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人明鑑!」儘管有些遺憾,可梁乘顯然也知道好歹,聞言點了點頭。

  次日天明,徹夜未歸的漠飛傳來消息,果然太平軍中動盪不安,似乎有幾支兵馬已徐徐撤向西面。

  對此謝安心中大喜,一面在蜃姬秦可兒的服侍下穿戴鎧甲,一面吩咐梁乘等將領做好出營追擊的準備。

  從始至終,小丫頭王馨悶悶不樂地望著謝安,望著他在秦可兒的服侍下穿上鎧甲,良久,她帶著濃濃擔憂關切說道,「哥,你真的要帶著那些兵將大哥們跟太平軍壞人打仗麼?」

  「怎麼了?」謝安笑吟吟地望著她,看得出來,他今日的心情著實不錯。

  「也沒什麼……哥不是說過,打死都不出戰麼?——說什麼,不管那些太平軍壞人用什麼[誘人]之計,哥都不出戰……」

  「你這丫頭,只是單純想讓哥哥多陪陪你吧?——哥這幾日陪你的時間還少麼?——還[誘人]之計,那叫[誘敵]之計,有空多讀讀書!」謝安沒好氣地搖了搖頭,話剛說完,他自己卻愣住了。

  對啊,自己明明說過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帶兵出營的,怎麼會突然改變主意了呢?

  不過話說回來,於瀝的建議確實不錯,很順利地就燒掉了太平軍的糧草……

  謝安臉上露出幾分忽釋然,可細細一想,他感覺有點不對勁。

  等等……

  事實上,自己並非親眼目睹太平軍的糧草被燒毀啊,儘管自己確實是看到了那場大火……

  是了,那看似順利的謀劃,其實都只出自那個彭澤郡知府於瀝的口中,是建立在那個於瀝[能夠信任]的觀點上才會出現的後續……

  可是,自己並不了解那於瀝啊,如何能夠冒然臆測那個於瀝是否值得信任呢?

  倘若,那於瀝並不是[能夠信任]呢?

  「……梁乘,傳梁乘將軍來見我!——即刻!」

  第三十六章 千分之一的得失(三)

  記得還沒來到這個時代時,謝安曾偶然看到過一篇《意外絞刑悖論》的小故事。

  故事講述在某個地方的某個監獄,有一條很有趣的規矩:監獄向即將處刑的囚徒隱瞞準確的處刑日子,而如果這個囚徒在行刑前推測出了這個日期,那麼這個囚徒便能無罪釋放。

  終於,有一名囚徒被判將在下周處刑,為了自己的生命考慮,這名囚徒費勁腦汁推測起來。

  在他看來,監獄方面也清楚這條規矩,所以,處刑的日子絕對不會是在最後一天的星期日——因為前六天如果沒有行刑,那麼他勢必能猜到處刑的日子就是星期日。

  再排除了星期日後,星期六成為最後一天,同理推測,處刑的日子絕對不會是在星期六——因為前五日如果沒有行刑,那麼他勢必能猜到處刑的日子就是星期六。

  依次推斷,囚徒覺得他被處刑的日子是下周星期一,於是他很愉快地將自己的觀點告訴了監獄。

  結果,這名囚徒在星期三被處刑。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事?這名囚徒的推斷明明很有道理不是麼?可既然如此,為什麼他的推斷與事實不符呢?

  可事實上,在這名囚徒的觀點中,除了第一步判斷[星期日絕對不會是行刑日期]的觀點準確外,此後的步驟,他的判斷存在著一個巨大的漏洞,那就是他將判斷對錯的依據,建立他前一條的主觀臆測上。

  這便是邏輯上悖論,看似環環相扣很有道理,可實際上呢,與事實大相逕庭。

  而如今,謝安險些就犯了類似的錯誤。

  不可否認,那名彭澤郡知府於瀝分析地確實很有道理:眼下十五萬太平軍皆在鄱陽湖口與他謝安的八萬大梁軍對峙,如此,太平軍在鄱陽湖東岸山林的糧倉必定是守備空虛,只要請豫章郡知府孔焉提兵從後方襲擊太平軍的糧倉,勢必能一舉燒毀太平軍的糧草。

  緊接著,謝安也親眼目睹了那場大火,這讓他下意識地覺得彭澤郡知府於瀝的謀略已經成功。

  但是,謝安之前卻忽略了一個極其致命的問題,那就是他對這整件事的判斷,完全是建立在那彭澤郡知府於瀝口述的基礎上,而事實上,誰又能證明那彭澤郡知府於瀝是否值得信任呢?

  難道就因為於瀝曾與太平軍天權神將魏虎打了一場,險些命喪於後者手中,就能冒然地將他視為[自己人]?

  搞不好那也只是苦肉計罷了!

  想到這裡,謝安連忙叫來了大梁軍主帥梁乘。

  「梁乘,去請於大人過來……另外,叫西營的將士們暗中盯著那四千彭澤郡官兵,若那四千人有任何異動,直接拿下!若有反抗,格殺勿論!」

  梁乘聞言微微皺了皺眉,驚愕說道,「大人,您這是……」

  可能是猜到了梁乘的心思,謝安微微搖了搖頭,低聲說道,「本府方才想了又想、思了又思,感覺整件事有點不對勁……那彭澤郡知府於瀝,很有可能是太平賊軍的內細……」

  「什……什麼?」梁乘驚地猛吸一口涼氣,滿臉震驚。

  「噓!」做了一個噤聲的動作,謝安低聲吩咐道,「莫要聲張!本府也希望那只是我杞人憂天,不過為了謹慎起見,還是要試探他一番!——你且照本府所說的行事!」說著,謝安叫梁乘走近,附耳對他細細說了幾句。

  梁乘聽得連連點頭,在抱了抱拳後,按照謝安所言去請彭澤郡知府於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