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統管七縣,一千戶。”饒高后心中有數,也被驚了下,看來陛下這次是真生氣了。人口普查是歷代帝皇重視的朝政大事之一,別說是盧女史了,就是高后也看不到如今大宋朝人口記錄,但她們可以翻看前梁記載。前梁覆滅時間還短,且歷經幾代皇帝休養生息,國力強盛,倒是大宋這幾年同外族連打了幾次大戰,國庫空虛,所以前梁的記載只會比現在而更好。

  “是的。”盧女史對譙王心裡也多有同情,他可算開了大宋先例了,第一次有皇子冊封這么小的郡王。諸王封邑以二萬戶為大國,萬戶為次國,五千戶為小國。按說廣陵王冊封的廣陵郡也只有統縣八,戶八千八百,可廣陵是什麼地方?離建康騎馬不過大半天的距離,地處江南,實打實的富庶之地,這等次國和尋常的大國也相差無幾了。

  高后對柳葉吩咐道:“說我有事,等過了元旦有再說。”

  “唯。”柳葉應聲而下。

  盧女史又對高后說道:“皇后,適才陛下人來傳話,說他已經給陽平公主找好了駙馬,就是廣寧候之子崔子羽。陛下說樂平、陽平兩位公主,年紀都不小了,今年宜嫁娶,就同年出降吧。嫁妝一事,最近天災人禍頻發,兩人身為公主,更應以身作則的節儉,就找當年武安公主出降之例。”

  高后眉頭一皺,“照武安公主的例子?也太簡薄了,樂平好歹是太子之妹,這件事緩緩再說,我會再去勸陛下的。”武安公主是先帝最幼的公主,出嫁的時候先帝已經駕崩,鄭啟壓根沒見過這個妹妹幾次,那時候大宋正同羯族開戰,鄭啟忙得焦頭爛額,根本顧不上,就隨便挑了個駙馬,一副簡薄的嫁妝,就打發掉了。

  “唯。”宋女史知道高后此舉不是為了樂平公主,而是為了她阿弟高元亮,高元亮是高家長子,皇后是擔心樂平公主嫁妝太薄,阿弟受委屈?不對,高家能的樂平公主下降,就是天大的臉面,哪有什麼委屈?或者——皇后是擔心將來的弟媳婦入門之時,嫁妝不好置辦?只是樂平到底是皇女,嫁妝再簡薄,也不是尋常豪門貴女可以比擬的,皇后這番擔心多少有些讓宋女史疑惑,她跟著高后也有七八年了,知道女主人絕非無的放矢之人……不是尋常貴女?宋女史迅速心中過了幾個名字,沒再想下去。

  殿外,柳葉扶起了元貴妃,又讓人扶起了柳昭儀,兩人哭了許久,又在硬石板跪了不短的時間,早就沒力氣了,柳葉忙讓人抬來胡床,服侍兩人坐下,然後恭敬的說了高皇后的旨意。

  元貴妃著急的問:“那皇后什麼時候有空?”

  元貴妃在接到聖旨的時候,一下子懵了,她的小兒子鄭柦三年前就被冊封為廣陵郡王了,但一直在她身邊,她從來沒想過小兒子有朝一日會離開自己去封地,更別說是皇帝給廣陵王定下的廣陵王妃崔氏是誰?她怎麼沒聽說過?還有讓她的樂平下降的嫁妝照著武安來?武安她下降的時候,正好是皇家最辛苦的時候,武安嫁妝之薄還比不上尋常的貴女,她的樂平怎麼能受這種委屈?

  在女官的解釋下,她才知道崔氏的來歷,元貴妃聽完後,就懊惱的捶胸頓足,早知道心愛的阿柦會娶這等王妃,她還不如聽了大哥的吩咐,去陸家提親呢!就算是蕭令儀、鄭寶明的女兒,她也認了!她急匆匆的換了衣服後,就跑到椒房宮找皇后哭訴了,想讓皇后勸說陛下收回成命,偏偏皇后還不肯見她,不由憋了一肚子火,只是她再跋扈,也不敢在椒房宮放肆。

  柳昭儀也在一旁默默的抹淚,她的六皇兒今年才十二歲啊!上面還有兩個皇子沒有封王,陛下怎麼能這麼狠心?

  “元貴妃、柳昭儀,皇后娘娘說,你們在明德殿不顧身份,大打出手,實在不成體統,讓你們立刻回宮抄寫三遍《女誡》,再沒抄完《女誡》之前,不得出自己宮室。”一名面容肅穆的中年女官走了出來,此人是後宮妃嬪最恨的人,基本上高后對后妃的一切懲罰,都是由此人執行的。

  “什麼?”元貴妃幾乎跳起來,不是陛下都罰過了嗎?皇后憑什麼還要罰她!

