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完,謝安又站起身來,用單筒望遠鏡遙望秦關的北側城牆,足足觀望了半響,喃喃說道,「北側城牆目測半里,大致為兩百米左右,高度、寬度,與東城牆相仿,依山設有一條水渠……廖立,那座山以及那條水渠,叫什麼?」

  廖立疑惑地望了一眼謝安,如實說道,「此乃呂梁山,山腳下那條渠,為秦關渠,引黃河之水入關,即可做飲水飲用,又可禦敵……」

  「禦敵?」謝安皺眉望了一眼廖立。

  廖立點點頭,說道,「據相傳,秦人造這座關隘時,為了是防備東面六國,千餘年年,六國聯合伐秦,攻至此關,秦人掘秦關渠,放水淹函谷古道,淹死六國大軍十餘萬……」

  「什麼?」謝安一臉驚色。

  見謝安一臉震驚之色,廖立手指秦關前那條蜿蜒曲折的小道,說道,「大人且看,此便是函谷古道,路徑寬不過兩三丈,兩旁皆是茂密樹林,再往兩側,分別便是崤山與秦嶺絕壁……秦關地處高勢,而我軍大營則設在低洼處,高低相差十餘丈,倘若我軍貿然進軍,秦關內叛軍一掘秦關渠,非但進軍函谷古道內的士卒皆溺死……」

  謝安聞言皺了皺眉,沉聲說道,「那我軍營寨呢?是否會被水淹?」

  「這個嘛……」廖立抱了抱拳,說道,「末將觀長孫軍師所設營寨的位置,並非全然在古道低洼處,而是依著北側的崤山設營,眼下我軍十五大軍,有十餘萬左右安置在崤山高勢處,至於低洼之處,僅僅劉奕將軍兩三萬人,況且,低洼處並無貴重之物,就算秦關掘渠放水,只要劉奕將軍等兩三萬人跑到高處,水勢自然會沿著古道流向弘農澗,於我軍無損……換而言之,長孫軍師應該是提防著秦關內的叛軍掘渠放水,是故,才如此設營!——比起秦關掘渠放水,末將此前更擔心彼用火攻!不過眼下,似乎不用擔心了……」

  「唔……」謝安聞言皺了皺眉,順著廖立的目光,望向函谷古道的方向。

  要知道,秦關東側便是函谷古道,古道兩旁皆是樹林,而周軍營寨又地處於山林之中,兼之眼下正值入秋季節,風向為西北,一旦秦關放火,後果不堪設想。

  但如今謝安面前的函谷古道,卻是光禿禿的一片,到處都是焦土、敗灰,很顯然,那裡已經發生過一次大火。

  回到軍營後,謝安詢問了齊郝,他這才知道,早在長孫湘雨抵達此地的第一日,便叫劉奕、齊郝等人在函谷古道與周軍營寨附近林子所連接的那片森林清理出了一塊空白地帶。

  結果第三日夜裡,叛軍果然在函谷古道的西側放了一把火,正如廖立所言,眼下正是入秋季節,風向為西北、偏北風,以至於函谷古道的火勢,極快朝著周軍大營的方向蔓延。

  據齊郝所言,當時周軍營寨中三萬人聽說此事大為震驚,但是長孫湘雨卻很鎮定地叫劉奕在函谷古道的東側也放了把火。

  當時齊郝等人大為震驚,要知道,長孫湘雨叫劉奕放火的位置,更是他們此前砍伐林木時放置木料的位置,這一把火,豈不是連整個營寨都要燒掉?

  儘管中間有一道長達數十丈的空白地帶,但即便如此,亦架不住西北風擴散火勢啊。

  但令劉奕、齊郝、烏彭等人無法理解的是,當劉奕在函谷古道的東側也放了一把火後,儘管風向依舊是西北、偏北風,但是函谷古道的火勢並沒有再向周軍營寨的方向蔓延,反而是緩緩退回了函谷古道之內。

  如此,使得函谷古道的大火燃了整整兩天兩夜,將古道內原本鬱鬱蔥蔥的環境,變為了不毛之地。

  而在此之後,長孫湘雨便開始叫烏彭、劉奕、齊郝等人向秦關挖地道……

  望著齊郝那自嘲羞慚的表情,謝安若有所思地望了一眼長孫湘雨軍師帳篷的方向,心中微微有些吃驚。

  就像洛陽那次一樣,這個女人真的將自己所告訴她的那些常識,運用到了戰場之中……

  唔,故意的呢……

  這樣想想,她將營寨設置在樹林內,就是為了故意誘使秦關內叛軍放火?

  如此一來,她的目的就是藉機清理函谷古道兩側的樹林,將僅僅只有兩丈寬的函谷古道擴為數十丈,有利於大軍攻打秦關?

  是這個樣子麼?

  謝安難以確定,他總感覺長孫湘雨之所以在低洼處設營,而不是依著崤山,其中必然有什麼最為關鍵的原因,而不單單只是為了借秦關叛軍之手,將函谷古道內的樹林焚燒殆盡。

  「大人……」廖立給謝安端來了一杯濃茶。

  「唔。」謝安接過茶盞喝了一口,繼而放下茶盞,皺眉望著自己所畫的秦關地理圖,心中猶如千萬隻螞蟻爬過一樣,難受地緊。

  「想不通,想不通啊!」謝安抓狂地用雙手抓了抓頭髮。

  望著謝安這幅焦躁的模樣,廖立猶豫了一下,說道,「這才第一日,大人實不必如此急躁……末將以為,大人一定會想到軍師所用計謀!」

  錯愕地回頭望了一眼廖立,謝安疑惑說道,「廖立,你希望本官贏麼?」

  謝安所指的,是他與長孫湘雨之間的賭約,畢竟,昨日他們二人可是當著帳內數十名將領的面約定的,那些將領們聽地清清楚楚。

  甚至於到今日,幾乎全軍上下都在談論[謝大參軍]與[長孫軍師]之間的賭約,畢竟二人所約定的賭注,那可是長孫軍師本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