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謝安只被她搖晃地頭昏腦漲,連忙說道,「急什麼?這裡至少有上百盞……」

  「我不管!——我才不要人家挑剩下的!」長孫湘雨跺跺腳說道。

  望著她一臉急切之色,謝安心中暗自好笑,像哄小孩似的哄她道,「放心,放心!——你看,被取的那幾盞,只是最最不起眼的,依我看來,這家主人多半也是按著燈謎的難易擺置彩燈的,最好看的彩燈,其燈謎自然也最難,而相對的,不起眼的彩燈,燈謎也就越簡單……」

  倒不是謝安哄騙她,畢竟事實就是這樣。

  在冀京,每當到上元節燈會,城內的大戶人家,都會額外製作一些彩燈,用來分給無力購買、製作這類彩燈的普通百姓,畢竟這些手工製作的彩燈,最次的也要十幾兩銀子,更別說昂貴的,數十兩、數百兩、甚至數千兩,尤其是由禮部官員製作的、懸掛在正陽街皇宮之前的彩燈,亦或是此刻擺放在皇宮之內,準備在今夜放飛的巨型彩燈,那更是價值不菲。

  由於禮部尚書阮少舟是謝安的老師,因此謝安自然知道,為了籌備冀京今日的上元節燈會,禮部幾乎徵集了冀京一帶大半製作彩燈的工匠,花了多達數百萬兩的銀子。

  也難怪,畢竟禮部可是要負責張羅、布置整個冀京的街道,那可是數以萬計的彩燈。

  在此不得不承認,當今天子李暨確實是體恤百姓,他知道尋常百姓無力布置,因此便叫禮部統一規劃、安排。

  當然了,那些掛在街頭巷尾的,印著朝廷禮部印章的彩燈是不能動的,畢竟待會當今天子李暨還要與眾百官在正陽門的城樓上登高眺望全城,欣賞萬家燈火的美景,這要是缺了一塊,總歸不完美。

  那那些無力製作彩燈的尋常人家孩子怎麼辦麼?

  別急,這裡就體現出冀京城內一些世家名門、大戶人家的作用來了,說他們是炫耀家中財富也好,彰顯自身的文采也罷,冀京城內的世家名門,會以猜燈謎的方式向冀京的百姓發放彩燈。

  當然了,前提是得猜中相應的燈謎。

  也正是因為這樣,每當到上元節,但凡是家中無力製作彩燈的父母,都會帶著自己的孩子到朝陽街、廣安街、廣渠街這些布滿世家名門府邸的街道,絞盡腦汁、想盡辦法去猜那些世家放出的燈謎,藉此贏得彩燈給自己的孩子玩耍。

  而對於那些世家而言,他們也樂得這樣,也是,若是無人觀賞,他們布置地再多、再美,又有什麼用?

  這叫各取所需,世家豪門掙到了面子,尋常百姓則替自己的孩子贏地了玩耍的道具,甚至於,有些文人墨客也會出現在這裡,不為贏得彩燈,只為猜出某些世家放出的燈謎,藉此顯現自己的才能。

  久而久之,這便形成了冀京上元節燈會傳統的活動之一,人人都以猜中某些世家放出的燈謎為榮,甚至於,還給每一座府邸外發放的彩燈中最精緻、最昂貴、最艷麗的三盞燈,取了狀元燈、榜眼燈、探花燈這些名字。

  而這三盞彩燈,也是世家與世家之間關乎面子的較量,畢竟這三盞彩燈的燈謎相當難,因此幾乎大部分時間都掛在該世家府門前。

  確實很難……

  至少謝安看了半天都不知道上面在說什麼。

  就在他準備走過去看看仔細時,站在該府牆外的一排家丁中,有一人走了過來,叫謝安退後。

  顯然,對方多半是將他當成了想偷盜彩燈的歹人。

  或許是見謝安與長孫湘雨二人衣著鮮艷,那管家喝退了那名家丁,走了過來,拱手笑著說道,「兩位公子,實在抱歉,下人不懂規矩,衝撞了兩位,還望兩位莫要介意!」

  本來就錯不在對方,而在謝安,因此,謝安亦抱拳歉意說道,「不懂規矩的乃是在下才對,只因那燈謎被遮住少許,不曾看清全貌……抱歉!」

  那管家回頭望了一眼,當即吩咐左右家丁將那張寫著燈謎的紅紙擺正,繼而回頭對謝安與長孫湘雨說道,「兩位公子,不知看中了哪一盞?」

  「這個……」謝安轉頭望了一眼長孫湘雨,卻見她依然睜大著一雙秀目,比較著牆上懸掛彩燈的優劣。

  見此,謝安隨手指了一盞,畢竟耽擱許久,那管家的眼神已漸漸有些不對勁,他可不想被人當成是草包。

  「將那盞彩燈的燈謎取來!」管家吩咐了一句,當即便有一名家丁取來一張紅紙,遞給謝安。

  說實話,謝安對於猜謎並不怎麼擅長,但是這卻絲毫不妨礙他對猜謎的興致。

  就算萬一他答不上來,身旁不還有長孫湘雨麼?

  在謝安看來,這個女人簡直就是無所不知,仿佛沒有能夠難倒她的事。

  看看,究竟是什麼樣的謎呢?

  但願別太難……

  心中嘀咕著,謝安細細望向紅紙上的字,繼而眼中露出幾分喜色,不難想像,那多半是他所了解的燈謎。

  而這時,長孫湘雨似乎也瞧見了謝安手中的紅紙,饒有興致地湊過腦袋來,說道,「什麼謎?讓我瞧瞧……東海有大魚,無頭亦無尾,丟了脊梁骨,一去直到底……謎底乃[日]!」

  「……」謝安張了張嘴,呆呆望著她,欲言又止。

  說實話,謝安知道這則燈謎,甚至於,他還想顯擺顯擺,用[出東海、入西山、寫時圓、畫時方]這則相同答案的燈謎來解答,畢竟這裡上百個燈謎,能碰到一個他知道的,這可不容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