  柳昭儀一怔,立刻反應過來,皇上至始至終都沒有因為她們吵鬧的事而罰她們,他只是冊封郡王、賜婚公主、讓郡王去封地罷了,柳昭儀苦笑了一聲,“妾有罪,妾領罰。”柳昭儀恭敬的說道,三遍女誡內容不多,應該可以在元會開始前,抄寫出來。現在陛下厭了她們,她可不敢再惹怒皇后了。

  元貴妃倒是不想走,可見柳昭儀起身離開,她遲疑了下,也跟著柳昭儀一起告辭了,元貴妃直覺這時候跟著柳昭儀行動總沒錯。

  “娘娘,元貴妃和柳昭儀走了。”柳葉進來回報導。

  高皇后餵九皇女吃完蛋羹,讓九皇女在地上玩,她神色怡然的手執一支羊毫,蘸了清水慢慢的擦拭著她精心培養的一株蘭花,此時已近辰時,冬日的朝陽已經徹底升起,暖暖的日光透過薄薄的窗紗,she到案前。

  聽了柳葉的回報,高皇后微微點頭,柳葉便恭敬的退到壁衣下。

  辱娘就端上了一盞牛辱,九兒平時最討厭就是牛辱,可今天居然一點都不拒絕的,張著嘴讓辱娘餵牛辱,高后不由奇怪,再仔細一看,注意到牛辱里似乎多了些東西,“牛辱里放了什麼?”高皇后問。

  “是甘蕉。”辱母道,“九皇女一直不肯吃牛辱,這次陸大娘子來宮裡,就讓人把甘蕉放牛辱里打爛了,讓九皇女喝,就九皇女現在可愛喝牛辱了。”

  高聞言後嫣然一笑,“皎皎這孩子就是貼心。你一會派人傳話給皎皎,讓她中午來陪我和九皇女進膳。”九皇女一聽要去皎皎阿姊那裡,樂顛顛的拉著辱母就要跑,辱母連忙跟上。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風微語扔的手榴彈O(∩_∩)O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蝸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髮上。此外還有出遊登高賦詩的習俗。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其實就是找個藉口出去玩。、我這裡的地域劃分,參照著晉史弄的,大小從州、郡、縣、鄉、亭,十里一亭、十亭一鄉。可憐我根本就是一個只分得清地圖上東南西北、出門從不認路的地理白痴,⊙﹏⊙b汗譙郡和廣陵郡的情況,也是晉史上寫的--我對譙郡的真實情況,不是太熟悉,但是看資料,估計當時不太富裕,當時有不少縣,貌似都比譙郡數據好。、最近女主出來比較少,其實我也寫的挺鬱悶的,但這些情節又不得不寫,下章男主女主會一起出現的。

  ☆30、高氏兄弟(上)

  “二百九十八、二百九十九、三百!”小雀在一旁認真的一個個數著陸希踢毽子,“姑娘好厲害!”小雀驚嘆道,看姑娘嬌滴滴的模樣,還以為姑娘弱不禁風的,卻不想她居然能一口氣踢了三百個毽子,中間都不歇息一下。

  右腳三百個踢完,陸希休息了一會,就換了左腳繼續踢,等踢完六百個毽子,陸希也有些氣喘了,額頭也冒汗了。陸希昨晚胡思亂想了大半夜,等到了快天亮的時候才朦朦朧朧的睡著,早上豫章就見她紅著兩隻眼來給高太皇太后請安,嚇了一跳,差點叫了御醫。

  等陸希解釋原因後,高氏和豫章兩人又氣又笑,趕著她回去補眠,陸希這次一覺睡到了辰時才醒來,醒來後她覺得渾身又酸又疼,就就乾脆換了衣服在空曠的大殿裡踢毽子,等踢得滿頭大汗了,她才覺得身上舒服了好多。

  “姑娘,高皇后讓你一會過去陪她進膳。”春暄先奉上溫帕子給她簡單的擦臉,又壓低聲音道,“昨天晚上陛下和皇后歇下後,就沒再出椒房宮,只有皇后身邊的女官去了元貴妃的明德殿,之後就再沒什麼消息傳出了,今早元貴妃和柳昭儀一早就來給皇后請安了,據說現在還沒有出來。”要說打聽到底明德殿到底發生了什麼,也能打聽到,可春暄沒讓去打聽,這和姑娘又沒什麼關係,沒必要做這種犯忌諱的事。

  “九兒喜歡吃水晶包,一會你讓庖廚再做幾份過來。”陸希說。

  “唯。”春暄應聲退下。

  陸希出了一身汗,黏膩膩的不舒服,回了房間後,就讓人打水沐浴,等一切梳洗打扮妥當,巳時都已經過半了,豫章領著九皇女進來,笑著點著她的額頭,“皇后讓你過去陪她進膳呢,還不快點去,真掐著點過去啊!”

  陸希乾笑的拉起九皇女,“阿姑,我這就帶九兒去。”她低著頭對九皇女說:“九兒,我們看誰跑的快好不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