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聞得柳妃所言,洪帝卻是沒有立即回答,只從御書房內的書桌之上抽出一本鑲著金邊的異國國書,隨手扔到了柳妃的跟前。

  見此,柳妃妖艷的面上一愣,伸手將地上的國書撿起來翻開,一時之間,真箇人都僵立在那裡。

  “兩個月之前,烏孫國國王五十大壽之計,安陽與烏孫國大將軍圖謀烏孫國皇位,在烏孫國國王的酒宴上下毒,烏孫國王雖然無礙,烏孫皇太子卻是因為誤飲毒酒被毒死了。這件事令烏孫國國王十分惱怒,故而下了廢后的國書。為表明此事並非大周圖謀烏孫之舉,朕已經忍痛將安陽交於烏孫國王處置”。

  “兩個月······”看著國書上的批文,聽著洪帝冰冷的話語,柳妃幾欲癲狂,撲上前來抓住洪帝的衣襟,尖叫道:“皇上,安陽可是你的親骨肉哇!你當真如此狠心!”

  一旁的柳太后聽到洪帝所言,原本隱忍的一口血瞬間涌了出來,強撐這站起身來,亦是抓住了洪帝身上的龍袍,喘息不止的說道:“蕭臨天,當初若非哀家,你如何能坐上這皇位,你如今就是這樣來回報哀家的嗎?”

  聽言,洪帝眼中寒意肆虐,一手揮開那一雙褶皺不堪,行將就木的手,淡淡道:“太后此舉的確是仁德,這些年朕謹守孝道,也算是對太后的回報。不過父皇的遺命,朕永不敢望,故而太后也不必如此憤慨”。

  聞言,書房中的柳太后柳妃皆是目露驚恐之色。

  “昔年柳氏家族獨攬朝政,父皇明知自己被下了藥卻也只能隱忍,暗中為朕部署,為的就是羽翼豐滿的一天由朕為幼時將朕撫養膝下的養母良妃報仇。這些年柳家的勢力一點一點被朕剝落,如今放眼朝堂,才真真正正是我蕭家的天下,至於安陽與安平······”,說到此處,洪帝頓了頓,挪開已經上那已經滿是鮮血的手後喃喃的言道:“不過是孽種而已”。

  書房之內,幾欲瘋狂的柳妃再也顧不得榻上已經開始翻白眼的柳太后,一雙杏眼之中滿是不可置信,望著眼前輕描淡寫的說著話的男子從書房的牆上把劍指著對面的洪帝,渾身顫抖地問道。“你說什麼?你再說一遍,我的皇兒怎麼可能是孽種!”

  看著拿著泛著寒光的長劍直指著自己的柳妃,洪帝面色極為沉靜,並不曾回答柳妃的問題,面上卻是晦暗莫名。

  “朕曾對皇后說過,這世上傷她的朕都不會放過。當初是誰安排的一切讓她亦胎氣大動提前早產,柳妃該不會忘記了吧!你既然傷了她,就要付出應有的代價!”。

  “那不是我······”,望著男子猶如利刃般的目光,柳妃急欲辯解,最終卻發現一切都是枉然。

  半晌,柳妃突然間大笑起來。笑過之後,卻是滿腔難以宣洩的恨意。

  “皇后······皇后!原來你的心裡頭當真永遠只有她!這麼多年來什麼靜妃,什麼董妃,這些所謂的寵妃都不過時幌子!”,想到自己心心念念了幾十年,為之爭鬥的男人,居然這般的對待自己,連帶著自己所生的子女都要落到客死異鄉的下場,孽種······柳妃咬著牙,目露瘋狂之色,手中拿著的劍不受控制的便往前砍去。

  沒有意料之中的刀劍刺入身體的聲音,卻有一股血腥味在御書房中瀰漫開來。

  望著被男子握住的劍上一路流下來的血跡,柳妃當即意識到了什麼,卻是在片刻之間,劍繞頸項,空留下滿腔的怨憤。

  “柳妃於御書房行刺,當場伏誅”

