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當著阿凝的面兒就這樣哭號,錦珠在後面氣的很,阿凝面上平靜,心裡也是驚訝的。她沒想過,竟然是榮宜。

  這時,香雲一路忙忙地走過來,“三位姑娘,寰少爺回府了,說是抓回那張五了。”

  不多時,就有豐嵐院的人來帶走榮宜和秋萍。榮宛又邀請阿凝去抱悅軒坐坐,阿凝這會兒沒什麼心情,便捏了個藉口,回了銜思閣。

  倚念堂里,還剩下一臉呆滯的管姨娘,眼睜睜看著女兒被拖走,又撲在地上哭起來。

  姜氏問話張五時,那人嘴巴硬得很,後來還是榮成田支開了妻子,對張五說要上刑,他才嚇得開口指認,是榮宜嫉妒阿凝在府里受寵,給了銀子他,讓他使計支開了榮寰想叫阿凝回不了府。待問到黑衣人行兇之事,張五又是不知道,一輪重刑下來,人已經進氣兒多出氣兒少。

  此事回稟了老太太后,榮宜從此禁足倚念堂,輕易不能探視,且一年裡須日日抄寫經文三百遍,交由詹氏查看。知情不報的秋萍打了二十板子並發賣出去,至於那張五,刑後不多久就斷了氣。

  當然,這些血腥的細節只有少數人知道。傳出來的版本是已經把張五送官查辦了。

  阿凝知道這件事時,剛從溫軟的被窩中醒過來。

  秋困秋困,果然很困。錦環在她耳邊嘰嘰喳喳的,她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整個人如初生羊羔般的白嫩柔軟,讓人忍不住就想掐一把。

  “有如意桂花糖麼?”

  軟糯的聲音發出,錦環住了嘴,皺眉道:“姑娘有沒有聽見奴婢在說什麼?”

  “想吃如意桂花糖。”她眸光熠熠地看著錦環。

  錦環只得投降,給她準備點心去了。錦珠笑著上前來,伺候她起身。

  待方醒的那陣迷濛緩過去後,阿凝邊吃著桂花糖,邊後知後覺道:“方才錦環說了什麼?”

  小丫頭吃得很快,但動作卻極優雅從容。一雙妙目尚有亮亮的水澤,讓人心生憐愛之意。

  錦環立刻跟她說了榮宜的事情,想起那日的驚險,忍不住道:“沒想到五姑娘心腸這樣歹毒!真是人不可貌相!有其母必有其女!說不定真的像他們說的,五姑娘早就和那張五暗通……”

  “瞎說什麼呢,”阿凝臉色一沉,“我銜思閣的丫頭,可不許跟外頭那些人一樣,胡亂搬弄是非,編排別人。”

  錦環應了是,又在一旁暗自吐吐舌頭。姑娘這一會兒嬌嬌小女的模樣,一會兒威儀主子的架勢,轉變得如此自然。

  “何況……”阿凝想了想,道:“榮宜不是這等大膽的人。莫說黑衣人跟她沒關係,就是使計哄騙寰哥哥,也不像是她的主意,多半是旁人教唆的。”

  想必幾位長輩也是如此想法,所以對榮宜的處罰更多的是教訓。

  於是黑衣人到底是誰派來的,仍是一團謎。總不至於跟娘親說的那樣,只是有人臨時起意?阿凝無奈地想著。

  作者有話要說:  內宅告一段落=

  PS能堅持看到這章的都是可愛小天使呀= =後面會越來越精彩的~

  ☆、才藝初顯

  榮寰因那日害她遇襲,心中愧疚,原想上萬寶齋搜羅些玩意兒給她,可他知道這個妹妹是見慣寶貝的,思來想去,花了半日功夫,手編了一隻靈巧可愛的竹篾蚱蜢,聽說阿凝在藕花亭,便親自送了過去。

  結果阿凝看見那蚱蜢,嚇得後退好幾步,一臉花容失色。她撫著砰砰直跳的胸口,皺眉看榮寰。榮寰神色歉然,伸手摸摸頭,又笑道:“我忘記妹妹怕蟲子了。這個不喜歡不打緊,下回我送個更好玩兒的給你。”

