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頁
朝中百官聞言一驚,大呼道,「曹公聖明!」
或有御史大夫毛玠出言說道,「曹公,僅徐州一州之糧,恐怕難救諸州百姓於水火……」
「那麼你的意思呢?」
只見毛玠猶豫一下,低聲說道,「臣聞,世家中多有存糧……」
「不可!」還不待毛玠說完,荀彧皺眉說道,「主公,眼下乃多事之秋,實不該再多生事端……」
只見曹操皺眉在堂中踱了幾步,忽然問江哲道,「守義,你意下如何?」
望著荀彧、荀攸二人不動聲色搖搖頭,江哲也知此事關係甚大,畢竟,時下不必當日,曹操已坐擁八州,罷黜世家之事,只會有弊無利……
忽然,他靈機一動,出列拱手道,「在下以為,平白無故,叫世家取出家中米糧,只會引來禍事,並非是妙策,不如改發國券!」
「國券?」曹操愣了愣。
「對!」江哲點點頭,環顧朝上諸官員道,解釋說道,「所謂國券,便是由國家向世家、向富裕之家預支財帛,用以國家各處建設,待得國力充沛之時,再將此財帛、並額外利息奉還……」說著,他便將國券之事,一一說出,只聽著朝中諸朝官目瞪口呆。
「此……此非聖人之道!」侍中劉曄喃喃自語一句,出列說道,「司徒的意思,下官明白,只是……下官以為,若是天下人因此逐利,豈不是失了聖人教化?不如對外明言,朝政困難,在下以為,天下愛國之士……」
「迂腐!」還不待劉曄說完,朝上李賢冷笑說道,「司徒曾言及一句,在下深以為然,天下熙熙皆為利驅,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家、商賈,皆重利益,毫無利益,他們又豈會欣然解囊?」
一句話說得朝中諸官有些尷尬,荀彧咳嗽一聲,訕訕說道,「李大人言過了……」
「顯彰,」江哲低聲喚了一聲,叫李賢退回列中,繼而說道,「李侍中所言雖有些激烈,不過倒不是信口開河,我等此次發國券,乃是無奈之舉,平心而論天下財富半數在世家、商賈手中,此事不假,若要其欣然解囊,我想利益之事,恐怕是少不了的,劉大人以為如何?」
「這……」劉曄搖搖頭,嘆息說道,「非聖人教化……」
望著朝中百官低頭默然不語,曹操大笑說道,「就這麼辦!」
話音剛落,就見江哲繼續說道,「除此之外,江某言及一句,眼下國事艱難,我等身為朝官,當做出表率……」說著,他話語一頓,轉身對曹操正色說道,「微臣,捐國務兩萬千錢,用以資助國事!」
「額?」不說朝中百官面面相覷,曹操自是驚訝地望了江哲半響,面色古怪。
在曹操的概念里,江哲這廝,是個窮光蛋,不管他腦袋上頂著多少官位,家中有無積蓄,恐怕在這朝上,沒有人會比曹操更清楚。
兩萬千錢啊……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似乎想到某些有趣的事,曹操臉上露出濃濃笑意,抬手說道,「好!荀彧,記上,另外,我曹操捐國務兩萬千錢!」
「是!」荀彧點點頭,心下鬆了口氣,與荀攸對視一眼,荀攸出列道,「荀彧、荀攸,資國務一萬九千千錢,並陳谷兩千石!」
不說朝中諸位大臣回過神來,紛紛慷慨解囊,且說江哲回到府中,尷尬異常得將此事一說,引來眾女一聲驚呼。
「兩萬千錢?」只見蔡琰掩著小嘴,驚愕地望了眼自家夫君,心下有些為難,雖說她蔡家近來借著她夫君的名頭,家業不小,更有遠在荊州的蔡瑁多番支援,可這兩萬千錢,確實叫他有些犯難。
不過在細細一想之後,她還是認為,蔡瑁會很樂意出這筆錢……確實,一語中的!
「這不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嘛……」望著眾女,尤其是糜貞與喬薇,江哲尷尬說道。
只見喬薇微微一笑,淡淡說道,「夫君,不礙事的,錢財不過是身外之物罷了……」
提及一句,早前一月前,江哲便已迎娶了喬薇。
數日之後,江哲當真將那些錢如數上交國庫。
望著他步伐輕浮,嘴唇青白,曹操強忍著笑,上前說道,「守義,操倒是沒想到,守義手中錢財不少啊……什麼時候,將欠與操的那些錢還了?」
只見江哲狠狠白了曹操一眼,冷笑著哼了哼。
「等著吧!」
「嘿!」
其實,如曹操意料,江哲只是一個窮光蛋而已……
※※※
建安五年十月,遠征烏桓的郭嘉發捷報至許都,與捷報一同到的,還有烏桓三王遣來的使節。
當著朝上諸多大臣並烏桓使節的面,長史、大鴻臚賈詡冷笑說道,「按著下官的意思,不如一勞永逸!」
話音剛落,侍中劉曄急忙出列說道,「賈大人所言差矣,聖人言,王道御國,烏桓既已對我大漢稱臣,我大漢豈能再興不義之軍?」
「哼!」李賢冷笑接口道,「聖人不曾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額!」劉曄頓時語塞,求助般望著江哲。
只見江哲微微一笑,出列說道,「諸位同僚,江某以為,我大漢眼下是困難重重,實不易再興事端……」
「司徒所言甚是!」劉曄急忙附議。
或有朝中大臣出言憤慨說道,「烏桓屢屢擾我大漢邊境,劫掠我大漢百姓,眼下郭祭酒兵臨其王城,此乃千載難逢的機會,正合賈長史所言,一勞永逸!望曹公與司徒明鑑!」