  隨著男子手一揚,雙目瞪大的柳妃就這麼直直的倒在了柳太后的身邊,血水順著御書房軟榻上的矮几子流到了渾身僵硬的無法動彈的柳太后身上。讓原本就已經臨近大限的柳太后瞬間身體抽搐起來。

  “父皇曾經說過,太后百年之後斷不可與他合葬,無論生死,不復相見,故而太后百年後,朕會在父皇身邊留一座空棺,至於太后的寶身,朕會命人火化之後,投于田地,化為塵土,也算是太后為世人做的唯一的貢獻”。

  “你······”,聽到洪帝極近冰寒的話語,柳太后口中的鮮血瘋狂的湧出,人已然是不行了。

  然而,立在榻邊的洪帝冷冷看著的洪帝卻是又說出了一個讓柳太后承受不了的事實。

  “有一件事,父皇曾經提起,朕想,太后薨逝之前定然會想知道。當初康親王染上重症,不是偶然,一切······都是父皇的安排”。

  御書房內喘息的聲音戛然而止,聽完洪帝所說的事,苦心算計數十年心有不甘的柳太后終於頭一歪,掐斷了最後一絲聲息,

  靜立了許久,洪帝將手中的劍扔至一邊,望了一眼御書房內倒著柳太后與柳妃,大步朝外走去。

  隨著洪帝邁出書房的大門,門外太監李德洪亮的聲音在御書房外響起。

  “太后,甍!”

  ☆、第八十八章:想你

  “話說這福壽膏那是遺禍大周多年,那柳國公竟然在荊州的別院裡藏了一千擔的福壽膏,當真是了得”

  “幸虧世子爺英明,把這些個害人的東西給找出來了。那柳國公的女兒不知廉恥,被他自己給弄死了,在金鑾殿上還想攀誣錦親王世子,實在是不要臉”。

  “那柳妃為了逼聖上收回讓對柳家制裁旨意,竟然拔劍相向,實在是膽大包天,說不定啊,柳家弄這些福壽膏賺的銀兩就是用來謀朝篡位的,眼見著不行了,就狗急跳牆了”

  “當今聖上實在是仁德,就這樣,那柳太后甍了之後還親手扶靈風光大葬了呢!連柳太后的嫡親的孫子康親王都遠遠的站著”

  ······

  時間一轉眼過去了三個月,藥仙堂的閣樓之上,聽著對面新開的茶館中百姓們的議論之聲,歇下來的如歌同青鸞等人皆相視一笑。因著接到幾個棘手的醫案,藥仙堂的醫師們便央著風管家將如歌請過來搭把手,如今聽得最多的還是那柳國公私藏福壽膏被抓的事。

  原本是替青鸞查冤情的,結果蕭夜玄的屬下們卻因為青鸞的事查到了柳國公在荊州的愛妾居住的那所別院,既而找到了別院密室中的千擔的福壽膏。又碰巧柳家的人撞到了蕭夜玄的箭靶上,一射一個準。柳家就這麼倒了,現在想起來實在是有些不可思議。

  猶記得前生這柳家在自己離世之時,柳太后雖然已然甍逝,柳家卻還算的上是京城之中的高門之一,而如今卻······莫非這也是重生帶來的連鎖反應?

  是了,不僅僅是自己與夜玄的命運發生了改變,周圍的一切似乎都有了異樣的變化呢!

  看了一眼身邊同青兒一般有了燦爛笑容的青鸞,如歌心裡由衷的感到高興,柳國公被查了出來,郁家的人得到了平反,聖上為了獎勵提供福壽膏案件線索兼彌補對郁家的冤假錯案,給青鸞封了一個縣主的位子,誰知青鸞卻是個傻的,頂著縣主的頭銜只願留在如歌的身邊做個大丫鬟。不過現如今的青鸞已然是脫胎換骨,不同往日那沉悶的性子,變得開朗了許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