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姑娘聽蕭源三人這麼一說,臉色有些發白。

  “這樣吧,三姐你還是回去和姐夫商量下,若是——”蕭源還真想不出該怎麼稱呼那家人,“真有什麼為難的地方,只要姐夫開口,我在吳郡鄉下,有個小莊子,全是上等水田,平時也沒什麼人過去,我可以租幾畝地給大家暫時安身,租金的話,一切好說。”

  “我——”三姑娘喏喏的不敢說話。

  二姑娘說:“三妹,雖說我們都是庶出,但也是家裡金尊玉貴養大的,沒道理出嫁後就要別人牽著鼻子走!有些事,還需要自己掂量著才行,別老聽其他人的。”她頓了頓,又親昵的拉著她的手說:“當然我們做女人的,對手上有多少錢一定要清楚,就算為了孩子,也要自己把著,回頭我教你好好算算帳。”

  “嗯。”三姑娘吸了吸鼻子。

  這時二姑娘的陪房匆匆走來,“娘子,家裡來人說,蘇姨娘剛剛胎動了,產婆說是快生了。”

  二姑娘微微揚眉,“不是才九個月嗎?怎麼這麼快就生了?”

  “據說是花園散步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下。”

  “蘇姨娘是誰?”蕭源問。

  “以前伺候夫君的老人了,母親瞧她溫順,就抬了她當姨娘了,之前就生過一個女兒了,希望這胎能是兒子,不然家裡就兩個女兒也太不熱鬧了。”二姑娘笑的溫婉,她入門後生了一女後,肚子就一直沒動靜,不過二姑娘也不急,反正能生,先養好身子再說。就跟大姑娘一樣,生了女兒後,隔了三年才又懷孕的,唯一的區別是,大姑娘沒有喜歡給兒子塞妾的婆婆,而她有。那個妾是張道玄目前唯一有子嗣的妾。

  蕭源和蕭妙容訕笑,三姑娘點頭附和,“是啊,最好是是兒子!”

  蕭源舉起茶盞,輕啜了一口,五月初五生的兒子,還是庶子,除非他是孟嘗君轉世,不然想出頭還真難!不過有二姐在,他想當孟嘗君也困難,一口氣起碼解決三個,還不髒自己的手。

  一個庶子的出生,並沒有在大家心裡掀起多少的波瀾,可但剛從應天傳來的消息,卻讓蕭家人振奮了!蕭澤升官了!一下子從四品的閒職官員,升為了正三品的翰林學士!這下可把蕭家人驚喜壞了!翰林學士是專門給皇帝寫詔書的,屬於心腹近臣,但凡內書令都做過翰林學士啊!蕭澤還不到三十,就能升到如此官職,將來定是前途無量啊!聽到這個消息,蕭源一點都不意外,她爹都貶官去秦州了,如果大哥還不升官的話,蕭家也別混了!

  這個消息,也讓二姑娘有光明正大的理由,可以不回去了,她要留在娘家慶祝!在蕭家的宴席還沒有散去的時候,蕭源等人就聽下人來報,蘇姨娘生了,是個兒子,但被張道玄的嫡母,連兒子帶姨娘一起送到鄉下莊子裡去了,連那個庶女也被一起送走了,據說同時被送走的還有兩個小妾。

  作者有話要說:說起紅配綠的問題,最近找一篇資料,上面寫的我很感慨

  我想每個國家,都有著最具代表性的本國傳統顏色,說兩個最為熟知的,中國紅與中國黃。然而很多人不喜歡所謂的傳統顏色,嫌它俗氣,艷麗,鄉村味。對於這一點,我們只能惋惜地嘆一聲:中國傳統文化流失斷層得太厲害了。要知道,我們的傳統色彩遠非只有奪目的紅黃二色。中國古色,原是以婉妙,雅致,鮮妍為特點的。而那些筆墨難以形容的色彩,更是都有著自己獨特而美麗的名字。灰褐不叫灰褐,叫秋香色,棕黃不叫棕黃,叫琥珀色。青色有雨過天青和鴨蛋青,綠色有紺碧色與松花綠……文化的斷層,使這些美麗的顏色只能在染坊和裁fèng店的簿本上找到。

  張愛玲說過,現代人往往不喜歡古人的配色,紅配綠,綠配藍,看了俗氣。殊不知古人的配色,講究的是“參差的對照”,譬如,寶藍配蘋果綠,松花配大紅,蔥綠配桃紅,只是我們已經忘了從前知道的。這話不假。中國的古色,以中和色居多。原色,高純度色彩是很少在生活中用到的。更不可能出現大紅大綠這樣的搭配。

  我找了兩張圖,給大家看看古代的紅綠配,當然這是今人復原的

  ☆、82、前夕

  端午節過後,天氣就越發的熱了,大長公主從端午節過後,身體就一直不好,每天睡得多,醒的少,但又查不出什麼毛病,不知道請了多少太醫過來,都只說慢慢養成,熬過冬天說不定能好,連方子都沒有開,只寫了幾張調理的食單。眾人心裡都有數,大長公主是年紀大了,期限到了,長公主就吩咐下人開始準備大長公主的後事了。

  大長公主今年已經九十三歲了,就算過世也是喜喪了,所以大家雖然有些傷心,但也沒太多的意外,家裡最難受的就是蕭源,生母早逝,從小蕭源都是曾大母呵護著長大的,在她心目中,大長公主又像自己的奶奶又像自己的母親,就算知道她時間差不多了,活得也夠久了,但真的到了這一天,蕭源又覺得無法接受。她丟開了所有的事,整日整夜的守著大長公主,等她醒來,就開心的上去同她說笑逗趣,等她睡了就退到偏房看書。

