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皇帝的兒子實在太多了,賀雪茗露出一個無奈的苦笑,她是不是該盼望自己懷上的是一個女兒呢?

  賀甫榮若是知道女兒再作這等喪氣的打算,怎麼也不會像眼下這般心平氣和。雖說皇帝態度始終曖昧,但他自知不會比蕭雲朝獲罪更深,何況和可能得到的利益相比,他付出的一切還是值得的。只是自己的兒子被冤家對頭所掌握,這讓他的心情無論如何好轉不起來,每次一想起便覺得怒火上沖,所幸賀莫彬還算爭氣,宮裡的賀雪茗也成功地懷上了龍種,一切都比之當年賀家敗落時要好看得多。

  總而言之,死了一個賀家的皇后,一定要再捧上一個皇后才行!賀甫榮望著家中那棵愈發茂盛的槐樹,似乎是想到賀家將來後代枝繁葉茂的勝景,心中已是燃起了熊熊戰火。

  第十七章 說客

  鮑華晟的奏摺很快抵達了京城,他也算是一等一的能員,因此很快查出了火油的來源。出乎眾人預料,覆滅尹府的那些火油竟是尹家的四少爺尹千杉自己購進的,怎麼想都是蹊蹺。在他的監督下,清理現場的那些兵卒不敢造次,除了趁人不備揀一些小玩意之外,沒人敢過分揩油。看到那一具具已經幾乎成了焦炭的屍體,鮑華晟心頭的怒火幾乎無以自制。據杵作所說,幾具還算完好的屍體上可以明白地驗出中毒的痕跡,顯而易見是中毒之後再放的火。

  為了防止此事掀起軒然大波,謹慎的鮑華晟以密折上奏,饒是如此,淮安大火的消息已是在權貴中流傳了開來。他們一面驚心於幕後人的大手筆,一面卻暗自凱覦尹家留下的大筆財富。可是,隨著稱霸兩淮的尹家覆滅,各地尹家商號竟然相繼關門大吉,其中的資產銀兩居然全部無影無蹤,幾個本來管事的大掌柜及其家人也都神秘失蹤,事情頓時顯得無比詭異。最為可疑的是火場中清出的屍體和屍塊無法辨清其人身份,誰也說不準是否有尹家人逃之夭夭。

  原本就心中震怒的皇帝更是驚愕事情的急轉直下,他本來發作尹家就是為了能尋出真兇,這才匆匆遣了鮑華晟前去,誰料卻還是晚了一步。如今雖是明白了幕後之人的神通廣大,但他還是無法揪出那個隱藏甚深的傢伙。不過,不管尹家是否無辜已經不重要了,淮安的大火重重影響了漕運。這個大罪甚至比謀害皇子更不可恕。因此,在鮑華晟地明發奏摺呈交朝廷之後,幾個重臣便一同聯名上了摺子。請求以海捕文書的形式通緝尹氏族人,並發文各地官府查抄尹府產業。他們也算得上是老謀深算。那些銀兩等物自然可以帶走,但房屋產業卻一時無法搬遷,如此一來,朝廷又是一筆進帳。

  皇帝立刻就准了這個摺子,這個節骨眼上。也沒有人敢和暴怒的至尊過不去,橫豎尹家已經灰飛煙滅,幾個不成氣候地族人也翻不出大風浪來。風無痕卻敏銳地察覺到了皇帝的無奈,論理此事由他而起,但發展到了這個地步,他卻恨不得遠遠躲開。查辦一個尹家就已經鬧到了如此田地,若是再牽扯出什麼了不得地大事,那他就是自惹麻煩上身了。

  不過既然接納了風無清,他便不可能再袖手,如今朝中多半人是敵友難辨。他勢必不能將送上門來的幫手往外邊推,當下只得入宮晉見。

  雖說眼下是皇帝雷霆大怒的當口,但風無痕已經見慣了這等帝王之怒。

  因此並不以為意。只是真的見了皇帝的面,他才有些後悔,那種甚至有幾分猙獰地神色他還很少看見,看來今天倘若說不出一點拿得上檯面的話。這一遭就真的白走了。

  「無痕,朝中的議論你應該都聽說了。朕倒是沒想到,真有這麼一個角色處心積慮地與朝廷為難。」皇帝冷哼了一聲,這才想起兒子匆忙進宮應該還有別處的事情,臉色也放和緩了些,「你今日入宮所為何事,總不成又有什麼麻煩讓朕幫著解決吧?」皇帝的話中竟帶了幾分玩笑之意,只因這個兒子向來還算懂事,什麼為手下求差事的勾當很少拿到宮裡來,竟是和瑜貴妃蕭氏的做派很像。

  「也不是什麼大事,只是六哥託兒臣走一遭,因此不得不來。」風無痕硬著頭皮答道,才說了這一句,他便察覺到父皇的目光似乎轉冷了。不過此時他也顧不得那許多,畢竟讓郎哥那邊打聽來的消息應該還是很可靠地。「六哥一向是個懶散閒人,此次若非深受打擊,也不會跑到兒臣府上要求幫忙。彼此都是兄弟,六哥前面的三哥和四哥都封了親王,而後頭的我們幾個也時常兼了各種差事,倘若他一直這麼下去,自己地面上也不好看。」

  皇帝若有所思地「嗯」了一聲,隨即深深地看了兒子一眼。「確實,皇族子弟中無清也算是過分清閒的一個,至於他受辱那一遭朕也略有耳聞,雖然是老四那邊的人過分了,但當初也是你情我願的,怪不得別人。他既然有心振作,朕也不會不給他機會,那依你所言,老六那邊該派一個什麼差事給他?」這種事關皇族地大事,九門提督張乾自然不敢欺瞞,早就有密折遞了上來,皇帝念及風無候的秉性,最終也沒有追究,但是心底未免就有些不滿。

  父皇居然把事情又踢了回來,風無痕不禁苦笑,這個六哥不事俗務是京城出了名的,總不能派他去管什麼大事,否則出了紕漏就是自己頂缸。思前想後,他才小心翼翼地提議道:「六哥也沒有管過那些繁雜的東西,驟一上手恐怕會惹來麻煩,因此兒臣的意思是讓他到哪個衙門學一番理事之道。至於出京城巡視卻是不必了,皇子出京地動山搖,前一段時日這些雜七雜八的傳聞已是不少,也沒必要讓那些地方官裝樣子。」他瞥了一眼父皇的臉色,又繼續道,「朝廷六部之中,以禮部最為莊重,差事應該也合著六哥的脾胃,還請父皇示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