝利果實才能取得成功。
蕭綜的“想通”,改變了馬文才的未來;
而馬文才的“想通”,卻摧毀了蕭綜的一切。
他們就像是磁石的兩極,單獨存在時都能吸引到無數的助力,兩人一旦相遇,便有一方要被狠狠地推遠。
正因為如此,被奪走了一切的蕭綜聽到馬文才說出這樣駭人的事情時,連眼皮子都沒抬一下。
“馬將軍現在又是想要利用我做什麼了?難道父皇知道白袍軍沒有好好待我,不准你們回國?”
他被蕭寶夤送回後就被馬文才嚴密監視看管,除了那四個侍從再也接觸不到任何人,中途他也用過絕食、自殘等各種方法想要讓馬文才恐慌,然而等他發現馬文才根本就沒留在潼關後就放棄了這種犯傻的辦法。
雖然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但他篤定馬文才不敢對他如何,只要他父皇還在位一天,只要他馬文才想回到梁國,他的存在就有價值。
馬文才也不多說,直接將傅岐帶來白袍軍的那封勤王書丟在蕭綜的腳下,冷冷笑著:
“你以為我是在開玩笑嗎?”
蕭綜將信將疑地撿起了那封勤王書,一看到那熟悉的字跡,就知道這並不是封造假的書信。
他們幾兄弟都是用蕭衍的手書開蒙的,臨父親的帖子也不知臨了多少年,沒有人比他們更了解他的字跡。
每到這時候,他就羨慕梁主蕭衍極厲害的頭腦,他不但博聞強識,而且記憶力超人,處理起公務來效率極高。
好在馬文才也不是剛愎自用之人,在察覺自己力有不逮後,便將公文分門別類了一番,交由任城王、陳慶之、賀六渾以及其餘擅長各類事務的人處理。
馬文才現在本該是集權的時候,比如以前的爾朱榮就恨不得將所有的好處全給自己人享受了,卻沒有人像馬文才這樣好像在培養左右手似的這般無私。
在發現他確實不是試探也不是作偽後,無論這些人以前如何看待馬文才,如今心裡都對他有了許多感激和佩服,也越發上心他交予他們的事情,務必不辜負他這難能可貴的信任。
而諸事纏身的馬文才,在接到建康遊俠兒的傳書時,竟然陰沉著臉在將軍府的院中干坐了一下午。
他無論如何,都沒想到蕭綱敢對謝家下手。
如果不是知道不可能,馬文才甚至都懷疑蕭綜不是東昏侯的私生子,那個蕭綱才是!
不知在同泰寺里的那位梁主要知道他的兒子做出了和東昏侯當年一模一樣的事情,會不會悲怒交加?
不,他甚至比東昏侯更甚,要知道東昏侯最昏聵的時候,也沒敢把屠刀對準烏衣巷。
在這個關頭還敢動謝家,蕭綱必有倚仗。
思及此,馬文才終於坐不住了,起身領著兩個侍從,一起出了門。
他們騎馬從將軍府出發,不過一刻鐘的時間就到達了目的地——永寧寺。
見到是馬文才來了,永寧寺的過往僧人無不紛紛合十避讓,對他是又敬又怕,唯恐禮數有所不周。
馬文才穿堂過院,終於到達一重重把守的小院,推開了屋門。
屋中正在抄寫佛經的僧人抬頭看了馬文才一眼,又若無其事地繼續抄寫,好似他的到來便如清風吹拂開了屋門一般。
然而他們兩人心中都明白,若有再見之時,必然是有什麼事情發生。
馬文才知道蕭綜慣會做戲,也懶得和他周旋,徑直說道:
“你那三弟蕭綱,將陛下軟禁在同泰寺了。”
第526章 角逐天下
馬文才從來都不是一個會立下極遠目標的人,和生下來就是皇子的蕭綜不同, 他的人生向來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剛剛重生時, 他想要的是不要重蹈上輩子的覆轍, 能讓父母安享晚年, 能振興自家的門庭, 在發現日日被夢魘所折磨無法擺脫這場噩夢後, 便毅然決然地去了會稽學館;
再後來,他想要天子門生, 想要成為流內清官,想要囤積物資以壯大自身, 無論是想要什麼, 便立下一個最近的目標, 再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正因為如此, 他在離開梁國時,也從未想過會在魏國做到如此之地步,他最開始想要達到的目標,不過是能夠擁徐州以自立, 成為一方諸侯, 再慢慢招兵買馬、在這亂世中有一方安身之地而已。
他那時想, 等他有錢有地有人馬, 也許過個一代兩代,到了合適的時機,便能成就一番霸業,使得扶風馬氏的名聲傳遍天下。
等真到了洛陽, 見了蕭綜,時局又發生了劇烈的變化,若非他扎紮實實一步步打下了根基,即便遇到了如此機遇,也成就不了現在的他。
蕭綜和馬文才恰恰相反。
從小以為是遺腹子的他,隨時做好了抽身離開的準備,他的目標虛幻而無目的,因為充滿不確定性,自己也是不知何去何從。
等到了魏國,他終於想通了自己要什麼、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卻因為出奔魏國而一無所有,變成了一個空有一身抱負而毫無基礎之人,唯有靠陰謀詭計和刺殺、竊取他人的勝利果實才能取得成功。
蕭綜的“想通”,改變了馬文才的未來;
而馬文才的“想通”,卻摧毀了蕭綜的一切。
他們就像是磁石的兩極,單獨存在時都能吸引到無數的助力,兩人一旦相遇,便有一方要被狠狠地推遠。
正因為如此,被奪走了一切的蕭綜聽到馬文才說出這樣駭人的事情時,連眼皮子都沒抬一下。
“馬將軍現在又是想要利用我做什麼了?難道父皇知道白袍軍沒有好好待我,不准你們回國?”
他被蕭寶夤送回後就被馬文才嚴密監視看管,除了那四個侍從再也接觸不到任何人,中途他也用過絕食、自殘等各種方法想要讓馬文才恐慌,然而等他發現馬文才根本就沒留在潼關後就放棄了這種犯傻的辦法。
雖然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但他篤定馬文才不敢對他如何,只要他父皇還在位一天,只要他馬文才想回到梁國,他的存在就有價值。
馬文才也不多說,直接將傅岐帶來白袍軍的那封勤王書丟在蕭綜的腳下,冷冷笑著:
“你以為我是在開玩笑嗎?”
蕭綜將信將疑地撿起了那封勤王書,一看到那熟悉的字跡,就知道這並不是封造假的書信。
他們幾兄弟都是用蕭衍的手書開蒙的,臨父親的帖子也不知臨了多少年,沒有人比他們更了解他的字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