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約是風無痕這位太子爺光臨地緣故,聞風而來的皇族親貴擠滿了大半個理親王府,就連幾個不常露面的權臣也都巴巴地趕了過來,頓時讓王府中地下人慌了陣腳。風懷起一路走去,碰到的官員不計其數,不少人的臉上都堆滿了諛笑。雖然風懷章是個不管事的王爺,但太子殿下親至,誰也說不準是否會有其他名堂。這些人都是鑽營慣了地人,哪會放過這等機會,因此禮物雖是菲薄,卻也厚顏擠進了王府。

  不過,正廳里的官員卻是寥廖無幾,風懷起一跨進門,便聽得肅郡王風懷引的聲音:「二哥,你總算來了,真是姍姍來遲啊!你若是再遲來片刻,我在太子殿下面前打的包票可就要穿幫了。這麼多人都在等你一個,你的面子可就大發了!」

  風懷起早就瞧見了風無痕含笑坐在風懷章身邊的正位上,哪裡敢怠慢,連忙上前跪拜行禮。風無痕卻只受了半禮就扶了他起來,口中還調笑道:「適才肅郡王說王爺是在安排戲班子,孤起先還不信,如今看那外邊順慶班都已經搭好了戲台子,這才信了。不過這等準備工作原該事先做好才是,拖到這壽誕的日子卻是不妥。」

  風懷起連忙陪笑道:「太子殿下說得是,本王不過是和肅郡王商議好的,想給五弟一個驚喜而已。他的脾氣執拗,不願意張揚,就連這次六十大壽也想悄悄地操辦了,我們兩個拗不過他,只得暗地裡張羅了一點玩意,想熱鬧個三天,沒想到今日卻驚動了殿下,想來也是五弟的福分。」

  這幾句話把事情撇得一清二楚,雖然風無痕心中仍有疑惑,口中卻不再追問了。旁邊幾位剛剛剛來的皇族親貴也都上來打招呼,風懷章連忙吩咐開筵。他今日準備本就不足,所幸青郡王風懷德給出了一個主意,趕著派人和魏文龍打了個商量,將水玉生煙的廚子請來了一批,這才勉強備足了酒菜,否則今次就免不了出洋相。

  酒酣之際,風懷章這個壽星翁自然是執壺勸酒,就連他的世子也出面一席席地敬酒過去,平日蕭索的理親王府自是熱鬧非凡。風懷章已是好久沒有這般風光,因此紅光滿面地在眾人面前連幹了三大杯,這才心滿意足地坐了下來。他還不忘奉承身邊的風無痕幾句,「本王的區區壽筵今日能引來這麼多貴賓,無非是託了太子殿下的福,這心頭真是感動得很。殿下仁德如今是京城皆知,皇上真是目光如炬,眼力非凡啊!」

  他這句話一出,無疑是得罪了一旁的風無惜。這位寧郡王本就心中不忿,此來賀壽也不過是被府中幕僚所勸,總有幾分不情不願的。雖然他連遭大變,胸中城府已是深了許多,但又哪裡及得上席中的這幾個老狐狸,因此勉強按下心中不悅,自顧自地喝酒挾菜。

  風無痕也是注意到了那邊莊親王眼中一閃而過的陰霾,已是分外留上了心,因此淡淡地謙遜了幾句後,便再度舉杯向莊親王賀壽。鬧哄哄了足足一個時辰,這酒筵才算結了八分,由於天氣悶熱,不少人也就無心酒菜,只是不停地用眼睛瞟著主席這邊的動靜。

  好容易等到那邊大戲開場,眾人的目光也就被吸引了過去。順慶班中京城有名的角兒確實不少,平日達官顯貴的壽筵酒席更是常常以請到他們為榮,因此莊親王風懷起也費了許多功夫才將他們請到了理親王府。班主羅順慶本來是想著借這些王爺的架勢把名聲再打得響亮一些,誰想今日竟撞著了當朝太子,不由更是下令一班角兒賣力到了十分。這些戲子都知道風無痕對於這等娛興之事是無可無不可的,因此今日若是能投了他的緣法,得一個好字,將來在京城的梨園行當里自是可以橫著走。

  台上演得雖然熱鬧,但風無痕的心思卻不在上頭,他正想著對這些老王爺的相處之道。今日前來本就帶著籠絡之意,不過此時人多嘴雜,他卻勢必不能深談,再加上旁邊坐著莊親王風懷起這個老奸巨猾的貨色,他的言語便更加小心,到後來乾脆把話茬都扔給了他們,自己卻是坐在一旁間或插個一兩句話。

  台上的武生突然來了一個漂亮的三筋斗,台下的一眾人等頓時發出了震天好聲,剛才的幾齣都是順慶班的壓軸戲,很少拿出來顯擺,他們已是過足了癮,此時見台上角兒愈加賣力,他們頓時忘了今日來意,只顧自己欣賞起來。須知這等喧鬧時刻根本沒法巴結談話,因此眾人見風無痕坐在那裡含笑不語,都認為這位太子殿下也在那邊看戲入了迷,誰也不敢打擾。

  風無痕見那大戲一時半會還沒有結束的架勢,瞅瞅天色不早,回頭便和理親王風懷章打了個招呼:「今日也擾了王爺這麼久,孤也該回去了,那些公務也得再費些功夫才能處置完。」他回頭看了看台上台下熱鬧非凡的架勢,不由又笑道,「莊親王請來的這個戲班子著實出彩,趕明兒若是得空開筵的時候,孤也請上這麼一出,到時各位老王爺可得賞光才是。「這些人哪還有不知機的,又沒話找話地逢迎了幾句,這才恭恭敬敬地想要起身相送。風無痕卻微微擺了擺手,示意他們不要驚動了其他人,自己便帶了幾個侍衛從人悄悄地從一旁退了出去。

  第四十二章 高處

  風無痕前腳剛踏進王府,便聽得身後響起了一陣蹄聲。他在理親王府足足待了一個晚上,因此這時按理已是入夜的宵禁時分,別說在大街上打馬飛馳,尋常百姓就是在路上閒逛也會被五城兵馬司巡夜緝盜的人逮住。他不由吩咐徐春書去張望一眼,果然,那馬在東宮前面停下,汪海幾乎是從馬背上直接跳了下來,氣喘吁吁地奔到門前,卻正好趕上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