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時衙役叫他去前門,李意闌縱然不舍,但還是跟知辛道了別,可走出五步以後他沒忍住,又回頭看了一眼。

  那會兒知辛剛走到月門下面,也不知道是心有靈犀還是怎麼,竟然剛好也轉過了身來。

  作為一次兩人都所料未及的四目相交,某些尋常時不會露於人前的情緒根本無暇藏好,李意闌不用想都知道自己臉上掛的是依依不捨,可知辛的神情他就看不懂了。

  那人的表情依然平和,可眼神是少見的幽深,像是在苦惱一些事,又像是猶豫不決地在想什麼,以至於眼底的清光都不見了。

  忽而對上自己時,李意闌發現他意外地愣了一下,嘴角及其輕微地動了動。李意闌本來以為他會說點什麼,可那點漣漪卻只是擴大成了一抹笑意,知辛沖他點了下頭,然後轉回去不緊不慢地離開了。

  因為寄聲在旁邊催,李意闌當時走的匆忙,也沒工夫仔細感悟當中的滋味,眼下夜雨催生愁緒,他才馬後炮地想道,不管結果如何,要是那關口再留一留就好了。畢竟那才是自己的本心,不過眼下都成了空談。

  風向無常,李意闌的手背上被濺了些細碎的雨點,他生平第一次感受到這種繾綣而纏綿的牽掛,一時滿心眼裡都是琢磨。

  一會兒想著十里不同天,不知道城北的山寺里,此刻有沒有這麼大的雨?一會兒又想那人回到了寺里,有沒有重獲安閒與自在?他現在在幹什麼,是打坐還是抄經,亦或是在跟老友秉燭夜談?還有下次見面的時間,不知道距今遠不遠……

  “六哥?”

  饒臨的陣雨向來持續不久,不到兩炷香的時間屋檐下的雨滴就斷了線,廳里的江秋萍才是一心撲在案子上,立刻就慫恿寄聲出來叫人。

  寄聲剛從牆角後拐出來,就見他六哥杵在鴿子籠邊發愣,不知道腦子裡裝的是什麼,情緒一看就有些低沉。

  他的臉色本來就差,穿得又總是黑漆漆的,平靜和歡喜的時候還算像個人,一旦萎靡簡直死氣翻倍,寄聲看不得這個,立刻出聲將他的清淨給攪亂了。

  “還在餵哪?小心給它撐死囉,”寄聲大步靠過來,拉著他的手肘就往屋裡拽,“秋萍哥說雨快停了,問你拿主意,我們什麼時候出門?”

  李意闌勺子都來不及放下,就被他力大無窮地扯偏了,不過這樣也好,待會兒忙起來就不會這麼鬱結了。

  寄聲拉了幾步也就鬆了手,雙手自由的李意闌轉過身來,將長勺輕飄飄地擲了出去。

  脫手的長勺在空中打了幾個旋,兩三個眨眼之後,“咔”的一聲落進了鴿籠旁邊的小細筒里。

  戌時五刻,春意閣。

  考慮到一行人才去春意閣里露過臉,這次登門的人就換成了白見君和李意闌,前者扮大爺,後者低調許多,跟在他身後很少抬頭,乍看像個隨從。

  其他人則是分開行動,各自占據了一個盯梢的方位。

  都說煙花巷中四季如春,李意闌進門一看果然不假,大雨初歇才不到半個時辰,那些尋樂子的男男女女就已經擠滿了大堂。

  兩人甫進門就有人上來迎接,李意闌在廳里瞟了幾眼,沒看見上次引他和張潮上二樓的那個小廝。

  這回他們照例要了個二樓的雅間,等小廝一進門就開門見山,抖開了畫像問這個人在哪裡。

  小廝人也算機靈,見這陣勢就明白過來這兩人不是來享樂的,磕磕巴巴地問他們是誰,找畫中的人幹什麼?

  李意闌亮出遊擊府的令牌,讓他如實交代。

  小廝表現出了一個平頭百姓面對官府時應有的忌憚和驚恐,但他的回答卻令人不怎麼滿意。

  “大人明鑑,小的在閣中侍奉了三年零五個月,認得閣中的每一位相公,可哪怕算上被贖身、亡故的那些,也沒有那個長的像這一位,這、這不是我們春意閣的人哪!”

  “不可能,”李意闌雖然早猜到今晚的行動不會一帆風順,但確實沒料到會有這麼大的偏差,他暗自吃了一驚,但還是嚴肅道,“十二日晚間,我明明就在樓梯上看見過這個人,跟在一位貴婦人身邊。”

  “當時他們還跟我有點衝突,你們樓中的一個夥計還厲聲訓斥過他,我想夥計都敢訓的人,應該不至於是客人吧?”

  小廝見李意闌不相信他,不由急得抓耳撓腮,連連叩拜:“大人我說的是實話,真的沒有騙你,我犯不著啊我,我又不認識他。”

  他的言語和神情都不似作偽,可李意闌仍然難以置信,又或者說是不願意屢屢功虧一簣。

  其實這時他心裡已經理出了一個基本說得通的猜測,那就是當時他和張潮在樓梯上碰到的那個夥計也是扇販子的同夥。

  此人臨時頂替了春意閣里某一個真正的小廝,而那扇販子同理,也借了套相公的衣服,魚龍混雜間沒人注意,這些人就大搖大擺地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溜了。

  如果真是這樣,那今晚的興師動眾將又是一場水中撈月,李意闌沉甸甸地嘆了口氣,感覺這案子破的比解九連環還過癮,一個環套著一個環,看起來簡直沒完了。

  不過無用歸無用,他卻沒有直接打道回府,仍然謹慎地留下來,將其他的小廝和老闆掌柜都問了一遍,結果高度一致,跟那小廝半斤八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