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約是為了安慰賀氏一族,皇帝在晉封蕭氏為皇后時也沒有忘了賀雪茗,因此借著寧安公主滿月的時候晉封賀雪茗為皇貴妃,秩位上又晉了一級,倒是穩穩壓過德貴妃蘭氏和韻貴妃馬氏一頭,也算勉強給了賀家一個安慰。本來由於兒子儲位有望而看開了些的蘭氏,聞訊便又氣惱起來,不僅與賀雪茗相見時忘了半禮的規矩。就連皇后那邊例行地請安也往往託病不去。直到皇帝暗中派人嚴加申飭之後,蘭氏才收斂了嬌縱的氣性。此次她勉強跟在賀雪茗之後,率著眾嬪妃叩頭朝拜。心中卻是極為氣悶。

  「今日乃是新春大吉,宮裡宮外誰人不忙。臣妾這些人不過是養尊處優的閒人,哪比得上皇后娘娘提點六宮地辛苦。」甫一坐定,賀雪茗便沉穩地先開口道。儘管她這次生產後元氣大傷,又只得了一個女兒,皇后之位也拱手送了蕭氏。但她面上從未帶出任何不滿的神色,反而愈發恭謹,便是蕭氏也挑不出任何錯處,只得暗暗佩服賀雪茗地涵養。

  「忙的總是那些皇子和朝臣而已,不過時值新春,各宮各府的總有些要操心的閒事,說是真的無事倒也過了。」蕭氏不動聲色地瞥了一眼底下地眾人,目光投在了兀自低著頭的德貴妃蘭氏身上,語氣立時變了調,「倒是榮親王如今日理萬機。皇上又嘉許其乃諸皇子中頭一個得力的人,德貴妃教導有方,本宮臉上也增光不是?」

  這話卻說得有些其他的意味。在場的嬪妃命婦都知道蕭氏和蘭氏不和,後宮中明爭暗鬥從未少過,只是蕭氏始終壓過一頭去。此次蕭氏晉位皇后,賀雪茗產下一女後晉封皇貴妃。蘭氏的兒子又似乎儲位在望,深宮中竟有三位娘娘同時站在了前頭,這情況便分外複雜起來。此時蕭氏的話一出口,蘭氏便勃然色變,好一會後方才勉強答道:「皇后娘娘過獎了,左右不過是皇上和娘娘調教得好,臣妾哪敢居功。」

  德貴妃旁邊的容妃周氏和嫻妃趙氏不由抿嘴一笑,能讓一向自大狂妄的蘭氏說出這等服軟的話來,想必皇帝先前地教訓絕不輕。想起她們之前在蘭氏那邊受過的窩囊氣,兩人都有一種分外快意的感覺。蕭氏雖然獨占帝寵多年,但比起張狂地德貴妃蘭氏來,行事便要穩妥收斂得多,至少由她攝六宮期間,她們姊妹在深宮中安身立命得還算逍遙,因此兩人對蕭氏並無惡感,反而還有那麼一絲感激。

  榮親王妃趙氏一向性情溫婉,但也算是通權達變,對於蘭氏和蕭氏的恩怨還是知道一些。此刻她見母妃蘭氏的臉色不愉,便連忙岔開道:

  「我家殿下能有今日的福分,全靠父皇和母后地栽培,哪裡是他的功勞?今日是節日,自然是應該討一個口彩,再說那些男人的閒事未免無趣。臣妾早聽說母后娘娘早有準備,更置下了不少彩頭,也不知臣妾是否有這個福分?」

  趙氏既然已經將話題岔開,蕭氏自然不好再看蘭氏的笑話,也就順勢閒扯了一些皇族間的笑話,期間更是賞賜了無數的貴重小玩意兒。那些頂尖的貴婦倒是不在乎這些東西,而對於那些秩位低微的皇族命婦,蕭氏的賞賜便令她們喜出望外。雖然只是幾件做工精細的首飾,但她們的男人平日不過是從光祿寺領一份年例銀子,再就是靠著那些貧富不一的田地過活,能守著嫁妝已是難得,哪有閒錢置辦新的頭面,因此謝恩是都是喜滋滋的。

  交泰殿裡固然熱鬧,外頭皇帝那邊也同樣人頭攢動。雖然協理朝政的旨意只不過下了幾天而已,但對於三皇子風無言來說,這段時日他享受到的巴結和尊榮是為皇子三十幾年來從未有過的。百官們禮敬

  阿諛的目光讓他分外陶醉,甚至有那麼一刻,他幾乎忘記了自己只是一個親王,還不是太子。

  風無候冷眼旁觀著諸多皇族對風無言的巴結,心中極為不屑。自打風無言進了致方齋起,他便刻意和這位三哥保持著距離。沒有儲君的名分卻擔著儲君的差使,只有傻瓜會樂此不疲,不知進退。在他看來,風無言算是辜負了那個賢王的招牌,就連那個慕容天方也是徒有虛名,這種時候不知勸諫主子,還算什麼飽學鴻儒?便是朝臣也都被皇帝的舉動矇騙了,不少人還巴巴地跑去榮親王府表忠心,卻不想這些舉動全落在了皇帝眼中,到時應景兒便是鐵證,真是可悲可嘆。

  和風無候一樣表情的還有風無惜,母親冊封皇后本是天大的喜事,誰想接踵而至地卻是父皇對風無言的重用。他自己一無所得不說。還白白受了一頓斥責,仿佛自己就是那等飽食終日,一無是處的草包飯桶。就是風無痕也比他聖眷優厚。不僅仍兼著戶部地差使,就是吏部也橫插了一腳進去。連在母后面前也搶了他的風頭。風無惜不是笨人,自然覺察得出母后蕭氏對風無痕不同以往,那種淡淡地表情再也不見毫分,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熱絡和期待。

  他見風無痕從風無言那邊的人群中出來,不由出言譏諷道:「七哥。你倒是大度,三哥可是搶了你最近的風頭,皇子中協理政事地頭一人,甚至還能代閱奏摺。你剛才如此巴結,總不成是想待他登基後撈一個輔政的名分吧?」此話果然使得風無痕臉色大變,風無惜頓覺心中快意,竟是不待哥哥出言分辯,扭頭便走,頗有些不屑的意味。

  對於弟弟的譏諷,風無痕有心回敬。但最後還是提不起那等興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