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吳金困頓,江秋萍痛得發蔫,張潮出於愧疚,殷勤伺候得就差提勺子讓傷員張嘴了,自己根本顧不上吃。

  呂川一直低調得很,寄聲吃也堵不住嘴,王錦官偶爾點個頭,李意闌則是被迫在吃獨食。

  昨天以前他還跟大家吃的一樣,可王錦官昨天帶來的褡褳里有給他帶的補藥,風風火火地這就煮上了,此刻嘴裡一股子沖人的甘草味兒。

  這些天下來,他們在飢餓的趨勢下已經迅速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前半段誰也不說廢話,天塌了都先悶頭吃飽。

  可寄聲今天打破了紀律,他坐在王錦官右邊吸溜米粥,趁著那些人還沒議論起來,竊竊私語道:“嫂子啊,你缺什麼東西不缺?我一會兒叫人給你辦去。”

  王錦官低聲道:“不用了,吃過飯我就回崇平了。”

  “啊?”寄聲驚得無法理解,連帶著嗓門都大了起來,“不是才來嗎,怎麼就要走了?”

  眾人都被他嚷得看了過來,王錦官不為所動,還是那么小的音量,也還是應付李意闌那套說辭。

  寄聲有點捨不得她,但也知道她的心在做決定的時候,比郎心如鐵還要鐵,只好嘆了口氣,給她夾了個最大的水晶餃。

  現在連江秋萍都不是什麼講究細嚼慢咽地斯文人了,不到一刻鐘,滿桌子人的筷子都慢了下來,江秋萍啞著嗓子說:“大人,今天我們做什麼安排?”

  李意闌晨起練槍的時候已經想好了,他放下筷子抬起眼,將快哉門的發現跟大家分享之後,開始陳述打算:“我是這麼想的,今天一共有四件事待辦,你們聽聽看,有異議的等我說完再提。”

  “第一,搜羅全城的扇販子,看能不能找出百歲鈴的所有者,這事吳金去辦,怎麼搜、需要多少人手,你先想想,一會兒說出來大家再議一議。”

  “第二,木匠的妻子非常重要,查出所在、問她的話,一刻都不得耽誤,寄聲腳程快,張潮穩重,你倆一起去辦。”

  張潮基本都和江秋萍一組,再說搭檔又受了傷,分開了他有些不放心。張潮動了動嘴唇想要反駁,但最終沒有發出動靜。

  李意闌也沒注意到他,自顧自地接著說。

  “第三,昨晚王主事擒來的兩名兇徒,秋萍和我去審。第四,呂川辛苦一程……”

  一直形如桌椅石柱的呂川猛然抬起頭來,怔住的臉上有些不可置信。

  李意闌假裝沒有看見他那幅受寵若驚的表情,從袖籠里抖出一個麻布包住的小東西,在清脆的金鐵聲里遞給他說:“走一趟尹川快哉門,找管事的人問一問,白掌教的東西,怎麼會出現在來春街木匠的家中。”

  呂川提著筷子的指節陡然緊了緊,另一隻像是怕他後悔似的,奪一樣將鈴鐺抓進了自己的掌心,脫口而出地說:“定不辱命!”

  這話一出來,兩個人同時呆了一瞬,這是當年武選清吏司的答覆口令,那時他們每天要說好幾遍,現在想起來卻遠得恍如隔世了。

  李意闌果斷扯開了目光,免得再看兩眼了自己要食言,將百歲鈴從呂川手裡再搶回來。

  他問了大家有沒有意見,沒人發表,李意闌就用筷子敲了下碗邊:“那就行動吧。”

  叮——

  第24章 抱怨

  時不我待,離開糧廳以後,大家迅速各就各位。

  寄聲依依不捨地跟王錦官在院裡道過別,掉頭跟著張潮走了。

  吳金找上了謝郡守,去問他要調兵遣將的權利。

  呂川獨自回到客房,抖開包袱布開始打包。

  於情於理,李意闌都該去送送他的嫂子,江秋萍覺得分秒必爭,便提前一步去了牢房。

  白天的饒臨衙門就顯出了玲瓏的氣象,不到一盞茶的功夫,王錦官就牽著馬踏出了那道丈高的灰牆。

  昨夜星斗高懸,料想今日應是個晴天,大概是為了隔絕烈日灼面,她背了頂帶紗簾的斗笠,黃竹篾搭著細彎刀,一身都是江湖路遠的味道。

  李意闌站在門廊下,以拱手鞠躬的大禮為她送行:“辛苦嫂子跑這一趟了。”

  王錦官並沒覺得辛苦,但一應謝禮卻是李意闌應該做的,她受之無愧地任他拜了,“嗯”了一聲便沒了下文。

  她心裡其實有些關懷的叮囑,但通通都沒有說出口,因為在王錦官的平生的覺悟里,人就該自己照顧自己,所以也沒什麼好說的,她踩著磴子上了馬,抖開韁繩衝上了青石板鋪的小巷。

  李意闌目送到她到巷子盡頭,這才折回大院裡,在值守的衙役里隨手點了兩名衙差。

  第一個被他譴去游擊府,聲明請將軍挑十個穩重的好手,具體他沒說是幹什麼用,小兵也沒敢問,憨頭憨腦地領了這道雞毛令箭,帶著一臉“願為大人鞠躬盡瘁”的表情跑了。

  第二個的目標倒是明確,李意闌讓他去找謝郡守,讓他轉告謝才,去找能使黑字從白紙上無端消失的法子。

  跟這兩個小兵交代完以後,李意闌才算處理完了發號施令的事宜,轉道去了牢房。

  在他的目的地上,江秋萍沒什麼應對亡命之徒的經驗,一進來就碰了壁。

  冤家路窄,昨天拿他扎他的刺客就被羈在他所停步的這間牢房裡,為了避免抱團取暖和方便挑撥離間,歹人的同夥被分開押看,鎖在了從這裡看不見的牢房那一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