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亦不算是孤身一人吶……望著走在面前的馬超,龐德黝黑的臉龐露出幾許會心笑容。

  「等等我!」馬岱急忙起身追了上去,引得附近眾黃巾頻頻側目。

  半個時辰,稍縱即逝,很顯然,原本就無心爭鬥的馬超龐德二人,更別說分出什麼勝負來,力氣猶勝大半,便被張白騎遣人喚了去。

  當即,張白騎便下令向滎陽急行,五萬大軍分頭並進,徐徐望滎陽而行,只見滿山遍野,儘是頭裹黃巾之人,著實壯觀!

  而張白騎不曾算到的是,與此同時,滎陽城牆之上,正有兩員曹將一面眺望遠方,一面笑談著。

  其中一人自是不必多說,正是潁川太守李通、李文達,那麼另外一人呢?

  北地槍王,宛城張繡!

  自宛城兵敗,張繡為江哲所擒,屈身降曹,雖說往日權利已不復再,不過張繡卻在兗州過地有滋有味。

  本來張繡便不喜掌管太多事物,那會叫他荒廢了武藝,比起權利來,張繡更喜研習武藝,只是可惜當初是中途轉而習槍,又兼歲數大了,在槍法上,顯然已達不到像趙雲那般的高度,不過即便如此,張繡對槍法的喜愛,還是不曾改變。

  每日早起,習武,隨後去看看聖賢書籍,歇息一刻,再複習武,反正他如今已為侯爵,曹操賜予的賞賜、還有每年的年俸,足以張繡全家過活了,反正張繡自己,也不曾有什麼大志……

  不過唯一叫張繡有些可惜的,便是宛城如今已落入劉表囊中,那可是自己叔父臨終前的託付啊……

  然而幸好,宛城百姓早早便被遷移到襄城、魯山一帶,總算是叫張繡少了幾分擔憂。

  張繡深信,宛城總有一日會被曹操奪回,到時候自己才是真正的宛城侯,死後碰見叔父,自然也不會過於羞愧了……

  就這樣,張繡在兗州過著富家翁的日子,日子顯眼是愜意地很,不過十幾日前,白波黃巾十餘萬兵馬襲汜水關之事,叫他有些擔憂了,當初在宛城,張繡亦是深深忌憚這路黃巾,幸好天見可憐,整整三年,長安白波黃巾不曾有半點動靜……

  張繡如今亦屬曹操麾下將領,些許小事還是探得明白,比如說汜水關守將乃何人,兵馬幾何等等。

  記得當初張繡便欲前往助之,他也明白,汜水關一旦被陷,兗州全境淪喪,這是何等大事?

  不過還沒等他前去,卻忽然得到一個消息,司徒江哲兩日內從許都趕到汜水關,大破白波黃巾……

  見此人親自前去,張繡總算是鬆了口氣,深信有此人在,黃巾雖有十萬之眾,亦難克汜水關,不過就在昨日,他卻收到一份書信,署名是潁川太守李文達……

  「張兄,」伸手指了指西南方,李通冷笑說道,「這張白騎,恐怕仍是滿打滿算,欲攻克滎陽吧!」

  「呵呵,文達所言極是,」依在城牆之上,張繡搖頭笑道,「此人在司徒手中受阻,是故欲轉道襲此城,哈哈,豈料司徒早早算到……」

  「勞張兄日夜兼程、單槍匹馬趕來,李通心中有愧啊!」抱抱拳,對著相交不久的張繡,李通歉意說道。

  「文達說得哪裡話,」張繡呵呵一笑,俯身望了一眼城下守備,欣然說道,「司徒有命,末將豈敢不從,再者,如今我與我家眷亦居兗州,單單此項,便不能叫那張白騎踏入兗州一步,何況兗州百姓?」

  「張兄所言甚善!」李通笑了笑,忽然想起一事,開口說道,「我此行帶得將士一萬八千,一萬乃是出自潁川,其餘八千乃是葉城夏侯將軍聽聞此事,所遣援軍。兼之滎陽本便有六千兵馬,如今我等麾下,乃由兩萬四千兵馬,李某分與張兄一半,張兄主西、南兩處城門事務,李某守東、南兩門,如何?」

  「好!」張繡一口應下,隨即皺眉說道,「此兩萬餘兵馬中,弓弩幾何?」

  「張兄放心!」李通笑呵呵說道,「此事李某自得司徒信件,便有準備,我所帶一萬兵馬,皆是弓弩手,而夏侯將軍所遣八千兵馬中,刀盾、槍兵五千,弓弩兩千,餘下那一千……嘿嘿!」

  「莫非是騎兵?」張繡眼睛一亮。

  「正是!」李通一合拳掌,凝聲說道,「夏侯將軍可是將他麾下騎兵盡數派來此地,我等責任重大啊!」

  「呵呵,」張繡笑了笑,撫著牆垛苦笑道,「只要不與司徒等深謀之士為敵,我張繡不懼他人也!」

  「哈哈!」李通聞言大笑。

  「李將軍,李將軍!」忽然城上傳來一聲呼喊。

  李通、張繡二人聞言一轉身,正好望見一名身材略顯臃腫的文人左右搖擺著跑來,李通低聲對張繡說道,「此乃滎陽太守,陳暨、陳悠之!」

  「哦!」張繡恍然,對來人抱拳道,「張繡見過陳太守!」

  「張繡……」陳暨愣了愣,面上有些迷惑,隨即忽然說道,「可是宛城侯張繡張將軍?」

  「不敢不敢!」張繡謙遜一禮。

  「久仰久仰!」陳暨躬身一記大禮,不過因身材太過臃腫,有些不倫不類。

  「不知陳太守何事喚末將?」李通疑惑問道。

  「豈敢,」陳暨欠了欠身,恭敬說道,「在下昨日得將軍將令,派出城中將士監視附近這一帶,方才得報,二十里外,發現大批兵馬,執『張』、『天下大吉』等旗幟,想必是張白騎此賊已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