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杜宥欣喜地點了點頭,原本蠟黃的臉上,居然逐漸浮現幾分紅暈,這讓趙潤暗叫不好。

  “那……秦國那邊呢?”杜宥又問道。

  趙潤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對這位老臣透露實情:“秦國那邊,其攻略重心目前主要還是放在蜀國身上,不過,秦國看樣子也準備對我大魏用兵了,兩個月前,秦國的武信侯公孫起屯兵「華陰」、「高陵」,怕是欲響應楚國,為楚國減輕幾分壓力……不過朕已命司馬安、魏忌、廉駁以及桓王,時刻警惕秦國的動向,就算秦國有何動靜,我大魏亦可立刻得知。”

  頓了頓,趙潤見杜宥臉上仍有擔憂之色,便又寬慰道:“我大魏如今完全有能力兩面作戰,同時與楚、秦兩國交戰,並且在朕看來,楚國垂死掙扎,或不能支撐許久,可能今年年末之前,我大魏的軍隊便可占據大江以北的所有楚地。待明年跨江復攻楚國,或就能將其覆滅,介時調得勝之師復攻秦國,則秦國必定不能阻擋我**隊的勝勢。”

  聽著趙潤的這番話,杜宥連連點頭,一臉嚮往地說道:“吞併諸國、一統中原……曾經遙不可及、甚至於連想都不敢去想的宏圖霸業,我大魏竟然當真……當真……”

  說到這裡,他的語氣變得哽咽起來,隱約能聽到「歷代先王」、「列祖列宗」之類的詞彙。

  見此,趙潤連忙出言安撫,畢竟上了年紀的老人,最忌諱情緒波動過大,更何況是像杜宥這般病入膏肓的老人。

  大約過了半盞茶工夫,才見杜宥深吸了幾口氣,漸漸平復他激動的心情。

  旋即,就聽到他既嚮往、又惋惜地說道:“我大魏的盛世霸業,老臣怕是看不到了……”

  一聽這話,趙潤心中一驚,連忙說道:“老愛卿說得哪裡話……”

  杜宥擺了擺手,帶著幾分苦澀與遺憾,笑著說道:“老臣這把老骨頭,倒是想熬下去,但這回是真的不成了……雖然無緣看到我大魏最強盛的時刻,但老臣已經心滿意足了。”頓了頓,他又補充道:“禮部那邊,朱瑾乃是可靠之人,至於內朝,介子大人也早已可獨當一面,老臣是當真沒有什麼牽掛了……”

  “……”趙潤欲言又止。

  雖然他想說幾句勸說的話,可杜宥亦是聰慧之人,他豈會不知他自己的身體狀況?

  此時再說什麼,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想到這裡,趙潤握住杜宥那枯如柴枝的手,鄭重其事地說道:“老愛卿於我大魏,功不可沒!”

  杜宥聞言渾身一震,神色為之動容,甚至於眼眸中亦泛起幾絲熱淚。

  然而他立刻轉頭,用略帶哽咽的口吻對趙潤說道:“將死之人,不敢污陛下雙目,君臣二人,就於此訣別吧。”說罷,他拱了拱手,正色說道:“老臣,提前祝陛下榮登天下共主之位,再祝我大魏,萬世昌盛!”

  “唔!……便承老愛卿吉言了。”

  趙潤重重攥了攥杜宥的手,旋即站起身來,邁步向屋外走去。

  在旁,靜靜站立的太子趙衛,亦於此時向躺在臥榻上的杜宥深施一禮,跟隨其父王離開。

  深深看著魏王趙潤與太子趙衛離去的背影,杜宥好似渾身的力氣被抽去了一般,仰頭靠在身後的靠墊上,一邊用無神的目光看著房梁,一邊口中喃喃說道:“這是何等的宏圖霸業啊,善哉、善哉……”

  不多時,杜覽、杜彰兄弟二人畏畏縮縮地走入屋內,誠惶誠恐地看著父親。

  瞥了一眼兄弟二人,杜宥再次打起了精神,溫聲囑咐道:“你二人上前來,為父囑咐你等一些事……”

  兄弟二人對視一眼,仿佛是猜到了什麼,面有悲色。

  “是,父親……”

  兩日後,即昭武九年四月二十九日,魏國重臣杜宥亡故,享年六十五歲。

  魏王趙潤得知此後,親筆寫下「王佐之士」幾字,贈予杜氏一門,以表彰杜宥對魏國做出的貢獻。

  截至目前為之,在魏王趙潤親筆題寫的送故讚譽中,唯獨對杜宥的評價最高。

  當然,杜宥也當得起這個評價。

  昭武年間,既是魏國奮起吞併諸國、一統中原的強盛時期,亦是令人感到悲傷的一段歲月,曾經那些趙潤相識的、熟悉的人,紛紛辭世。

  比如前幾年為了得到君主的送故題辭而恨不得自己早點老死的前兵部尚書李鬻,也於昭武六年的秋季過世了,趙潤斟酌了半天,最終為其寫下「兢兢無虧」四個字,即表示李鬻這一生對魏國兢兢業業,雖然沒有有什麼耀眼的成績,但也不曾做過有損於國家利益的事,因此總的來說,還是頗顯褒義的題詞。

  再比如趙潤的小叔公趙來拓,這位叔公輩分的長輩,亦在昭武七年過世,至此「來」字輩的趙氏長輩可謂是全部過世。

  昭武八年春季,趙潤的二伯、宗府宗正趙元儼亦過世,這讓趙潤心中頗不是滋味。

  畢竟從小到大,他最敬畏的長輩,便是這位正值而固執的二伯。

  五月下旬,趙潤收到了來自沈彧的戰報,得知西路魏軍已攻陷平輿、汝南一帶。

  按理來說這本該是一樁值得喜慶的事,但趙潤卻笑不出來,原因就在於在這場戰爭中,平輿君熊琥戰死了。

  說實話,趙潤與熊琥、熊拓堂兄弟倆,真可謂是孽緣糾纏。

  雙方產生交集的原因,最初是因為熊拓、熊琥二人率軍進攻魏國,屠殺魏民,當時趙潤將這堂兄弟倆恨得牙痒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