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分賓主坐下後,風無言這才鄭重開口道:「適才九弟的不過是一番氣話,你們離開京城的日子太長,想來已是不明白為兄如今的處境。自從賀蕭兩家勢力日漲之後,我這個當初的所謂賢王便沒什麼權勢了,朝議上只不過是裝個樣子,做不得半分實事。若非還有些儒林學子撐著,本王遲早也得賦閒在家享清福。」

  風無景和風無傷自然知道這位三哥的話里暗藏機鋒,他們既然已經決意投靠,就不會輕易退縮。風無景不經意地瞟了九弟一眼,從容地笑道:

  「三哥哪裡話,父皇至今未復立皇后,則立儲當以立長或是立賢為主,現在您是皇子中最年長的一位,賢明又是朝野皆知,根本不是那些個乳臭未乾的小輩可以企及的。他們無非就是仗著母家勢大,這才欺壓到了您的頭上。然而,天威莫測,誰又能猜透父皇真正的心意?」

  這番話無疑是說到風無言的心坎中去了,若非時時用這種道理提點自己,他還真是無法接受現實中的巨大落差。眼看連年幼的十二皇子也博得了賀家的青睞,繼而被賀甫榮大力扶持,他這個虛有其名的賢王離儲位就愈發遠了。

  「八弟,你這話說得不對,立何人為儲乃是父皇決斷的事,我恭為長子,自然以輔佐朝政為己任,萬萬不敢有非份之想。」雖然覺得風無景的話很受用,但風無言還是假惺惺地撇清道,「不過,既然兩位皇弟都有心作為我之臂助,那自然是我求之不得的好事,只不過之後的路艱險萬分,你們可得有個準備才行。」他一邊說一邊打量著慕容天方的表情,見他並無不愉便放下了心。

  風無言這話無疑是默認了兩人的提議,風無景和風無傷對視一眼,目中的喜悅之色盡顯無疑。分則力弱,合則力強,即便風無言此時居於劣勢,但只要能推動一把,將來鹿死誰手猶未可知。兩人齊齊站起了身來,躬身行禮道:「三哥放心,我們也不是三心二意的人,今後唯三哥之命是從,絕無二言。」

  慕容天方突然插言道:「兩位殿下,如今賀蕭兩家獨大,這次又隱隱有取海氏而代之的勢頭,不知你們有何對策?」他觀察良久,雖然覺得風無景和風無傷別有用心,但眼下正是用人之際,風無言又是勢單力薄,因此不得不從權。「恕我說一句不中聽的話,就連殿下的母家在朝堂上尚且無法形成一股足夠的勢力,又何況兩位的母家向來不盛?倘若你們三位的結盟僅僅是引起朝臣的注意,那豈不是對殿下更為不利?」

  風無言已是習慣了慕容天方咄咄逼人的性子,但其他兩人卻從未領教過老人的詞鋒,不禁臉色大變。若非見風無言也是眉頭微皺,他們幾乎要認為慕容天方是有心從中阻撓。思索良久,風無景才肅然道:「慕容先生所言甚是,若我們二人無法對三哥有幫助,自然不敢輕易上門造訪,更貿然提出了剛才那種要求。誠然,無論是周家還是趙家的人從來都只是中等官宦,在朝中最多只能影響到那般低品官員,但這已經足夠了。」

  他微微頓了一頓,又繼續陳述道:「大員們都是唯那兩家馬首是瞻,輕易不敢改變立場,而他們自不會將那些小官放在眼裡,支使這些人如同牛馬,長久下來,低品官員敢怒而不敢言,積怨之深恐怕不是那些權貴能夠看到的。只要我們能將這些人掌握在手中,再許以前程,那這些如同牆頭草一般的傢伙自然可以發揮作用。他們人數眾多,屆時如若臨陣倒戈一擊,聲勢也一定不同凡響。」

  饒是慕容天方自詡冷靜自製,聽了這番話也不禁悚然動容,一旁的風無言更是對這個弟弟刮目相看。也難怪兩人看不到這些,風無言向來只重上層,慕容天方又對陰謀詭計不太感冒,畢竟大儒的聲名擺在那裡,不可能自毀身份。此時經風無景一提醒,他們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八弟,看不出來你還有這等見識,好!」風無言霍地立了起來,「只要能得眾人之助,何愁大事不成?」一時情急意切的他仿佛忘了剛,才自己還裝得雅量矜持,「朝中的格局已經多年未變了,賀蕭兩家可以合起來打壓那些海氏門生,無非是看到海觀羽老邁,時日無多而已。可他們恰恰忘了當初自己在朝議上還假惺惺地為海觀羽求過情,此時跳出來無疑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須知父皇可不是糊塗的人。也許現在,他們可以取海氏而代之,但是遲早有一天,那些現在位分還低的官員也同樣可以取彼而代之。」

  「三哥說得沒錯,世事難料,誰能始終站在前頭?」風無傷唯恐天下不亂地又加了一句,「風口浪尖上,什麼事都可能發生,只要我們兄弟合力,何愁不能其利斷金?」

  各懷鬼胎的三兄弟深深看了彼此一眼,心照不宣地大笑起來。慕容天方卻突然省起,風無言始終未曾提過他和風無候之間的勾當,看來即便是兄弟盟友,卻還是不得不相互提防。

  第八章 辭表

  就在三派勢力斗得如火如荼的時刻,皇帝突然下旨,以孫雍虛詞陷害忠良為由,將其發大理寺審理。大理寺卿明觀前是體察聖意的老手了,裝模作樣地暗地審了一番,便判了孫雍死罪。為了防止事機不密,他用的全是心腹手下,連蕭雲朝等人打的招呼也不敢理會,匆匆就定案提交了皇帝。打一開始見到孫雍遍體鱗傷的樣子,這位大理寺卿大人便覺得心驚膽戰,哪裡還敢深究下去。為官之道,在於體會上心,淺嘗輒止,萬萬不可自以為是,他算是有些明白皇帝先前舉動的深意了,因此刻意深居簡出,唯恐觸了霉頭。




章節目錄