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
既然是叫「院士工作站」,那站長和負責人必然就是院士,因為這種輪派制度,每個工作站的站長任期幾年,就要看有沒有人接替。
「明年,我準備帶著我的團隊,去『院士工作站』和『技術轉化中心』,為地方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李教授說。
「您的意思是?」
江靜心中升起一種美好的預感。
「『院士工作站』是得到企業、國家和地方上三方支持的,在資金和設備上並不比研究所遜色。雖然在『院士工作站』里的晉升速度會比研究所慢,出的成績也不是那種大項目,但相對的,因為你在實際的解決技術上的難題,會得到很多在實驗室里得不到的鍛鍊。」
「你現在已經具備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操作經驗,缺乏的只是實際的項目管理經驗……」
李教授笑著說。
「如果你沒有入選斯坦福學術交流的人選,明年,我可以以『院士工作站』負責人的名義,為你寫一封薦書,推薦你去斯坦福那位史蒂夫教授那裡學習,並不會占用研究所的資源。同樣的,因為沒有用研究所的資源,所以在斯坦福學習期間的一切費用得由你自費,不過,這個現在對你已經不算什麼問題。」
且不提江靜的先生仇復是一位億萬富翁,就江靜自己,手裡現在也有每年一千多萬的專利授權費用,在美國生活工作綽綽有餘。
「一年後,等你學成歸來,我希望你能帶領團隊支持『技術轉化中心』,那才是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高層次產學研合體的有效載體。」
李教授對自己的弟子寄予了厚望。
江靜沒想到事情還能峰迴路轉,她甚至都已經做好了從此以後被研究所高層們「排擠」的心理準備,哪裡又能料到,李教授早已經為他們在研究所外撐起了一片天?!
「謝謝李教授……」
江靜激動到無法言語,「我一定會好好學習,不辜負李教授你的期望!」
就算李教授說的再怎麼平靜,任誰都知道到了李教授這個地位,最需要的就是榮譽和權威性,唯有在研究所里培養出更多的科學家才是最好的選擇,「院士工作站」說起來再重要,也不過是地方服務單位。
「其實去院士工作站,未必不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李教授一聲長嘆。
雖然在研究所不少年了,可他總是覺得自己和這個大環境格格不入。哪怕有些事情他都能理解,然而在情感上,很多時候是不能接受的。
相比較之下,去「院士工作站」和「技術轉換中心」做單純的技術攻關,為更多需要的企業和團隊進行技術支持,也許更符合他一開始走上科研道路的初衷。
江靜和他的性格如此相像,想必也會更喜歡工作站里的環境。
先前他沒有對江靜他們說出這個想法,是因為他不能確定有多少人願意和他去工作站,雖然只要他開口了,他手下的研究團隊們肯定會拗不過他這張老臉答應一起去工作站輪派,但心裡也許並不樂意。
他一把年紀了,名譽和功勞也得的差不多了,他不在意這些虛名和成果,其他人卻未必,所以他在私下裡讓人探了不少弟子的口風,大概只有一半人願意離開研究所去工作站,但是他已經很欣慰了。
尤其是江靜……
他看著江靜,心裡尤為滿意。
如果今天江靜答應了高層的條件去斯坦福,他恐怕未必會邀請她一起離開,更不用說推薦她去斯坦福的實驗室學習。
如果她占用了所里的資源,他哪有那個臉從所里「拐走」他們辛苦培養的科研尖子?
現在這個結局,也可以稱得上皆大歡喜了。
**
江靜解決了心裡最大的一樁遺憾,仇復也如願抱得美人歸,一切可以說是再圓滿不過。
婚禮在全國知名的婚慶策劃公司安排下有條不紊地準備著,仇復的公司也在郎晨的領導下蒸蒸日上,每天都在邁上一層新的台階。
喜帖終於印好的那一天,仇復和江靜給所有自己認識的親戚、朋友和同事們都發了出去,包括在外做「調查記者」,正為了一支「支教題材」紀錄片進行採訪工作的李薇薇,都輾轉地在當地支教站那裡接到了喜帖,準備抽空回來參加。
其他有過合作的合作商、媒體人士和微博里抽獎抽到的熱心網友更不必說,加上他們攜帶的同伴,保守估計這一場婚禮至少有上千人參加。
要不是仇復現在有錢了,婚禮還是贊助的,光安置這麼多人的飲宴廳,就要讓仇復荷包大出血。
等所有的喜帖都確認發出了後,準新郎官仇復再一次和婚慶公司確定過場地的布置後,走出大廳外,靠著某個花壇,撥出了一個電話。
不同於上一次一撥就掛掉,這一次,對方很快就接起了電話。
「仇復?」
通話那頭的章瑞帶著笑意說,「我在網上看到消息了,恭喜你啊,守得雲開見月明。」
「謝謝,謝謝。」
仇復傻笑著連連點頭,又順勢提出邀請,「十月十號,XX飯店,希望你能來參加我們的婚禮,做個見證。」
「我就不去了吧,我這麼個孤家寡人,去了也是觸景傷情,還給你的婚禮添了晦氣。」
章瑞自嘲地說。
