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在此之前,他還有令他頗為緊張的事要面對,那就是兩日後在京師南郊的封禪大典,因為據禮部尚書阮少舟的介紹,他李壽那日需由乘坐皇輦,從正陽門始,經正陽街、朝陽街、永安街,最終從永安門出城,到冀京南郊封禪繼位,從字面上理解倒是沒什麼,可問題在於,他需當著那日數十萬圍觀百姓的面,對天宣讀祭文,那可是不容許犯絲毫疏漏的事,否則,非但大周李氏顏面喪盡,就連他這位大周新任皇帝,亦會受萬民恥笑。

  腦海中幻想著那時底下黑壓壓的人群,李壽只感覺腦門有些發脹。

  而就在這時,他忽然聽到一句調笑。

  「喲,忙著呢,陛下?」

  見來人未經通報便有資格入殿,兼之話語間並未有幾分恭敬、甚至還帶著幾分揶揄與幸災樂禍,李壽腦門青筋跳了跳,轉過頭去,正巧望見謝安正倚在大殿門口,似笑非笑地望著他,絲毫沒有朝中重臣應有的儀態。

  要知道,如今的謝安可不再是大獄寺少卿,自李壽接任皇帝之位後,謝安水漲船高,在冀京風頭可謂是一時無兩,表面上是刑部尚書、兼掌大獄寺,私底下,非但是南鎮撫司六扇門的長官,還接手了皇五子李承的北鎮撫司錦衣衛,使得兩個鎮撫司合二為一,成為大獄寺名下至關重要的諜報組織,替李壽監控冀京乃至整個大周的情報。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鎮撫司已被謝安麾下兩大刺客行館所進駐,南鎮撫司六扇門的司都尉由原東嶺眾[鐮蟲]漠飛擔任,而北鎮撫司錦衣衛的司都尉,則在金鈴兒的爭取下,由原金陵眾二把手丁邱接任。

  不得不說,為了自己金陵危樓刺客行館的弟兄日後前程著想,金鈴兒可沒少在她枕旁那位小男人耳邊吹枕邊風。

  而事實上,李壽的登基,確實給冀京的勢力分劃帶來了諸多改變,雖說這一切要在李壽正式登基後才頒布,但是私底下早已有了預案。

  比如說兵部尚書向臻高老,由侍郎長孫靖接任尚書之位;丞相胤公請辭,推薦其學生、禮部尚書阮少舟繼任。衛尉寺卿荀正升任刑部侍郎,輔佐尚書謝安,併兼掌衛尉寺,等等。

  而至於謝安原先的家將,似費國、蘇信、李景、馬聃、廖立、齊郝等等,皆搖身一變,成為冀州軍中都尉、甚至是都統的將官,位居三品至五品不等,而至於原先依附原太子、哀王李煒的冀州軍將領,皆以逼宮篡位的罪名,遭到貶職、降職。

  畢竟,冀州兵是除冀京四鎮之外,駐紮在京師最近的精銳軍隊,數量有多達八萬,想來,無論是李壽、謝安亦或是長孫湘雨,都不會放任這支軍隊的控制權不顧。

  反正謝安已有了金鈴兒這位能夠十二個時辰貼身保護他的愛妾,再讓費國、蘇信等作戰經驗豐富的將才屈居謝府家將,這實在是有些屈才。

  當然了,也不是說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順利,比如說,皇八子[賢王]李賢……

  這位八賢王,在前天子李暨駕崩後的第三日便已甦醒,再得知其父皇已將皇位傳給李壽後,本來並無多少異樣,可當他聽說李壽有意將要皇三子李慎、皇六子李孝、皇七子李彥三位兄弟外封為王時,又急又怒,竟拖著尚未痊癒的身體,到皇宮與李壽爭論了一番。

  不難猜測,以李賢的才智,豈會猜不到三皇子李慎心中所打的算盤?他之所以急急忙忙到皇宮覲見,主張將三皇子李慎等人扣押在冀京,亦是出於替大周著想,替李壽著想,遺憾的是,三皇子李慎搶在他昏迷不醒之前,便以此事懇求了李壽,用兄弟之情擠兌著李壽沒有辦法,只好同意了李慎的請求。

  正所謂一諾千金,李壽既然答應了李慎,又如何好事後反悔?也正因為這樣,李壽與李賢兄弟二人鬧地很不愉快。

  值得一提的是,李賢也曾為此事見過謝安的二夫人長孫湘雨,想請她出面調解此事,畢竟在他看來,以長孫湘雨的才智,如何會預料不到將李慎等三人外封為王的後患?

  遺憾的是,長孫湘雨正忙著與梁丘舞爭奪謝家長婦之位,不得不說,前天子李暨不愧是當了三十餘年皇帝的人物,儘管長孫湘雨很是清楚李暨封她為一品夫人的原因,卻也不得不乖乖就範,畢竟,長婦的位置對於長孫湘雨而言,亦是一種莫大的誘惑,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日後自己的孩子。

  而事實上,也正因為如此,謝安這幾日的日子並不好過,每日夾在梁丘舞與長孫湘雨這兩個女人之間,卻也不好偏袒其中任何一位,只好裝作什麼都不知知情的樣子,好在其餘兩位紅顏知己,伊伊與金鈴兒並未干涉其中,要不然,謝安的日子恐怕更不好過。

  太和殿外日冕上的時刻漸漸改變,像個木頭人一樣被眾宮女們擺扯的李壽,只感覺雙條手臂酸麻地厲害,就連額頭也滲出了些許汗珠,儘管從旁有兩位宮女用兩把巨大的扇子替他扇著風,但卻絲毫不管用。

  趁著轉身的工夫瞥了一眼謝安的方向,李壽氣個半死,他這邊在眾宮女的擺扯下滿頭大漢,可謝安呢,卻蹲在殿內一根木柱旁,左手托著一個果脯盤子,右手抓起一把把果脯放入嘴裡,一臉幸災樂禍地望著他,時而露出令李壽火冒三丈的笑容。

  好容易熬好眾宮女量好身體尺寸,李壽大步走向謝安,一把操起謝安手中的盤子,卻傻眼的發現,盤子中早已空無一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