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皇族中交遊廣闊的閒人多了,但直接從王府中搜出兩個官府緝拿的要犯,這種事情還是破天荒的頭一遭。皇帝次日便下旨革除風無景的福郡王王爵,並交宗人府議處。誰都知道,在這種節骨眼上犯事的風無景怕是逃脫不了處罰,至少在新君登基前是再也翻不起風浪了。連帶著風無景的母親趙氏也吃了掛落,秩位由嫻妃降作了嫻嬪。

  皇帝的這一番舉動無疑是震懾了京中的不少勛貴子弟,因此各家王公大臣的府上都忙著清理閒雜人等。那些被主子逐出王府的不知底細的傢伙一下子丟了飯碗,心懷怨望之下不免又多嘴了幾句,順天府尹的衙門中頓時又塞滿了各色犯人。

  風無言和風無候雖有兔死狐悲之感,無奈此時自身難保,哪裡還敢多管閒事,只得託付風無傷權宜行事。風無傷平日和這位八哥交情甚篤,跪在勤政殿前求了兩個時辰方才得到允准前去見兄長一面。他也是不得不如此,光是母妃和姨娘的傷心就讓他心煩意亂,更不用說自己還有諸多把柄握在風無景手上。兩人平時同進同出的兄弟之情在這個時候卻成了他最大的軟肋,倘若風無景一氣之下將所有東西兜出來,那完蛋的就不是幾個人而已。

  就在京城中為了風無景的事鬧得沸沸揚揚之際,展破寒的那塊昭示天降祥瑞的玉石終於送到。雖然一路上不加張揚,但這些原屬破擊營的士卒一進京就將此事宣揚開了。頓時,大街小巷都流傳著天降祥瑞的消息。

  第十二章 算計

  與此同時,風無痕也收到了風無候前次派人送上的書信。儘管言辭極其隱晦,但對於深悉對方性格的風無痕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暗示的口信。風無候和風無言的關係雖然隱秘,但他還是知曉一二,如今在三哥風無言勢頭正勁的時候,自己這位四哥卻選擇了向自己示好,其用心自然是不言而喻。

  他冷笑著彈了彈那一片薄薄的紙,隨口對小方子吩咐道:「今後若是四哥送來任何物事,都由你經手,絕對不能讓不相干的人看見其中內容,你知道麼?」小方子連忙點頭應承了一聲,暗地裡心驚不已。如今竟是連風無候都打起了主子的主意,那豈不是意味著這位主兒真的有問鼎大位的希望?他連忙搖頭將這等不該有的想法驅出腦海,對於他這樣位分卑微的人來說,還是不要想那些東西為好。

  徐春書第一時間便從風無痕那裡得知了這些消息,雖然主子並未透露誰是幕後主使,但接二連三地有人報警訊,這便足以讓他打起十二分精神。扈從的侍衛和展破寒的精兵已經拿住了十幾個可疑的人,這其中服毒自盡的便有三人,因此刺殺一事應該是已經開始了。他已經聽說了風無痕將要回京的消息,倘若那些人在此地無功而返,自然而然的,回城路上恐怕就要多加小心了。

  西北的戰事消息雖然源源不斷地傳到各家權臣顯貴府上,但對於那等遙遠的事情,大多數人還是保持著不以為意的態度。而風寰宇卻不免有些喜出望外。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可是對眼下情勢地最好寫照。他的手還不可能伸到西北那麼遠,西南的那些小部族已經是他地極限。而準噶爾大軍來犯。手持的那些利刃指不定就是端親王風寰傑地手筆,要知道這位王爺可是在西北摟了不少錢。貨賣兵器的事肯定逃不了他的干係。可嘆凌雲費盡千辛萬苦要保密的東西居然流落外族之手,還真是莫大的諷刺。

  對於風無言最近地蠢蠢欲動,風寰宇分外不屑。連情勢都看不清楚的人還痴心妄想大位之分,實在是可笑之極。出於這種考慮,他也就告誡天一。和風無言往來務必謹慎,反倒是讓屬下多多和風無候接觸。

  在他看來,這個外人以為荒淫無道的皇子卻是一個心思縝密的角色,若是能扶助一把,將來的用場要比風無言大得多。此時的風寰宇並不知道,那個流落在外多年的兒子也同樣在暗處為了報仇而四處奔波。

  由於風絕捏著唐夫人杜氏的軟肋,因此兩人心懷鬼胎地接觸了幾次後,便湊到了一塊。風絕看中的是杜氏的人脈,而杜氏利用地卻是風絕的人手,這樣兩人也算是勉強合到了一起。但對於對方的來龍去脈和最終目地,他們卻是費盡心思也沒打聽出一星半點。目前的局勢雖亂,但無論杜氏和風絕都是信奉渾水摸魚這條真理的人。非但沒有覺得任何不便,反而更加如魚得水了起來。

  唐曾源這個掌院學士雖然只有三品,但由於皇帝欣賞他的學識和士林中地地位,因此儘管當年唐家的伯爵爵位只世襲三代。但還是格外開恩,讓唐曾源仍然額外襲了一代爵位。正是靠著這個爵位,杜氏再背靠娘家的勢力,唐家在京城的權貴圈子裡也算是一號人物。不僅如此,風絕還隱隱約約察覺到杜氏在宮裡也有所布置,這個發現讓他對此女充滿了警惕。

  就連唐家的那個女婿也讓他分外注意,從科舉出身不過八年,章叔銘便從區區的翰林院編修爬到了現在的淅江布政使之位,升遷之速竟是讓人瞪目結舌。即便有章家的後台和唐家的鼎力支持,年僅三十的從二品官員還是極其少見的,若是再善於鑽營一點,到時先在地方上作一任督撫,將來調入朝廷中樞是輕而易舉的事。風絕對這家人的了解愈深,心中的疑惑就愈盛,但眼下他和杜氏是相互利用的關係,絕不能過分深究。

  展破寒派人送來的那塊玉石很快被有心人宣揚成了已故太祖賜下的護國之物,傳言說得有鼻子有眼的,上頭不是既有白虎又有彌勒佛麼,那便是太祖爺的象徵,誰要是不信便是大不敬的罪名。草民百姓本就是圖一個嘴上快活,哪敢逞能,因此一個個全都把太祖顯靈掛在嘴邊。還有好事的在那邊鼓譟著,說是鳳鳥預示中宮的那位主兒,一時之間,各色流言滿京城的飛舞,竟是讓權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