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有少數重臣心中有數,儘管海家自海觀羽故去後已經不復當年盛景。但若是真正論起來,京中上下官員竟有三分之一都是出自海家門牆。其中不少還是屬於門生孫兒那一輩。不僅如此,海家下一代家主海浩前乃是皇帝親子,儘管已是承襲了海氏香菸,但這親情猶存,結果就很容易預料了。

  仿佛是為了避嫌。這些天的德親王府更是大門緊閉,一干下人除了採買之外,鮮有出門地時候,就是碰到打探消息的也是不理不睬,直叫一幫有意巴結的朝臣大為失望。有心人便品出了一點滋味,畢竟,風浩揚把母親那一套學得極為齊全,從不兜搭分外地事情,料理政務也不攬權,因而從皇帝那裡得到的褒獎遠遠多於風浩嘉。即便如此。風浩嘉和這位大哥地關係還是不錯,僅次於他和恭親王風浩容的兄弟之情而已。

  風無痕的萬壽節上,先是一眾嬪妃一一獻禮賀壽。隨後便是皇子公主們上前請安奉承,直把保和殿變得熱鬧無比。由於中午是賜宴群臣,接受朝拜,因此晚上的家宴便都是些皇族中人。由於得了皇帝的旨意。

  連親王風無清、和親王風無候、嘉親王風無傷全都攜著家眷一起來赴宴,竟是將原本極為寬敞地大殿擠得滿滿當當。所幸風無痕事先有所準備,所有皇孫輩都沒有過來,否則再算上乳母就是又一大群人。

  太后蕭氏這一年已是五十有八,此時見下頭的兒孫輩熱鬧的景象,心中更為歡喜。這些年諸皇子都是日漸年長,成天忙於政務,除了日常請安之外,竟是沒時間在慈寧宮多待,也讓她在皇帝面前埋怨不已。這一次一大群人在她面前奉承,立時讓她眉開眼笑,也不知道送出去了多少賞賜。儘管早先也有過不如意,但蕭氏卻也幾乎知足了,皇帝的孝道算得上無可挑剔,皇后又是一個聰明人,家務也料理得乾淨,後宮嬪妃雖多,但好歹也沒出過大紕漏,而她這個太后更是穩穩噹噹地作了十幾年,也已經算是凌雲開國以來的異數了。

  待到歡宴過後,風無痕單獨留下了皇后海若欣和如貴妃紅如,又把風浩揚和風浩嘉一起帶上,五人只帶了幾個侍衛,便安步當車地至了奉先殿前殿。由於皇帝和群臣白日已在此地告祭了一次,因此還能隱隱聞到一股濃濃的檀香味。

  風無痕親自拈香,又默默禱祝了一回,身旁的風浩揚和風浩嘉都是一愣,顯然並不明白父皇的心意。倒是海若欣和紅如對視了一眼,默默低下了頭,事到如今,她們心中也分外清楚丈夫的心意,怕是今晚,儲君的人選就要定下了。

  風無痕在案上插了自己地三炷清香,便轉過頭來對著兩個兒子道:

  「朕知道你們今日極為疑惑,不知道為何要到此地來是麼?朕也不想繞圈子,此地陳列的都是我朝列祖列宗的神主,乃是天底下最神聖之地。朕今日便要你們給諸位先皇上香磕頭,隨後默默禱祝,將列祖列宗告訴你們地話轉告於朕。朕登基十八年,儲位也一直虛懸,若是你們之中有一人今日能讓朕滿意,那朕之後即可向群臣宣布儲君人選!」

  饒是兩個皇子往日都是自負智計,此時也不由亂了方寸。風浩揚正想囁嚅著說些什麼,卻被風無痕揮手止住。「你們無需考慮其他,只需將列祖列宗的心愿說出即可。朕知道皇后和如貴妃平日教你們的都是兄弟和睦那一套,但現在不同,皇位只有一個,朕也只屬意你們二人,這個時候再謙讓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風浩嘉偷眼看了看自己的母后,這才輕輕拉扯了一下大哥地衣角。

  風浩揚心中暗嘆,父皇既然已經發話,那長幼有序,他便不得不先出來拈香。鄭而重之地禱祝了一盞茶功夫之後,風浩揚躬身行禮後便退了回來,若有所思地道:「回稟父皇,諸位先皇只是教導兒臣要對得起凌雲江山社稷。身為皇家子弟,不可被他人他事迷失心志,事事應循往例,然後依本性而為。」言罷他便瞥了瞥自己的母親,隨後低下了頭。

  風浩嘉只覺得一陣奇怪,往日的大哥一定會談一些實際地構想。今日卻只說了這麼簡單的幾句,這實在不符合風浩揚的性格。然而,事到如今。他也顧不上許多,上香禱祝之後。他便迴轉了來,神情莊重地道:「啟稟父皇,凌雲歷代先皇告誡兒臣,為政須得看顧百姓得失,不可因私廢公。親賢者。遠小人,無論為君為臣皆是如此。天道不可違,順應天理民心,方可證治世之道。」他自覺說得極為妥帖,因此說完後便規規矩矩地垂手侍立,等待著父皇地答案。

  「罷了,罷了,都是天意,天意!」風無痕揮揮手道,一天之間從未消失過的笑容突然無影無蹤。那一刻間,四人突然覺得,他地身影是那般蕭索疲憊。「所幸你們都是聰明人。沒有給朕再來一次蕭牆之亂,足可見你們兩人的心胸。你們且退下吧,明日朝會朕自有說法。」

  風浩揚和風浩嘉對視一眼,只得默不作聲地退下。而海若欣和紅如卻仍舊站在風無痕身側,她們清楚,丈夫一定有話要說。

  果然,許久之後,風無痕終於開口道:「朕很慶幸有兩個能幹的皇子,不過,大位只有一個,朕不得不有所抉擇。朕知道剛才浩揚是有意藏拙,所謂先循往例,再依本心的說法壓根就不是他一貫為人的準則。浩嘉很聰明,對於這種問題也是一針見血,只是,為君者雖然確實應當看重民心,卻不應一味地順應天意民心,否則便重蹈了黃老之道誤國地覆轍。民心可用,便多有豪強千方百計地籠絡民心起事,所以,得民心者不見得都是清官賢臣,也有可能是居心叵測之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