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惜,雖然外人看他們風光無限,但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蕭雲朝對於自己這些幕僚的態度。那是一種漠視,雖然蕭雲朝面上總是還對他們客客氣氣,但要說信任,卻是還不及府中那些其他善於奉承的清客。若非皇后蕭氏時時派人送來賞賜和讚賞的話語,但要伺候這樣一個主子,年嘉誠卻多少有些不忿。

  這次風無痕討了皇后的懿旨將他們都帶了出來,年嘉誠便有一種衝動,與其在蕭府繼續消磨歲月,還不如投靠了這位風頭正勁的太子殿下。須知蕭府如今雖然鼎盛,平日裡幾乎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但極盛之下必有隱憂,將來怎樣卻要看風無痕的心思了。正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將來的事情還是現在預作打算的好。

  第二章 教導

  由於此次前去西北的隊伍浩大,因此行程便怎麼都快不起來。不說隊伍里的那四位身份尊貴的女子,便是龐大的軍隊和隨從也使得路過的州縣疲於應付。可是,誰都知道隊伍中有風無痕這位當朝太子,哪個州官縣令敢應付差使,不由都拿出十萬分精神巴結著。畢竟先前詹事府已經有了先例,若是能對上太子殿下的緣法,那飛黃騰達無疑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然而,這卻苦了風無痕,不說路過的州縣父母官,就連鄰近地方的官員也全都涌過來巴結他這個太子,竟是讓他忙得精疲力竭。雖說他可以推故不見,但為了給人一個親民的印象,他不得不耐著性子和那些齷齪官吏周旋。

  當然,這其中還是有些風骨不凡的官員。路過普定縣時,那位縣令就去巡視了河堤,直到接報後兩個時辰才滿身是泥趕了回來。雖然隨從的理藩院尚書虞榮期大為光火,但風無痕見這位一縣父母官泥濘不堪,臉上大汗淋漓的模樣,又瞥見那一雙粗糙不堪的手,他看便知這位縣令不屬於那種養尊處優的官員,心中不禁湧起一陣好感。

  對於這等百姓稱道的官員,他不僅一句重話都沒有,反而好言勸慰了幾句,讓這個因為執拗脾氣而不得升遷的縣令心中極是妥帖。也正是因為如此,風無痕記下了這個縣令的名字,這種人雖不能用於廟堂之上,但治理一方之地還是極其穩妥的。不過,一路經過的州縣之中,似這等官員竟是極其罕見,一張張幾乎無二的阿諛嘴臉讓風無痕著實厭煩了一陣。

  清寧公主風凡阿雖然出身皇族,但家世卻不過普通,父親只是一個鬱郁不得志的郡王。此次皇帝命皇后蕭氏在宗女中遴選了幾次。身家清白。儀容端方的她便得了青睞,不僅蕭氏親自將她認為己女,又晉封了公主,便連她的父親也沾了女兒地光,在太常寺兼管了一個不大不小地差使。然而。一個妙齡少女遠嫁蒙古,而且還是賴善這樣的老人,不免讓年少的風凡阿黯然神傷,因此她在途中幾乎一言不發,眼看著便一天天消瘦了下去。

  風無痕和這個堂妹先前並沒有見過,但此次他責任在身,勢必不能坐視風凡阿這般鬱郁下去。凌雲皇族和蒙古諸王幾乎是世代聯姻,就連當今皇帝的生母孝慈皇后也是蒙古庫爾騰部的貴女。現任親王賴善地姑姑,讓草原上奔放慣了的女子嫁入深宮,這也同樣是一種折磨。不過,身為王女,她們的命運早就不由自主。因此即便風無痕心中憐惜,卻仍只能按照祖制辦事。

  這一日傍晚歇息在驛館的時候,四個皇族貴女不約而同地聚在了一起。此去西北大營只有十天不到的路程,她們在行前早就被宗人府派人教導過,深知中原蒙古習性不同,因此便在一起想像著將來的歲月。除了年歲最長的平昭郡主風凡琳尚能自持外,其他三女說著說著便垂下淚來,其中風凡阿最為淒楚。無論是準噶爾客圖策零還是索圖及薩克部的兩位親王,都是正當壯年。而她嫁地卻是老頭子,想到今後再難面見父母,她的心便若刀絞一般。

  風無痕才到門口便聽得了一陣抽泣聲,臉色不由沉了下來。只得示意身邊的小方子進去打個招呼。裡邊的四女聽得太子殿下駕到,不由都有些慌了,她們臉上的妝容都被眼淚沖得一片糊塗,怎能以這副模樣相見?她們忙不迭地令侍女稍稍替自己補妝之後,這才盈盈立了起來迎接。

  「臣妹叩見太子殿下!」四女參差不齊地跪下請安,嗓音里猶帶著幾縷淒意。雖然男女有別,但太子乃是君,再者風無痕此來地用意不言自明,她們心中都有些緊張。

  「都起來吧,今日就當是兄妹相見,你們不用那麼拘禮。」風無痕的目光一一從幾人臉上掃過,她們各異的神情立時收入了他的眼底,「四位皇妹此次離京遠嫁,心中的悲楚孤都知道,不過,一味地想著壞處總不是辦法。像適才這般大放悲聲,若是傳揚到那些王爺耳中,不免就看輕了我凌雲的女兒。「風凡琳瞥了一眼其他女子,便勉強微笑道:「皇兄願意寬慰她們自是最好,身為天家女兒,身不由己的道理臣妹還是懂的。古有昭君出塞,如今朝廷用聯姻羈索蒙古諸王,這是本朝一直的國策,臣妹既然身在皇家,吃著朝廷奉養,婚姻大事同國事連在一起也早有準備。」話雖如此,她地臉上總還有幾分不自然,但這番說辭已是讓風無痕大吃一驚。

  在遠嫁蒙古的四女中,風凡琳的年紀最長,容貌也不甚出眾,但她是莊親王的侄女,又尚未婚配,因此皇后遴選宗女時便把她也選了進來。風無痕仔細地打量著風凡琳,心中已是有了定計,似這等聰慧地女子,嫁到準噶爾是最合適的,若是換了旁邊那兩人,恐怕在那裡的日子都沒法過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