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唔,太后既然說了,朕自然不會忘記。柔萍,你回去稟報太后,就說今日早朝之後,朕會去坤寧宮給她請安。另外,西夷人送來了一批貢品,你請她老人家和皇后一同過目,自己留下看中的,然後分賞宮嬪,餘下地再入了內庫就是。」

  柔萍連忙屈膝答應,她不敢打擾皇帝的正事,因此事畢之後便急急退了出來。回到坤寧宮一一稟報之後,她就發覺主子臉上露出了許久未見的笑容。不過,蕭氏顯然並不打算對她說什麼,揮手打發了所有下人之後,便倚首在妝檯邊出神。

  這一日地早朝不過是虛應故事,各部院的重臣大多仍在閱卷,因此幾乎無人奏報什麼大事。倒是兵部尚書余莘啟轉奏了展破寒的摺子,無非是西南大捷之類的捷報。不過,這個殺神在西南打地勝仗多了,久而久之,群臣也就不以為意,就連風無痕也不過是置之一笑罷了。當然,儘管都是小勝,但好歹也是彩頭,因此一通嘉獎自是在所難免。展破寒好歹也是朝廷大將,不給一些體面也說不過去,風無痕便命上書房草擬了一道旨意,用驛馬通告西南軍中。

  仗打到如今的份上,早已不是所謂的平叛,而是為了昭顯天朝軍威。緬陽族的一族之力本就不是凌雲的對手,但西南部族甚多,若是一個個都仿效緬陽族來一次兵變,那事情就棘手了。展破寒今次領兵,風無痕還另外給了他密旨,讓他暗中訪查各部情況,扶持一些親近朝廷的首領。展破寒不斷地來一些小勝,為的也正是威懾這些大小部族。所幸破了緬陽族的一處重鎮之時,大軍截獲了不少金塊之類的物事,因此軍餉方面倒是節省了不少。展破寒之前曾經在風無痕處分到了不少好處,因此對這些身外之物也不甚留心。

  除了這件事之外,其他的不過都是些小事,因此這一日的早朝便結束得極早。風無痕下朝之後便換了一身常服,但身後護持的侍衛卻不在少數。當日的那一樁事情出過之後,皇后海若欣便下了懿旨,只要皇帝在宮中走動,身後必定要跟著十六個侍衛。這樣一來,再加上小方子等貼身伺候的太監,風無痕身邊邊簇擁著一大群人。

  風無痕對此頗為無可奈何,但也知道皇后的苦心,所以並未改變這個規矩。想起當日逃得性命的仇慶源,他便微微搖了搖頭,死罪難免,活罪難饒,仇慶源雖然免去了死罪,但在宮裡卻是待不下去了。到了最後,風無痕只能一道旨意,發配他去了西北軍前效力,不過還是破天荒地保留了他的品級。一旦他立了戰功,那將來便還有回朝的機會。

  風無痕乍見到太后蕭氏,竟又生出了兒時那等驚艷的感覺。自從先帝駕崩後,蕭氏便鮮少在梳妝上費功夫,不過由於保養得極好,因此看上去也是風姿綽約。但今次又是不同,只見蕭氏一身白色宮紗,頭上的髮髻上綴了一串名貴的珍珠,手腕上卻只戴了一個瑪瑙鐲子,愈發襯顯出了白皙的膚色,就連這幾天始終籠罩在臉上的憂愁之色也不見了蹤影。然而,風無痕見母親突然這副裝扮,心底卻不由咯噔一下,臉上卻浮現出了親切的笑容。

  依禮覲見之後,他便笑吟吟地在蕭氏另一側坐下,「太后,您今兒個的氣色看上去不錯,看來那幫奴才終於知道該怎麼伺候了。」他見母親只是曬然一笑,便又開口道,「柔萍天不亮就來了勤政殿通傳,因此朕下朝後也立刻匆匆趕來,不知您有何要事?」

  蕭氏但笑不語,只是揮手斥退了一眾太監宮女,這才正容對兒子道:「無痕,哀家並無意插手國事和你的家事,不過有一件事情卻得預先提點你一番。先帝立儲時的艱難你自己也親身經歷過,應該知道弊病何在。不說如今你這一輩的兄弟中沒餘下幾人,就是你登基時的風波和前幾日的變故,你也該知道如何抉擇。算起來,你的長子風浩揚已經快八歲了,就連琬嬪平氏的兒子,也已經快周歲了,如今皇后和珣妃盡皆有孕,你對將來立儲可有什麼打算麼?」

  風無痕卻是沒想到母親會驟然提起此事,因此不免愣了神。然而,他很快便定下心來,見母親蕭氏並無玩笑之意,神情間似笑非笑的,他便省出了情由。蕭雲朝一支的下場已經註定,以母親的心計肚量,自然不會再計較這方面的得失,一旦從愁緒中脫困,便會為將來謀劃,所以問起此事也是自然。可是,儘管知道立儲之事脫久了也不是法子,但他至今仍未有立儲的打算,畢竟,他登基連一年都未到。

  第四十一章 狠辣

  「太后,現在就想著立儲未必太早了些,朕的意思和先帝一樣,待到諸皇子長大了,能夠見著品性之後再議此事也不遲。」風無痕陪笑道,「皇后和珣妃雖然都已經有了身孕,但畢竟還未臨盆,是男是女也說不得准。」

  蕭氏哪裡聽不出兒子的推脫之意,深深嘆了一口氣,隨後便搖頭道:「皇帝,你是哀家的兒子,你在想什麼哀家還會不知道?對於天家而言,早定君臣名分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就拿這一次的變故來說,倘若皇帝你早已立了太子,那旁人又怎會把皇位攀扯到一個已被廢黜的郡王身上?先帝晚年立儲,比起凌雲一眾先祖來,亂子也就多多了。你看看你那些皇兄皇弟,真正能夠信任的又有幾人?還不都是那時立儲之爭惹的禍,須知兄弟合力,其利斷金,這可是先賢說的。」

  蕭氏的一番話語讓風無痕悚然而驚,他本還以為母親是藉機爭取主動,根本沒想到這一層上。想必母親也是知曉了朝中某些大臣的心意,想要絕了他們的想頭,這才出了這個釜底抽薪之計。然而,這立儲之事又哪裡有這般容易,須知他後宮的嬪妃雖然算不上許多,但來歷各異,除了如妃紅如和琬嬪平氏之外,竟是人人都有一番背景。所幸貞嬪和容嬪都還未有孕,否則這立儲之事非得權衡甚久不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