或有御史大夫毛玠出言說道,「曹公,僅徐州一州之糧,恐怕難救諸州百姓於水火……」
「那麼你的意思呢?」
只見毛玠猶豫一下,低聲說道,「臣聞,世家中多有存糧……」
「不可!」還不待毛玠說完,荀彧皺眉說道,「主公,眼下乃多事之秋,實不該再多生事端……」
只見曹操皺眉在堂中踱了幾步,忽然問江哲道,「守義,你意下如何?」
望著荀彧、荀攸二人不動聲色搖搖頭,江哲也知此事關係甚大,畢竟,時下不必當日,曹操已坐擁八州,罷黜世家之事,只會有弊無利……
忽然,他靈機一動,出列拱手道,「在下以為,平白無故,叫世家取出家中米糧,只會引來禍事,並非是妙策,不如改發國券!」
「國券?」曹操愣了愣。
「對!」江哲點點頭,環顧朝上諸官員道,解釋說道,「所謂國券,便是由國家向世家、向富裕之家預支財帛,用以國家各處建設,待得國力充沛之時,再將此財帛、並額外利息奉還……」說著,他便將國券之事,一一說出,只聽著朝中諸朝官目瞪口呆。
「此……此非聖人之道!」侍中劉曄喃喃自語一句,出列說道,「司徒的意思,下官明白,只是……下官以為,若是天下人因此逐利,豈不是失了聖人教化?不如對外明言,朝政困難,在下以為,天下愛國之士……」
「迂腐!」還不待劉曄說完,朝上李賢冷笑說道,「司徒曾言及一句,在下深以為然,天下熙熙皆為利驅,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家、商賈,皆重利益,毫無利益,他們又豈會欣然解囊?」
一句話說得朝中諸官有些尷尬,荀彧咳嗽一聲,訕訕說道,「李大人言過了……」
「顯彰,」江哲低聲喚了一聲,叫李賢退回列中,繼而說道,「李侍中所言雖有些激烈,不過倒不是信口開河,我等此次發國券,乃是無奈之舉,平心而論天下財富半數在世家、商賈手中,此事不假,若要其欣然解囊,我想利益之事,恐怕是少不了的,劉大人以為如何?」
「這……」劉曄搖搖頭,嘆息說道,「非聖人教化……」
望著朝中百官低頭默然不語,曹操大笑說道,「就這麼辦!」
話音剛落,就見江哲繼續說道,「除此之外,江某言及一句,眼下國事艱難,我等身為朝官,當做出表率……」說著,他話語一頓,轉身對曹操正色說道,「微臣,捐國務兩萬千錢,用以資助國事!」
「額?」不說朝中百官面面相覷,曹操自是驚訝地望了江哲半響,面色古怪。
在曹操的概念里,江哲這廝,是個窮光蛋,不管他腦袋上頂著多少官位,家中有無積蓄,恐怕在這朝上,沒有人會比曹操更清楚。
兩萬千錢啊……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似乎想到某些有趣的事,曹操臉上露出濃濃笑意,抬手說道,「好!荀彧,記上,另外,我曹操捐國務兩萬千錢!」
「是!」荀彧點點頭,心下鬆了口氣,與荀攸對視一眼,荀攸出列道,「荀彧、荀攸,資國務一萬九千千錢,並陳谷兩千石!」
不說朝中諸位大臣回過神來,紛紛慷慨解囊,且說江哲回到府中,尷尬異常得將此事一說,引來眾女一聲驚呼。
「兩萬千錢?」只見蔡琰掩著小嘴,驚愕地望了眼自家夫君,心下有些為難,雖說她蔡家近來借著她夫君的名頭,家業不小,更有遠在荊州的蔡瑁多番支援,可這兩萬千錢,確實叫他有些犯難。
不過在細細一想之後,她還是認為,蔡瑁會很樂意出這筆錢……確實,一語中的!
「這不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嘛……」望著眾女,尤其是糜貞與喬薇,江哲尷尬說道。
只見喬薇微微一笑,淡淡說道,「夫君,不礙事的,錢財不過是身外之物罷了……」
提及一句,早前一月前,江哲便已迎娶了喬薇。
數日之後,江哲當真將那些錢如數上交國庫。
望著他步伐輕浮,嘴唇青白,曹操強忍著笑,上前說道,「守義,操倒是沒想到,守義手中錢財不少啊……什麼時候,將欠與操的那些錢還了?」
只見江哲狠狠白了曹操一眼,冷笑著哼了哼。
「等著吧!」
「嘿!」
其實,如曹操意料,江哲只是一個窮光蛋而已……
※※※
建安五年十月,遠征烏桓的郭嘉發捷報至許都,與捷報一同到的,還有烏桓三王遣來的使節。
當著朝上諸多大臣並烏桓使節的面,長史、大鴻臚賈詡冷笑說道,「按著下官的意思,不如一勞永逸!」
話音剛落,侍中劉曄急忙出列說道,「賈大人所言差矣,聖人言,王道御國,烏桓既已對我大漢稱臣,我大漢豈能再興不義之軍?」
「哼!」李賢冷笑接口道,「聖人不曾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額!」劉曄頓時語塞,求助般望著江哲。
只見江哲微微一笑,出列說道,「諸位同僚,江某以為,我大漢眼下是困難重重,實不易再興事端……」
「司徒所言甚是!」劉曄急忙附議。
或有朝中大臣出言憤慨說道,「烏桓屢屢擾我大漢邊境,劫掠我大漢百姓,眼下郭祭酒兵臨其王城,此乃千載難逢的機會,正合賈長史所言,一勞永逸!望曹公與司徒明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