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正在房中胡思亂想,就聽得雇來的小廝在門外嚷道:「老爺,有人送帖子過來!」這小廝本就年歲還小,一邊說一邊冒冒失失地闖進屋來,遞上了一份極為精緻的帖子。

  史名荃展開一看,訝異地發現這帖子竟來自連親王風無清,頓時愣了神。他自忖和這位王爺並無交情,剛想打發小廝前去謝絕,就見一個身穿王府號服的長隨出現在眼前。來人深深一揖告罪了一聲,便恭謹地道:「史大人,王爺有要事和您相議,這才貿然下帖相邀,請您今晚務必到場。奴才是奉鈞命行事,還請史大人給一個回執,奴才也好回去交差。」

  史名荃沉默良久,只得點頭應承了下來,隨意扯過一張拜帖寫了回執後,他方才打發了那長隨。摒退了自己的小廝後,他就不由胡思亂想了起來。雖然對京中權貴並無幾分認識,但他還是知道連親王乃是皇帝駕前最得用的兄長,此次相邀,說不定就是出自皇帝的授意,因此一顆心不由砰砰直跳,始終無法平靜。

  到了傍晚,他換了一身常服後,也不雇轎,也未帶隨從小廝,竟是孤身一人安步當車地來到了連親王府。許是王府門上的下人早就得了訊息,因此並無一人攔阻於他,王府總管更是恭恭敬敬地將他引到了書房門口,這才示意他進去。

  甫一進門,史名荃便愣住了,書房中有兩個相貌極其相似的男人,一個年長几歲,另一個看上去卻極為眼熟。僅僅思緒一轉,史名荃就連忙撩袍跪倒在地,口稱萬歲不迭。他也並非蠢笨之人,哪裡不知道連親王風無清是藉機代皇帝邀他過府,此時此刻,他想起自己在甘肅的作為,頓時汗流浹背。

  風無痕倒不像史名荃想像中那般震怒,神情只是淡淡的,倒是風無清侍立在風無痕身側,不時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底下這個膽大包天的御史。「史名荃,朕沒有在勤政殿召見你,而是選擇了連親王府,就是為了避人耳目。若是真要論你的罪過,怕是你的御史也當不成了,你倒是說說,這幾年先是御史,然後是外官,最後又回到了御史任上,你是否有寸功在身?」

  史名荃聽皇帝如此說,心中立時瞭然。誠然,他是生性耿直不假,但輾轉數職都沒有建立什麼功勞,說出來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可皇帝問話不得不答,他沉吟片刻,只得誠惶誠恐地應道:「啟稟皇上,微臣確實未建微功,有負皇上所望。」

  風無痕見他老實,臉上才稍稍露出了一點笑容,「你還算誠實,那你是否想過,為何旁人能履建功勳,你卻頻頻惹禍,這一次還好心辦了壞事?」他不待史名荃回答,便正容道,「史名荃,朕不妨告訴你,你是被一個『名』字所累!」

  一句話頓時把史名荃震得呆了,風無痕卻並不看他一眼,繼續說道:「你是羨慕了鮑華晟的聲名,想要仿效他為一代御史的典範,不是麼?確實,朝中直臣難為,但是,相比直臣,朕更看重的是純臣!心中有社稷百姓,而無一己之私,行事須得考慮周詳,不因圖名而破壞了大局,身為純臣者,時刻以君父為重,為君父分憂,這才是臣子的典範!你看看連玉常,同樣是御史,他的舉止手段便有鮑華晟的影子,旁人雖稱其為鐵面,卻愛其風骨,朝中文武也無人在背後詬病,這才是你該好好學學的!」

  同樣的話史名荃也從鮑華晟的口中聽過,然而,鮑華晟自然不會這般直接,言語中不留一點情面。因此,震懾之餘,史名荃只能嘆服,可心頭的沮喪之意卻未曾退去。只聽得上頭的皇帝又冷然道:「史名荃,以你本次的過失,本當革職,但朕最後給你一個機會。以你本來從五品的御史之職,朕便委你梧州知州之職。那裡出了好幾任的貪官,朕倒要看看你能否過得了這個染缸。倘若你能真正料理好上司下屬,又在地方做出政績,朕便調你回來,讓你在監察院再出一份實績,你可願意?」

  史名荃心念數轉,最終俯首應道:「微臣謹遵聖命,定不辜負皇上所望!」

  第三十九章 殿試

  豫豐二年四月二十六日,新取中的幾百名貢生齊集太和殿,對於他們來說,這興許是一生中頭一次看到至高無上的皇帝。依照慣例,殿試都由皇帝親自主持,另設八名讀卷官,其中大學士兩人,院部大臣六人,另設王公大臣監場。而風無痕為了昭顯此次恩科的公平和鄭重,八名讀卷官俱是朝廷重臣,就連海觀羽這類已經年邁的老臣也不例外,監場的更是連親王風無清和和親王風無候兩個親王。如此一來,眾貢生的心底便不免惴惴然,須知殿試只策一問,若是不得章法,今科就算中了,也沒一個好名次。

  這些貢生都是在殿試的頭天晚上進入宮中,住在偏殿或大臣們的朝房內,論起禮遇比在貢院會試時強上了許多。由於殿試只關係到三甲排名,並不篩選淘汰,因此相對鄉試和解試來,他們的壓力便要小些。此時的太和殿內,東西向陳列著十幾排矮几,儘管風無痕早已下了旨意,在殿中燃起火燭照明,但殿內光線仍舊暗淡。好容易候到皇帝升殿,眾官員和貢生們下跪參拜之後,禮部官員才頒下了試題。等到歸位答題時,已是足足費了一個時辰。

  風無痕高居御座上俯視著這些忙於答題的士子,嘴角不由露出了一絲笑意。所謂科舉,正是為了拔天下之英才,身為帝王者,無不期望能從每一科的舉子中選出自己看重的人才。他不由又想起了宛烈二十一年的春闈,那個時候,自己就碰上了范衡文等人。如今。那三人不管曾經有過怎樣地故事,都已經進入能夠協理一方,他只希望今科的士子也能出幾個得用的。如此一來,朝堂上又可出現一些新地聲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