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風無言那個呆子恐怕還在為了冊後之事而心煩意亂,真是白擔著個賢王的名號,一點洞察力都沒有。風寰宇徐徐立起,犀利的目光中仿佛看透了虛空中的一切。如今的儲君不過是靶子,同樣,皇帝恐怕不會選擇蕭氏的兩個兒子,而會選擇其他皇子作為另一個靶子。說不定,

  在朝臣和士林中還算有些威望的風無言就是這個角色。可惜,立儲容易廢黜難,風寰照一世英明,難道會忘了這個道理?

  行在半路上的蕭雲朝和賀甫榮幾乎是同時得了這個消息,兩人的反應自然大相逕庭。與賀甫榮近乎捶胸頓足的嘆息相比,蕭雲朝就幾乎沒有大肆慶祝了,只是兩人都是欽差,面上就不好顯露太過,只是不約而同地加快了行程。蕭雲朝甚至額外不滿自己無法蒞臨妹子封后的盛大場面,但心中已是自信滿滿,這次儲位應該是無論如何都跑不掉了。

  「病癒」的皇帝終於重現朝堂,看到海觀羽立在百官之首,他不由從心底湧出一絲感激和欣慰。已經經歷過先前驚愕的群臣對於立後之事自然不會再有其他意見,再加上禮部的動作也快,因此冊後的正副使很快就定了下來。將由禮部尚書崔勛作為正使,一等護國侯林塘作為副使前往凌波宮宣讀冊後旨意,並授予金冊和金寶。欽天監也湊趣地選擇了黃道吉日,刑部尚書何蔚濤更是早早備下了奏請皇帝大赦天下的摺子,因此皇后之位已是穩穩噹噹入了瑜貴妃蕭氏的囊中。

  宛烈二十七年十二月初八,皇帝御殿閱皇后的金冊、寶文,而後冊後正副使至凌波宮宣旨,瑜貴妃蕭氏受了金冊金寶,正式成為了宛烈皇帝風寰照的第二位皇后。冊後禮成,文武百官無不上表慶賀,皇后蕭氏至交泰殿受後宮嬪妃及朝廷命婦道賀朝拜,至此,虛懸了將近五年的中宮終於迎來了它的新主。

  整整鬧了幾天,朝廷和民間才從此次立後的盛大場面中平靜了下來。雖然不是元配,蕭氏無法體會那種鳳輦遊街的尊榮和大婚的奢華氣度,但她入宮多年,深知此事來之不易,因此已是分外滿足。在皇后的寶座上俯視著那些叩拜請安的嬪妃時,她的心中更是無比快意,深宮歲月催人老,如今,她終於熬出頭了。

  就在人們以為皇帝定然會立刻冊封皇太子,解決儲君之位時,皇帝卻出人意料地沒有任何動作。幾個上書試探的官員都觸了眉頭,皇帝以中宮初定為名駁了他們的摺子,而且還下旨申飭,言其居心叵測,接下來就是令人眼花繚亂地降級罰俸。一時之間,群臣竟是再次猜測起皇帝的用意來。須知按照立儲以嫡的規矩,蕭氏又非別無所出的皇后,皇太子之位並不是難事,皇帝又為何遲遲不下決斷?

  雖說皇帝仍是不避嫌疑地頻頻召見,但風無痕自己心知肚明,父皇絲毫沒有在此刻立儲的意思。然而,朝堂上的呼聲愈來愈高,無論是順天命還是遵民意,恐怕這次非得抬出一尊菩薩才行。眼看皇帝的精神愈發健旺,風無痕也就忘了先前的擔憂,只要父皇身子康健如常,那儲位虛懸也不是什麼大事。

  然而,皇帝似乎有心讓眾人驚愕到底,冊後之禮僅僅半月之後,他便以荒疏國事、行事荒謬之名革去了四皇子風無候的親王王爵,貶黜為郡王。而後更是對於諸皇子的缺失疏漏一個個下旨加以切責,連聖眷正隆的風無痕也不例外,至於一向寵愛有加的風無惜則是格外多受了幾句斥責,唯獨漏了三皇子風無言。這等詭異的跡象頓時令群臣摸不著頭腦,莫非皇帝晉封蕭氏為皇后只是為了安其心,而不是為了立其子?

  連風無言自己也被這一系列的變化鬧得頭暈目眩,三個弟弟幾乎是在收到斥責旨意的同時來他的府邸討教,接過愕然發現唯有這個三哥安然無恙,立時辨出了不同的意味。四皇子風無候更是仿若對自己的降爵毫不在意,只是一味恭賀風無言的好運。事情的急轉直下實在太富戲劇性,就連他們想要慶賀都不得章法。

  就在所有人都等待著皇帝議立儲君的旨意時,皇帝又下了一道令人出乎意料的旨意。先是嘉獎風無言仁義友愛,博學多才,深得朝臣人望,又以自己已經年邁為由,令風無言以親王之名於勤政殿東側的致方齋協理政務,代閱群臣奏摺。

  以親王之名行儲君之事,這無論如何都是名不正言不順之舉,風無言自然是上書固辭,就連幾個老臣也是以不合禮制上書勸阻,試圖讓皇帝收回旨意。然而,此次的皇帝如同鐵了心似的,奏摺是上一個駁一個。有些機靈的臣子不由想起了冬至皇帝賞賜皇子物件時的厚薄分明,心中已是有數,皇帝雖然寵愛蕭氏,但對於儲位恐怕還有別樣的想法。

  第四十章 新春

  宛烈二十八年的新春來得格外熱鬧,往常只需往皇帝那邊請安的嬪妃和皇族命婦們又多了一個去處。這是蕭氏正位中宮後第一次在元旦接受嬪妃命婦的朝拜,因此心情的複雜和欣慰是從未有過的。皇后的寶座高高在上,以往她只有跪在階下叩頭的份,又哪裡來今日的風光。蕭氏凝視著底下的人群,心中卻在轉著別的心思。只可惜儲位之爭至今仍沒有結果,而風無言那伙人居然傻呆呆地接受了皇帝的旨意,滿心以為已經占得上風。

  「好了,都起來吧,從年前忙到現在,你們也都辛苦了。」蕭氏笑吟吟地吩咐道。這交泰殿乃是皇后正殿,每逢重大節慶方能啟用,富麗堂皇自是不必說,只是那天家氣象和皇后尊榮便是尋常妃子最是艷羨之處。一旁侍立的小太監見主子發了話,連忙手腳利索地搬過一把把椅子,這等時候便要看命婦的秩位了,親王妃和郡王妃自然都是第一等賜座的,至於那些側妃或是國公夫人之流則是看輩分行事。柔萍早已指揮這些人操練多回,因此進退有度,不差分毫,也算是給蕭氏掙了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