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見謝安似乎誤會了,蘇信站起身來,抱拳笑著說道,「大人誤會了,我等正在揣摩軍師攻取秦關的妙計,只不過我等才智有限,難以猜到……」

  「哦?」謝安聞言來了興致,與長孫湘雨一併來到帳內左側首席坐下,笑著說道,「說來聽聽!」

  「是!」蘇信抱了抱拳,便將方才劉奕等人所說的又重複了一遍,直聽得謝安皺眉不已。

  直覺告訴他,以長孫湘雨這等智慧,絕對不會用挖隧道這等粗淺的計謀來對付秦關。

  也難怪,畢竟根據謝安對長孫湘雨的了解,他很清楚這個女人一向不屑於陰謀詭計,她所用的計謀,那都是陽謀,換句話說,就算對方察覺到,也不得不被她牽著鼻子走。

  似這等深具謀略的女子,會用挖隧道這種經不起推敲的計謀?而且還是當著敵軍的面,名目張大地,生怕對方不知道似的?

  「你到底想做什麼?」謝安小聲詢問著身旁的女子。

  只見長孫湘雨端起酒盞,用摺扇著掩著嘴,輕抿了一口,繼而淡淡笑道,「你猜呀,謝大參軍!」

  眼瞅著蘇信、李景、張棟、唐皓、廖立等將那萬分期待的目光,謝安實在不好意思說他不知道,遂裝模作樣地點了點頭,說道,「唔,本官大致有些頭緒了……軍師稍微點撥下吧,稍微……」

  長孫湘雨聞言失笑地搖了搖頭,卻也不說破,放下了手中的摺扇,瞥了一眼謝安,淡淡說道,「十月底之前,本軍師必當攻克秦關!——在這近四十日內,你若是猜到了,就算你贏!——要賭一賭麼?」

  望著她自負的表情,謝安狠狠吐了口氣,鬼使神差般重重點了點頭,說道,「好!賭就賭!——就賭你!」

  「……」長孫湘雨聞言微驚,險些失手落下手中的摺扇,一臉錯愕地望著謝安。

  「咯咯!——如你所願!」

  第三十七章 賭注(二)

  被小看了……

  謝安是這樣告訴自己的。

  說實話,他始終無法相信長孫湘雨會應下那種不公平的賭注。

  要知道兩人約定,倘若在這近四十日內,謝安猜到了長孫湘雨所用的計謀,那麼,長孫湘雨便要嫁給謝安,反過來說,倘若謝安沒有猜到,那就不了了之。

  這意味著什麼?

  難道這意味著長孫湘雨對謝安有好感,故意約定這種賭注,為的就是嫁給謝安?

  當然不是!

  這意味著長孫湘雨根本就沒有將謝安放在眼裡,她覺得謝安根本就猜不到她所用的計謀!

  在想明白其中關鍵後,謝安也沒有了起初的驚喜,心情很是不痛快。

  不過反過來一想,謝安覺得這可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只要能在十月底之前想明白長孫湘雨所用的計謀,這個智慧堪比妖孽般的女人,就不得不信守承諾嫁給他。

  可是,真的能猜到麼?

  要知道,長孫湘雨當初攻洛陽的方法,他謝安就沒能提前猜到,甚至於,別說猜不到,他連想都沒想到過。

  誰會想到,這個女人用心理戰就攻下了洛陽呢?

  次日,也就是九月二十三日,謝安帶著護衛將領廖立以及寥寥數十餘人,來到了軍營北側的崤山,登高觀察秦函谷關所處的地理位置。

  為此,他從長孫湘雨那裡借來了那隻單筒望遠鏡。

  古得名句,[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不得不承認,秦函谷關實不愧於其天下第一關的美譽,確實有其獨到之處。

  這道千餘年前由秦人所建造的古老關隘,地處崤函咽喉,西接衡嶺,東臨絕澗,南依秦嶺,北瀕黃河,地勢何其險要。

  尤其是關前那條函谷古道,素有[車不方軌、馬不並轡]之稱,望著那條狹隘而蜿蜒曲折的古道,謝安終於明白,長孫湘雨為何要大軍止步於此了。

  「大人,這些放在何處?」

  身後,廖立指了指隨行將士手中的桌案以及椅子,抱拳問道。

  謝安朝著四周望了一眼,選擇了一處較為空曠、視野不錯的位置,說道,「就在這裡吧!」

  「是!」那些士卒點了點頭,將桌案以及椅子按照謝安吩咐擺好,繼而從一個大口袋中取出筆墨紙硯,以及幾把謝安自製的尺子。

  在廖立詫異的目光下,謝安走到桌案後坐下,從桌案上拿起一把自製的、刻有尺度的木尺,握在手中,朝著秦關的方向筆直豎舉,繼而,放下尺子,在紙上寫寫畫畫,緊接著又拿起那把尺子,比劃一番。

  如此反覆十餘次後,謝安拿起一支毛筆,在蘸足墨汁後,在紙上畫起秦關的草圖來,口中不時碎碎念叨。

  「……目測秦關城牆為直角梯形,上窄下寬……高二十丈余,上底寬為……唔,六丈余,下底……嘖,大概十丈……這樣的坡度,當初秦人這樣設計,就是為了避免有人用衝車強行摧毀城牆麼?——嘖!」說著,謝安再次抬起頭來,望了一眼遠處,繼而指著秦關南側的幾座山,問道,「廖立,那幾座叫什麼山?」

  廖立愣了愣,順著謝安手指的方向望了幾眼,抱拳說道,「東南側的,為秦嶺,南側的,叫伏牛山……」

  「唔!」謝安點了點頭,手握尺子比劃計算了一番,繼而又握起毛筆,一面在紙上書寫,一面喃喃自語道,「目測秦關之長……大致分三段,第一段,北起黃河,到崤山西北側,計一里半;第二段,自崤山到秦嶺北側,大致為一里,為此番攻打之目標;第三段,自秦嶺南側到伏牛山,大致也是一里,這樣的話,此秦關東城牆之長,大約為三里半,唔,一千八百米左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