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蕭家對兒子和女兒的教育不同,練兒再受寵,都不會向蕭源小時候一樣嬌寵,蕭源是被奶娘抱在手裡長大的,直到四歲才自己單獨走路,練兒現在摔倒了,也不許下人去扶,都是他自己爬起來的。小時候家裡所有人和蕭源說話,都是花花、糕糕,玩疊字的,可在教練兒的時候,連下人都不許和練兒這麼說話,桂花就是桂花,不許以花花代替。

  “練兒真乖。”蕭源眉開眼笑的親了親他嫩嫩的腮幫子,小心的將他小肥爪上的桂花取下來,放入自己的香囊里,然後親自給他洗手,切了半個花紅,用小勺子給他刮果肉吃。

  “咯咯——”練兒開心的手舞足蹈,在他簡單的小腦袋裡,姑姑是他除了娘最喜歡的人,姑姑會陪自己玩,會和自己說話,會給他好吃的東西,還會跟他玩親親……

  陸神光進來,就見小姑溫柔的拭去兒子嘴邊的果泥,又用乾淨的帕子蘸了清水,仔細的擦拭著他一口小牙,照顧的比奶娘還精心,心裡不由暗嘆,難怪阿茂老讓自己過去在應天住段時間,總說家裡有元兒照顧練兒,她有什麼好擔心的。

  “娘!”練兒一見自己娘,中氣十足的喊道。

  “乖。”陸神光對兒子慈愛笑了笑,給大長公主請安後,才坐到了兒子身邊,蕭源把練兒交給大嫂抱,母子的血緣關係是最親的,雖然陸神光平時忙於家事,不怎麼照顧兒子,可練兒還是非常依戀母親的。

  “你大母身體好點了吧?”大長公主都九十二歲高齡了,長公主也七十多歲了,前段時間不甚染上了風寒,在床上休養了大半個月了,蕭源和陸神光是天天過去伺候,直到前幾天才好一點的。這兩位公主已經是皇室年紀最大、輩分最大的長輩了,連顧太后貴為太后之尊,也不敢怠慢兩人,聽說長公主身體不好,補品頓時如流水般從應天送來。

  “好多天,本來今天要來看曾大母的,被我勸住了。”陸神光說。

  “你讓她好好養身子,別惦記著我,我好著呢。”大長公主半眯著眼睛問,“我聽說,前幾天你大母想讓你去應天住上幾天?”

  “那是阿茂自作主張,家裡一堆事,我怎麼能離開呢!”陸神光笑著說。

  “家裡能有什麼事?”大長公主道,“你是該去,反正應天離吳郡這麼近,水路一天就到了。”

  “可是——”陸神光有些遲疑。

  大長公主說:“家裡事情再多,也比不上子嗣重要,我還等著你再給我生幾個小玄孫呢!”之前她們沒讓陸神光去,主要是她新入門,如果馬上去了應天,對家務就不能完全掌握了,而且她又剛生了孩子,生孩子太過頻繁,對身體不好,所以長公主和陸夫人達成了共識,留她兩年,現在她身體也養好了,對蕭家也徹底熟悉,去應天住上幾個月也不礙事,再不去的她年紀再大一點,生孩子就困難了。大長公主當然希望,陸神光能生越多嫡子越好!

  陸神光被大長公主打趣的紅了臉,“曾大母,元兒和練兒都在呢!”

