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之前一直埋怨的委員便是個典型的例子,他的實驗室里一個女人都沒有,從助手到研究員,全是清一色的男人。

  江靜的話一說完,不少人的目光就不由自主地移到他身上。

  「你們看我做什麼!」

  那個委員漲紅了臉說,「還有江靜,你說這些有的沒的幹嘛?我們要問的是你能不能保證幾年內不要生孩子!」

  「因為我以前從來不信『女孩子沒有後勁兒』和『女生在理工科上註定要走的艱難』這樣的話,但是現在我信了。」

  江靜忍住內心裡洶湧而來的委屈與憤怒,控訴道:「但是我們的『後勁兒』究竟是被誰拿走了?我們又為什麼註定要在這條路上走得艱難?哪怕我們已經做得比大多數男人都要好,好到勝過別人尸位素餐的地步,就因為我們是女人,依然要為他們讓路?」

  「他們不生孩子,他們就能做出『具有低功耗組合源結構的MOS電晶體』這樣的成果嗎?他們不為家庭犧牲,他們就能完成『基於標準CMOS IC工藝製備的方法』嗎?」

  江靜不甘地看向屋子裡的教授們,「還是教授們覺得以我和仇復現在的條件,是請不起保母,還是養不起孩子,需要讓一個科研人員委曲求全到回歸家庭放棄事業的地步?」

  這句話直擊要害,至少委員會的主任大人啞口無言,完全無法反駁。

  「我知道,只要我保證了,就一定能去斯坦福,但是,我不能做出這個保證。」

  江靜有著極為清晰的邏輯和思維,「一旦我開了這個先例,以後研究所里的女研究員們將再無『後勁兒』。你們會用約束我的標準來約束我的後輩們,你們會說,『看那個現在已經這樣那樣的江靜,以前也是對我們做出這樣的保證才得到這樣的地位的』。」

  「如果我做出了這樣的錯誤示範,其他人會錯誤的認為,努力是不重要的,過程也不再充滿淚水和汗水,只要『不生孩子』,就能換來這樣的地位和那樣的成績。」

  她已經明白了自己的取捨,此時像已經認命了一般的平靜。

  「她們本可以像我一樣,以科研成績而不是生育權作為籌碼換取機會,但因為我這個『承諾』,所有人就只會關注到『我承諾不生孩子』,而忘了我本就有靠自身成績贏取去斯坦福的能力,甚至我能有這個『保證』的機會,並不因為我能不能生孩子,而是因為我早就已經出類拔萃。」

  「我知道諸位教授是認可了我的成績,又不願承擔浪費資源的風險,才想到這個『兩全其美』的法子,但我不能承諾。」

  委員會的主任苦笑著,現在他不覺得自己是個「溫和的長輩」了,他覺得自己現在扮演的好像是個壞人。

  「現在女性的地位,是由無數的女性做出無數的犧牲和努力才得來的。我的先生說不能拖我的後腿,在我這裡也是一樣的。即使我不能給後來者們作為榜樣,至少我也不能拖她們的後腿。」

  做出這樣的承諾,嘗到了這樣的「甜頭」,研究所里將會再多一種無形的「潛規則」,而「潛規則」的對象,將是所有育齡內的女性。

  「我尊重各位教授出於研究所發展所懷有的顧慮,也尊重各位教授的決定。無論這個學術交流的機會我能不能得到,我都接受。」

  說完,她向著幾個高層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感謝,然後從從容容地離開了辦公室。

  一出了門,江靜便是一怔。

  門外站著的,是她的恩師李教授。

  見到學生出來,李教授擔心地上下打量著她,然後瞭然地問:

  「你沒有同意?」

  「嗯。」

  雖然在辦公室里表現的堅強,但在自己的老師面前,江靜還是表現出了自己的脆弱。

  「教授,對不起,我讓你為難了……」

  他們會越過李教授直接找她談話,顯然是在李教授這裡的「工作」進展不順利。

  進展不順利的理由,自然是因為他覺得江靜生不生孩子對她能不能做出學術成果沒有必然的聯繫。

  在某種意義上來講,他們這一對師徒都是研究所里的異類。

  「這沒什麼對不起的,你,哎!」

  李教授又是高興,又是可惜,最後對她招了招手。

  「你跟我來,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

  他帶著自己的愛徒來了他的獨立實驗室。

  「如果最後研究所沒有選你出去做學術交流,你也不要太失望,並不是沒有其他法子出去學習。」

  李教授看著情緒低落的學生,鼓勵起她。

  「你聽說過『院士工作站』和『技術轉化中心』嗎?」

  「聽說過,但是了解不深。」

  江靜搖了搖頭。

  「就像你上次為仇復的企業引薦所里的科研人員進行技術協助一樣,有很多企業都面臨著這樣那樣的技術難題,卻沒有能力和渠道去聘請足夠解決這樣問題的團隊。國家各大重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解決的是行業內的重點難題,但並不是精準解決難題,實際的研究成果,想要立刻轉換為產能,是很困難的。」

  李教授介紹著,「所以,國家和地方政府會邀請院士及其院士的團隊開設『院士工作站』,打造『院士經濟』,來推動地方上的科研創新和技術轉型。這種邀請一般是輪派制的,我們研究所的『院士工作站』是在高新工業園區建立的院士工作站,服務整個高新工業園區裡的軟硬體、集成電路與晶片企業和製造廠商,為他們『針對性』地解決技術上的難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