  長公主見了也只嘆了一口氣,隨她去了。陸神光倒是想回來,但被長公主勸下了,家裡不缺人伺候,蕭澤自從升官後,越發的忙了,陸神光待在應天還能多照應點他。再說現在大房子嗣也太少了些,蕭澤、蕭沂成親也不少時間了,可現在家裡就練兒這麼一個孩子,長公主總想著陸神光能多生幾個,蕭家的孩子還是太少了。蕭澤升官和大長公主生病的事,長公主也派人去告訴了蕭珣和蕭沂,讓他們提早做好準備,卻不想——

  “你說什麼?你們被搶了!”長公主不可置信的問。

  蕭源也吃了一驚,望著那些身上還帶傷的家丁,怎麼會被搶呢?本來她還奇怪呢!怎麼才出門一個月不到,就回來了。

  “我記得你們一共去了一百人!”長公主沉下臉問,這些家丁是蕭家的部曲,就算比不上身經百戰的正規軍,也不至於被幾個流寇打倒吧?

  “是的。”為首的總護衛羞愧的低下了頭,“小的有負公主託付。”

  “理由。”長公主並沒有生氣,“為什麼會這樣?”

  “我們路上遇到了十二批流寇。”總護衛低聲說,“那時候才剛到徐州呢!”

  “什麼!”長公主和蕭源同時驚呆了,“才到徐州,你們就遇到了十二批流寇?”

  難道外面已經這麼亂了?蕭源一直聽說最近民變四起,卻不知道居然這麼嚴重!自從平王造反後,大秦像是得了什麼傳染病一樣,造反的已經不僅限於下層百姓了,很多各地的官員都開始造反了……應天的形勢一天比一天緊張,前兩天大嫂還來信說,大哥前幾天一連五天都待在官署,前天好容易回家,倒頭就睡了一天一夜。正是這樣,大母才不讓大嫂回來的,畢竟大哥的身體更重要,而吳郡目前還沒有什麼大事。

  “大母,既然都搶了,人沒事就好了,東西可以再送嘛。”蕭源悄聲對長公主說。

  長公主蹙眉,“東西被搶了,你們就這麼回來了?還有阿牛呢?他怎麼沒回來?”

  總護衛說:“當時我們正好途經徐州,想起徐州的梁將軍和三郎君有幾分交情,就去找了梁將軍。梁將軍知道後,二話沒說,派了一隊衛士幫我們把東西追回來了。他說路上危險,讓我們受傷的人先回來,剩下的人,由他派人護送去通州,大管家受了輕傷,但堅持跟著梁將軍的人走了。”

  “你們都先下去吧,讓府里的大夫好好包紮下傷口。”長公主淡淡的說,“罰你們少領三個月月錢。”

  “是。”眾位家丁大大的鬆了一口氣,三個月月錢的懲罰比他們所想的輕多了。

  “阿盛倒是交了一個講義氣的朋友。”長公主對小孫女說。

  “梁大哥是武人,想來總會帶著幾分武人的豪氣。”蕭源說。

  長公主不置可否,“元兒,我和你曾大母商量了下,想十月初八給你辦笄禮。”

  “十月初八?”蕭源怔了怔,她原本是想等父親回來後再舉辦笄禮的,但曾大母之前也和自己提過,想讓她今年就辦了,蕭源抿了抿嘴,她理解曾大母的想法,但還是很傷心……

  “傻孩子。”長公主摩挲著蕭源的腦袋,“好好準備這次笄禮,讓你曾大母高興高興。”

  “嗯!”蕭源用力的點頭。

  “蕭管家,你看看這些可是你們失散的物品。”許先生笑呵呵的問著蕭府的大管家。

  “不錯,正是這些!”蕭管家是蕭家的世仆,對蕭家忠心耿耿,後來蕭逸就讓蕭管家的爺爺姓蕭,也是蕭家難得的蕭姓的僕役,蕭管家一家都引以為榮,平時辦事都非常的妥帖。這次送信出了這麼大的事,他自責不已,不顧許先生的勸阻,一心要留在徐州,堅持要把東西送到蕭沂手上才安心,“就是——”蕭管家皺了皺眉頭。

  “怎麼了?”許先生關切的問,“還缺什麼嗎?”

  “不!基本上都在了,就是還有幾封家書……”蕭管家覺得有些奇怪,不僅家書不見了,而且這些東西也有些古怪,看起來都像是家裡送到通州去的東西,但又有一點說不出的古怪。

  “家書?”許先生吃了一驚,“還有家書失散了嗎?我再讓人去問問那些流寇!”

  “那就有勞許先生了!”蕭管家手在逃跑的時候,被流寇砍傷了,正在養傷呢!在倉庫站了一會,他就覺得頭暈眼花,許先生一見不對,吩咐了兩個軍士扶他回房休息,自己徑直去了梁肅的房間。

  梁肅鎮守徐州,平時絕大多數時候住在軍營里,城中的將軍府幾乎不來,這次蕭家人來了,才讓他一連幾天都住在城中。

  “將軍。”許先生對低頭不知道在幹什麼的梁肅說,“蕭家的管家說,好像還少了幾封家——”許先生的目光在看到梁肅在幹什麼的時候突然頓住了——

  他看到梁肅一向用來殺敵挽弓的手,此時正輕手輕腳的將一張張皺巴巴的紙壓平,有些被撕碎的紙張,他還細心的用白紙拼貼補好了!

  “將軍你在幹什麼!”許先生覺得自己的腦子不夠用了。

  “這些紙都被人扯爛了,我修補一下。”梁肅緩聲說,精緻的線描小人、端莊秀雅的字體,一看就知道是蕭源畫的,也只有她有這份心思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