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奴才叩見太子殿下。」他跪下叩頭請安畢,便匆忙稟道,「皇上有旨,命殿下即刻入宮覲見!」剛才那一陣狂奔幾乎要了他的小命,因此此時未免有些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額上也是沁滿了密密的汗珠。

  風無痕心中一緊,第一個感覺就是宮中有變,但一看汪海還算鎮定的神情,他便自嘲起自己的多心來。所幸此時他的轎馬仍在,進宮也不費什麼功夫,當下他吩咐范慶承知會內院四女幾句之後,便重新坐回了轎子裡。

  這時宮門早已下鑰,但汪海先前奉了皇帝旨意十萬火急地出宮,現在又和風無痕這個東宮太子一起迴轉了來入宮面聖,把門的侍衛自是忙不迭地放行。不過雖然眼看著這些人進了皇城,這些侍衛的心底卻犯起了嘀咕,皇帝少有深夜召見人的,此時這般火燒火燎,莫不是出了什麼大事?不過想歸想,這些人誰也不敢宣之於口,畢竟妄議天家大事可是掉腦袋的罪名。

  風無痕進了勤政殿,才發現裡頭只有皇帝一個人,一干平日伺候在側的太監宮女全都不見了蹤影。就是最得寵信地石六順,此時也在外頭看著大門。行禮請安之後,他便垂手而立。心中已是隱隱約約地察覺到,西北的安親王估計是來消息了。

  皇帝卻沒有立刻提起正事。反而問起風無痕今日到理親王府賀壽的經過來,一邊聽還不時地點點頭以示讚許。「無痕,這一次你做得很好,這些老王爺雖然沒了實權,但畢竟都是經營了多年地人物。潛藏的勢力也應該不小。朕雖然一直懶得追究他們背地裡地勾當,但總得提防著些。理親王是皇族中出了名的老好人,膽子又小,你若是籠絡了他,對於將來大有好處。」

  風無痕自是恭敬地答應了下來,「多謝父皇提點,兒臣謹受教。這些王爺都是兒臣的長輩,若是他們能安分守己,自然應該加以尊榮禮遇。」

  「你懂得這些就好。」皇帝露出了一個欣慰的笑容,「便是先前對無昭的處置。你也沒讓朕失望。須知身為儲君,人心民望才是最重要地。你不過是收容了一個孤兒,為死去的老五求了一個情。便得了仁德的名聲,這是天底下最划算的買賣。百姓可不懂什麼天下大事,他們津津樂道的只是小恩小惠,你將來若是為君。瞅準時機輪流免除幾省錢糧,自然是天下歸心。朕這些年壓著此事一直不准,也就是為了你將來的考量。」

  風無痕心中不由感動萬分,但面上不由更加惶恐。「兒臣多謝父皇恩典,但如今天下太平,父皇也正是鼎盛之年,豁免賦稅的事依兒臣之見,若是眼下合適也不必留到以後。兒臣資歷人望都還淺,正需要在父皇身邊多多歷練學習,安排那些事情未免折了父皇的福壽。」自古皇子易當,儲君難為,因此風無痕不得不小心謹慎。雖然現在皇帝和他父子和睦,政務上頭也異常順暢,但萬一因小事而招惹疑忌,那便是自惹麻煩。

  「已經不早了。」皇帝突兀地冒出一句話,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今日安親王已經差人送來了消息,號稱西北大捷,其實不過是斬首千餘級的一場小勝而已。他在密函中已是說得清清楚楚,由於蒙古各部聯合施壓,庫爾騰部又態度堅決,因此準噶爾人雖是狼子野心不死,此時卻不得不讓步。他們先前雖然得到了倫肅部的投靠,但也是犯了眾怒,再加上與西北大營地幾次交戰,實力總是有些損傷,因此趁著這次小敗的機會答應了會盟的要求。雖然正式地奏摺還要明日才到,但朕不得不先和你打一個招呼。」

  儘管心中早有準備,但風無痕還是心中一驚,這幾日他如同連軸轉一般在各處作了安排,但真要說天衣無縫卻還是一點把握都沒有。若是在蒙古會盟期間父皇沒有差池還好,若是真有什麼萬一,自古趁著主事者缺席的時候陰謀自立的皇族或是權臣不在少數,那後果如何就很難預料了。

  風無痕正在斟酌著如何開口,皇帝卻又先發話了。「朕知道如今的局勢還遠未明朗,你坐上太子之位時間又短,京中地事情還沒有到廖若指掌的光景。若是你一出京城,那些背地裡的跳樑小丑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皇帝瞟了一眼滿面震驚的兒子,這才沉聲說道,「有朕在一日,這些人就休想得逞,所以京城之事你無需考慮過多。倒是此次會盟你務必將事情辦妥,回京之後朕就命禮部擬定禪位之事。朕的帝位也坐了多年,該讓你顯顯身手了,否則若是將來再鬧騰起來,朝局就更加不可收拾了。」

  饒是風無痕自制力再強,此時也不由大驚失色。這話皇帝雖然和海觀羽他們說過,但在這個兒子面前卻還是第一次透露,因此震撼不可謂不大。自古老皇退位不是為大勢所逼就是因為權臣獨攬大權,再無極盛之時思量退路的道理。須知太上皇雖然尊榮,卻是再難享群臣逢迎的實權,因此帝王很少取這一途徑。如今皇帝驟出這等言語,風無痕自是不知該說什麼好,半晌才迸出一句話:「父皇如今身體康健,執掌朝政又從無缺失,怎可輕言禪位?兒臣懇請父皇三思。」

  「此事你不用再勸諫了,朕早就和海愛卿他們商議過,再者即便朕退居太上皇,朝政也能點撥你一番,遠比……」皇帝突然閉口不言,顯然也是忌諱提到那種事情。他沉吟片刻,又岔開話題道,「無痕,朕知道你和安親王風無方一向交好,你對他這個人如何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