  阿凝便又忍住恐懼瞧了那蚱蜢幾眼,“很精緻的模樣,下回你編點別的花樣兒吧,我一定好好收藏。”

  “哎!”榮寰笑呵呵應下,又瞧見阿凝身前的石桌上一隻針線笸籮,上面各色絲線一應俱全,笸籮邊是一塊繡了一半的帕子。他好奇地拿起來看看,“妹妹的手愈發巧了,這雙面繡是最難的,妹妹竟繡得這樣好。”

  不止阿凝,連錦珠都噗嗤一聲笑起來,“少爺怎麼連刺繡都懂呢!”

  榮寰年不過十五,雖然長出了一些少年男子的英俊挺拔,但仍有些憨厚稚嫩。五官清俊,性子舒朗乾淨,行事頗有章法,下人們都願意跟他親近。他又是根正苗紅的東臨侯嫡子,日後要承爵的,在府中地位可想而知。

  榮寰笑道:“經常看見母親給父親做針線,耳濡目染。”

  阿凝讓錦珠將針線之物送回銜思閣,她便和榮寰坐在藕花亭上說話。

  藕花亭是東臨侯府後花園的一處景點,近處有花藤蔓草,遠處有溪水淙淙,正值金秋時節,溪邊大叢大叢的野菊花,開出了燦爛熱烈的金黃,偶有微風吹過,送來陣陣花香,令人心曠神怡。

  “妹妹,你整日在府里待著,也不嫌無聊麼?”榮寰道。

  “這府里什麼都有,為何要出去?”

  “說的也是。”榮寰笑著,瞧著阿凝的臉,只覺小小的臉蛋兒嬌滑如剛剝殼的雞蛋,纖細可愛的絨毛在陽光下分毫畢現,一下下讓他心癢起來,伸手想捏一捏,又覺得自己這想法太奇葩了。

  他伸出的手最終又撓了下後腦勺,“妹妹生得跟小花兒一樣,該好好護在府里才行。”

  阿凝滴溜溜地看他一眼,似嗔似怪的,“哥哥不許這麼說。”什么小花兒,她是立志要成為賢良淑惠、端莊嚴明的主母的好嗎?就跟大姐姐那樣。

  榮寰被她那小眼神看的,只覺得再沒見過比他妹妹更玉雪可愛的了,哪裡有不隨她意的,“不說不說,妹妹想要怎麼樣就怎麼樣。”

  阿凝以手支頤,憂愁道:“不出門原沒什麼,但,就是有些想念方鑒樓了。不知近日有沒有新冊子出來。” 若是方鑒樓是建在東臨侯府的那該有多好。

  方鑒樓位於上京城城北。大齊重文,前朝正德帝鼓勵民間人人讀書習文,並在上京城建了一座收藏各種經史子集的書樓,供百姓看閱,最初名為百閱樓。正德帝的願望固然美好,但不大現實,尋常百姓日日為衣食住行奔波,哪裡有空去看書?這樓自建起就門口羅雀。

  到了景元這一朝,景元帝將百閱更名為方鑒,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命人全國各地搜集書冊民謠,翻新樓中所藏書冊,雖比不得四書五經的正統,但也別有趣味,倒吸引了一些閒暇時間頗多的貴府子弟前去閱看。

  阿凝是個小書迷,過去她隔月就要去一次的。這個月因遇襲事件,她便沒出門。

  榮寰寬慰道:“前幾日我才去看過,並沒什麼有趣的。以後若有好書,我就帶你去。”

  阿凝笑著點點頭。

  榮寰又道:“你若是不願意出門,我就抄來給你看。”

  阿凝笑出聲來,“這倒不必。”這哥哥對自己的疼愛,比起大姐姐來也不差了。

  想起大姐姐,阿凝又斂了笑意,“上回墨哥哥來看我,大姐姐卻沒來。不曉得她如何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