  大長公主哈哈大笑,拍了拍她的手,“反正練兒的生辰也過了,你帶著練兒和元兒一起去應天玩幾天。”其實練兒還小,除了已經過了的命名禮和抓周之外,可能要到行冠禮的時候,才會大辦生辰,但不大辦,不代表不辦,蕭源總喜歡在家人生辰的時候,親自下廚做幾個小菜同大家一起吃。這麼多年來下來,蕭家人也習慣了,更喜歡這種過生辰的方式。

  “是。”陸神光這次沒拒絕,蕭源也沒說不去應天,因為今年不一樣……今年是她生母顧紋逝世十年的日子,蕭澤、蕭沂和蕭源都想給母親做一場大法事,但家裡曾大母、大母和父親都健在,尤其是曾大母和大母這幾年身體也不是很好,他們不好在家裡做這種法事,故聯繫了棲霞寺,在棲霞寺里做法事。

  “曾大母,我去看看大母。”蕭源和陸神光陪大長公主吃完朝食,見大長公主又開始打瞌睡了,互視了一眼,起身告退。

  “你們去吧。”大長公主微微頷首,“一會我讓人把練兒送過去。”

  “是。”兩人一起告退。

  “元兒,我以後要真留在應天的話,練兒就要麻煩你了。”陸神光同蕭源在走廊里慢慢走著,她這次可以帶練兒去應天,但不可能讓練兒一直留在應天,因為大長公主和長公主捨不得。

  “大嫂你這是說什麼話。”蕭源笑著說,“練兒也是我侄兒,我就不能照顧他?”

  陸神光噗嗤一笑,“也不知道你哪裡來的耐心,居然肯這麼照顧小孩子。”

  “練兒是我侄子,當然和其他孩子不一樣,我對他沒耐心,還能對誰有耐心。”蕭源輕搖紈扇,“對了,大嫂,我想央你做一件事?”

  “什麼事?”陸神光問。

  “你也知道我身邊那兩個大丫環朝飲、夕餐,年紀也不小了,我想央你給我找幾個條件好些的管事之類的,把她們嫁出去。”蕭源說,其實她之前想過給兩人脫籍,去外面嫁給良民,做正頭娘子,但後來才打聽到,這在大秦是不可能的,因為大秦律法清楚寫明了,良賤不婚!蕭家下人每個月有月錢,在蕭源看來是很正常的事,在下人看來,是蕭家大善的象徵,因為一般家族都不給下人月錢的。而且兩人也不願意脫籍,一聽要蕭源要給自己脫籍,嚇得都快哭了!

  “那你房裡不又少了兩個大丫鬟?”陸神光問,這兩個丫鬟好像才當了半年左右的大丫鬟吧?“她們伺候你不精心嗎?”

  “也不是,我就覺得她們年紀也不小了。”蕭源微微一笑,“也該嫁人了,至於空出的兩個丫鬟,我覺得雙喜、雙福就不錯。”

  “她們?”陸神光想了想,“她們年紀不是也不小了嗎?”

  “她們不想嫁人了。”蕭源說,其實她之前也不想雙喜、雙福當自己貼身丫鬟的,畢竟她們是外人送來的,見兩人都快二十了,也想讓兩人找個好人家嫁了,卻不想兩人跪在自己面前,賭咒發誓要一輩子不嫁人,伺候自己,差點還把頭髮剪了明志。後來想想這兩人這幾年伺候自己也忠心耿耿,人也寡言可靠,就先留下她們了。

  至於朝飲、夕餐,蕭源壓根沒想讓兩人當太久的貼身大丫鬟,她們已經不合適留在自己身邊了,尤其是朝飲。不是說女孩子多讀書不好,而是在這個時代,懂得太多卻又身為賤籍,且思想又深受這個時代的局限,本身就是一種悲劇。蕭源能做的就是提高她們的身份,讓她們以大丫鬟的身份找個相對比較好的人家,反正她身邊的丫鬟都要嫁人的。

  陸神光想了想,“元兒,朝飲、夕餐她們,畢竟是伺候你長大的。”她也不喜歡這兩個有些被小姑寵壞的丫鬟,但雙喜、雙福是別人送來的。

  “我知道。”蕭源說,“大嫂,你放心吧,我心裡有數,再說蕭家什麼時候缺過丫鬟了。”先考驗她們一段時間,要是不行,就送走兩人好了。

  “也是。”陸神光笑了,小姑到底是公公和夫君教出來的蕭家女兒,該下決斷的時候肯定不會猶豫的,只是夫君也曾多次和她自己嘆過,他這個妹妹就是過於仁厚,擔心她將來行事太過優柔。陸神光倒是覺得,小姑這樣也不錯,有自己的行事規矩,還能維持一份善心,已經很不錯了。哪能照著他的要求來?他那要求訓練自己兒子差不多!