「我現在心理都扭曲了,見不得別人舉行婚禮,一見就想到我和我前妻結婚那時候。」
「明年,我準備帶著我的團隊,去『院士工作站』和『技術轉化中心』,為地方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李教授說。
「您的意思是?」
江靜心中升起一種美好的預感。
「『院士工作站』是得到企業、國家和地方上三方支持的,在資金和設備上並不比研究所遜色。雖然在『院士工作站』里的晉升速度會比研究所慢,出的成績也不是那種大項目,但相對的,因為你在實際的解決技術上的難題,會得到很多在實驗室里得不到的鍛鍊。」
「你現在已經具備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操作經驗,缺乏的只是實際的項目管理經驗……」
李教授笑著說。
「如果你沒有入選斯坦福學術交流的人選,明年,我可以以『院士工作站』負責人的名義,為你寫一封薦書,推薦你去斯坦福那位史蒂夫教授那裡學習,並不會占用研究所的資源。同樣的,因為沒有用研究所的資源,所以在斯坦福學習期間的一切費用得由你自費,不過,這個現在對你已經不算什麼問題。」
且不提江靜的先生仇復是一位億萬富翁,就江靜自己,手裡現在也有每年一千多萬的專利授權費用,在美國生活工作綽綽有餘。
「一年後,等你學成歸來,我希望你能帶領團隊支持『技術轉化中心』,那才是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高層次產學研合體的有效載體。」
李教授對自己的弟子寄予了厚望。
江靜沒想到事情還能峰迴路轉,她甚至都已經做好了從此以後被研究所高層們「排擠」的心理準備,哪裡又能料到,李教授早已經為他們在研究所外撐起了一片天?!
「謝謝李教授……」
江靜激動到無法言語,「我一定會好好學習,不辜負李教授你的期望!」
就算李教授說的再怎麼平靜,任誰都知道到了李教授這個地位,最需要的就是榮譽和權威性,唯有在研究所里培養出更多的科學家才是最好的選擇,「院士工作站」說起來再重要,也不過是地方服務單位。
「其實去院士工作站,未必不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李教授一聲長嘆。
雖然在研究所不少年了,可他總是覺得自己和這個大環境格格不入。哪怕有些事情他都能理解,然而在情感上,很多時候是不能接受的。
相比較之下,去「院士工作站」和「技術轉換中心」做單純的技術攻關,為更多需要的企業和團隊進行技術支持,也許更符合他一開始走上科研道路的初衷。
江靜和他的性格如此相像,想必也會更喜歡工作站里的環境。
先前他沒有對江靜他們說出這個想法,是因為他不能確定有多少人願意和他去工作站,雖然只要他開口了,他手下的研究團隊們肯定會拗不過他這張老臉答應一起去工作站輪派,但心裡也許並不樂意。
他一把年紀了,名譽和功勞也得的差不多了,他不在意這些虛名和成果,其他人卻未必,所以他在私下裡讓人探了不少弟子的口風,大概只有一半人願意離開研究所去工作站,但是他已經很欣慰了。
尤其是江靜……
他看著江靜,心裡尤為滿意。
如果今天江靜答應了高層的條件去斯坦福,他恐怕未必會邀請她一起離開,更不用說推薦她去斯坦福的實驗室學習。
如果她占用了所里的資源,他哪有那個臉從所里「拐走」他們辛苦培養的科研尖子?
現在這個結局,也可以稱得上皆大歡喜了。
**
江靜解決了心裡最大的一樁遺憾,仇復也如願抱得美人歸,一切可以說是再圓滿不過。
婚禮在全國知名的婚慶策劃公司安排下有條不紊地準備著,仇復的公司也在郎晨的領導下蒸蒸日上,每天都在邁上一層新的台階。
喜帖終於印好的那一天,仇復和江靜給所有自己認識的親戚、朋友和同事們都發了出去,包括在外做「調查記者」,正為了一支「支教題材」紀錄片進行採訪工作的李薇薇,都輾轉地在當地支教站那裡接到了喜帖,準備抽空回來參加。
其他有過合作的合作商、媒體人士和微博里抽獎抽到的熱心網友更不必說,加上他們攜帶的同伴,保守估計這一場婚禮至少有上千人參加。
要不是仇復現在有錢了,婚禮還是贊助的,光安置這麼多人的飲宴廳,就要讓仇復荷包大出血。
等所有的喜帖都確認發出了後,準新郎官仇復再一次和婚慶公司確定過場地的布置後,走出大廳外,靠著某個花壇,撥出了一個電話。
不同於上一次一撥就掛掉,這一次,對方很快就接起了電話。
「仇復?」
通話那頭的章瑞帶著笑意說,「我在網上看到消息了,恭喜你啊,守得雲開見月明。」
「謝謝,謝謝。」
仇復傻笑著連連點頭,又順勢提出邀請,「十月十號,XX飯店,希望你能來參加我們的婚禮,做個見證。」
「我就不去了吧,我這麼個孤家寡人,去了也是觸景傷情,還給你的婚禮添了晦氣。」
章瑞自嘲地說。
「我現在心理都扭曲了,見不得別人舉行婚禮,一見就想到我和我前妻結婚那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