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蕭氏突然偏轉了頭,顯然不欲再和這個兒子糾纏下去。「將寧郡王帶下去看押起來,務必不能讓他接觸到任何官員。」她沉聲吩咐道。

  風無惜被帶走時,再也沒有發出任何聲響,仿佛是無聲無息地接受了殘酷的事實。然而,從他那閃著寒光的眼眸中,蕭氏看出了絕望和憤恨,然而,她已經沒有選擇的餘地了。要想真正保住自己和家族的地位權勢,她不得不作出犧牲一者的選擇。

  見到閒雜人等均已退去,風無痕便從後殿走了出來,臉上的神情極為古怪。從他心底來說,能獲得母后的支持無疑是登上皇位的最大保障,然而,適才的那一幕實在太過令人震驚。

  看到風無惜的絕望,他甚至可以想到,倘若自己的行為舉止有一點缺失,甚至也同樣是一個無權無勢的皇子,那母后的態度也許也是完全相同的。母儀天下的皇后蕭氏,需要的是一個作為強者的兒子,可以護佑她權勢的兒子,除此之外,什麼都可以捨棄。

  陳令誠扮作沈如海的模樣,匆匆趕到了兵部尚書余莘啟的府邸。雖然九門提督張乾封鎖了各大權臣的府邸,但對於余莘啟這個兵部堂官卻沒有多少重視。此人是文臣出身,雖然憑著資歷和謹慎升遷到了兵部尚書的秩位,後台卻並不強硬,僅僅是憑了皇帝的寵眷而已。一旦皇帝崩逝,他便不可能有幾分作為,所以這些天來,余莘啟的府邸前愈發門庭冷落了。

  遞上自己的金質腰牌之後,陳令誠立刻感到了那幾個士卒的恭敬態度。如今的京城之中,往昔的權臣早已沒了平日的威勢,反倒是那些和風無惜來往頻繁的官員更為吃香。當然,眾官之中,倘若能得皇后蕭氏惠賜一枚腰牌,則更是平添幾分身價。幾個軍士都是步軍統領衙門中的人,早已從上司口中領教了所有禁忌,自然不會忽略這枚腰牌的含義。

  余莘啟一見來人的模樣便愣了,他雖然和沈如海交往不多,但總還是知道此人頗得皇后蕭氏的歡心。此時此刻,這個太醫院醫正大駕光臨他的府邸,一定是領了皇后的懿旨,想到這裡,他的心思頓時活絡了起來。

  只是寒暄了兩句,陳令誠便示意余莘啟摒退一眾下人,這才小心翼翼地取出了懷中密旨。「余大人,皇后娘娘念你一直勤勞王事,忠心耿耿,所以才把一件大事交託給你操辦,你可萬萬不要自誤啊!」他似笑非笑地看著對方,鄭重地起身捧起那密旨,「奉皇后懿旨,著余莘啟按密旨所言行事,不得怠慢!」

  余莘啟慌忙跪地叩首,這才接過了那捲薄薄的紙片,額上已是沁出了冷汗。待到展開一看,他更是完全愣了,臉上滿是茫然,好半晌才回過神來,雙手竟是微微顫抖。「沈大人,娘娘密旨上所言過於驚人,究竟……」他怎麼都沒想到事情會突然急轉直下,只看近幾日步軍統領衙門的人囂張跋扈的模樣,誰會想到皇后蕭氏會突然拿九門提督張乾開刀?

  「余大人,不必多言,皇后娘娘的懿旨就是如此,你到底是遵從還是抗旨?」陳令誠的臉色瞬間變得無比冷肅,「本官只是傳旨之人,到時自有人協助於你。當然,若是你執意抗旨不遵,本官也只有回覆皇后娘娘,請她另擇良臣,但余大人的大好前程……」

  余莘啟立刻慌了,連忙起身應承道:「下官哪敢違抗皇后娘娘的懿旨,先前不過是有些許疑慮而已,還請沈大人替下官遮掩一二。」他大約是想起了這樁任務的艱難,又咬咬牙開口道,「只是,沈大人應該知道,下官雖然是兵部堂官,卻並無兵馬調派的實權。而九門提督張乾卻著實掌握了京城的所有防衛兵力,彼此相差懸殊。若是沒有貴人相助,恐怕下官會壞了娘娘的大計。」儘管事成之後功勞少不了,但余莘啟還是不得不將心中顧慮吐出,他可不願意去送死。

  「余大人放心,既然皇后娘娘下了懿旨,那自然會有人襄助。」陳令誠高深莫測地道,「下官會隨同你一起去宣旨,到時瞅準時機將他們全部拿下即可。」陳令誠並沒有透露步軍統領衙門還有其他內應,對於余莘啟這樣的人,只有事到臨頭讓他品味出雙方的實力對比,才能真正讓他心悅誠服。

  張乾好容易才抽出一點空閒的時間,這才有空在後衙散散心,打了一套太極拳。一整個套路打完之後,他已是感到額頭微微發汗,當下便直起身來懶散地伸了一個懶腰,臉上滿是自得的笑意。他這個九門提督雖然看似權大勢大,但卻是始終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凡事都得小心謹慎,從不敢私自串連。就是寧郡王風無惜,他也是在前年的時候才攀上關係,當初皇帝議立太子時,他失望了好一陣,後來才恍過神來。與其讓一個新人接替自己,還不如賭一賭運氣,若是能順利地將風無惜推上皇位,那他無疑是擎天保駕的第一功臣。

  第三十五章 擒王

  乍聽得兵部尚書余莘啟來訪,張乾頓時覺得一陣荒謬。雖然兵馬調動隸屬兵部,但誰都知道,余萃啟和自己向來沒有任何關係,平日也最多不過是點頭的交情。他沒有派多少軍士看住兵部衙門,只不過是因為對余莘啟此人根本就沒有大費力氣的必要。此時,這個沒有幾分實權的兵部堂官驟然來訪,究竟是所為何事?

  話雖如此,張乾還是吩咐親兵引他進來,自己卻並未出去迎接。彼此品級相差不大,他也就沒必要鬧那個虛禮。再者,張乾心底仍然有一種出身世家大族的矜持,因此對於余莘啟這個寒門出生的大員,他並沒有幾分實在的尊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