  “少夫人,二娘子請您過去。”一個小丫鬟快步走過來,口齒清晰的回報陸神光。

  “怎麼回事?”陸神光問。

  “據說是卓大郎君上門提親。”小丫鬟說。

  “卓家?”陸神光和蕭源對視一眼,心中疑惑,怎麼卓家人又來提親了?不是上次就拒絕了嗎?

  ☆、73、風起(中)

  小丫鬟說的二娘子,就是蕭珈的妻子庾氏。蕭珈目前和蕭沂、蕭清都在通州,蕭沂是鹽官,蕭珈和蕭清就負責和鹽商打交道,兩人忙不過來,蕭珈把自己兩個兒子都叫過去了,所以目前庾氏只跟孫子、孫女和未出嫁的小女兒蕭妙容住一起。

  本來日子過得也太太平平的,尤其是蕭珈去了鹽礦後,家裡的日子更是一下子富裕了許多,生活滋潤了,庾氏人更顯年輕了。尤其是蕭妙容,今年已經十五歲了,溫柔嫻靜,瑞麗端莊,庾氏和蕭珈總是嘮叨著要給女兒找個好夫婿,多留女兒幾年,卻不想夫婿還沒有找,就惹上了這麼一個麻煩。在去年的時候,卓家就曾經派人向他們提過親,但當時就被還在吳郡的蕭珈婉拒了,後來卓家不死心,又來了一次,那次是由蕭妙容的大哥出面拒絕了。

  “大郎君,我家外甥女年紀還小,暫不考慮婚事。”庾氏的大哥摸著鬍鬚,態度溫和,笑容和藹的說。心裡則暗暗嘀咕,這卓家怎麼就和蕭家幹上了呢?三年前來蕭家提親,對象是庶子的庶女,蕭家都沒答應,他認為這次求娶庶子的嫡女就會成功嗎?自古兒女親事都是由父母做主的,他倒好居然自己親自上門提親,讓庾氏一下子措手不及。

  要說他行事囂張,大張旗鼓的前來提親話,庾氏也就把他罵出去了。畢竟他的兩次提親,讓家裡人傳來不少風言風語,也讓女兒背著人哭著了好幾次。可他態度懇切,談吐文雅,又只帶了幾名隨從和媒婆而已,如果她不論青紅皂白的把人趕出去,不是給外人看笑話嗎?風言風語會傳的更厲害吧?庾氏一時也不知道應該拿他如何是好?馬上先派人去庾家請了自己的大哥前來做主,後來想想了,又讓人去請陸神光來,她是宗婦,遇事總比她有決斷。也幸好才早上,庾大舅沒出門,不然也趕不來。

  “卓某這次前來只為提親,成親之日,可以容後商定。”卓大郎跪坐在做下方神色淡然的見招拆招。

  “不知卓郎君家裡曾幾代當官?”他慢條斯理的問。

  “祖上以農耕為生,先祖父曾官至太保,家父目前乃右金吾衛上將軍,卓某不才,僅位列六品。”卓大郎認真的說著家世。

  “卓大郎君可知道蕭家和庾家的家世?”庾大舅反問,庾氏曾有一段時間也是頂級士族之一,目前是比不上蕭氏,但也不算沒落,卓家的這點家世,庾大舅還是看不上眼的。

  “卓某知道家世難以同蕭姑娘匹配,但本朝太祖亦說過,門戶之見乃迂腐之言,士庶不婚更是萬惡之源,卓某論年紀、學識、才貌都同蕭姑娘相當,有是一片真心,卓某希望蕭郎君和庾郎君能再考慮下卓某的提親。”卓大郎言辭懇切的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